第27章 第一次合作(2 / 2)

李衡笑道:“跑了就跑了,跑了我能如何,以后找别人合作便是,难不成去杜陵县砸烂你家大门?”

“你这人倒是有趣。”

“那就如此定了?”

“好,我等你一日。”

两人商量后,走了回去。

杜令问道:“郎君,您没事吧?”

“李公热情好客,我们今日在渭水之畔歇一歇。”

“又要歇吗?”

“是的,我们不赶时间。”

杜预的人马在渭水之畔停下,李衡带着董宏和薛良回去。

董宏问道:“如何?”

“我们接下来将面临两种情况:一、杜郎君给我们带回粮食,两千石,我们可以快速招募更多的流民,围墙、建造房屋、开渠,都可以提前;二、杜郎君食言,跑路了,粮食没带回来,等到九月我们自己收一批水稻,熬过冬天。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的进展会慢,但造纸不能停,明年还有机会。”

“你跟杜郎君谈了用纸换粮食的想法?”

“谈了。”

“对方答应了?”

“答应了。”

“多少换多少?”

“四万张纸,换两千石粮食。”

董宏深吸了一口气,看着李衡,有些责怪地说道:“二十张纸可以换一石粮食?”

“是的。”

“陇右豪强会要?”

李衡看着董宏说道:“你家省衣节食的日子过久了,对豪强的生活是不是快忘了?”

季汉高层都是非常节约的,因为有诸葛亮在。

李衡这个价格是有历史参考的。

按照唐宋的货币来计算,这个价格是一张纸100文钱。

这个价格贵不贵?

贵上天了!

唐朝开元年间一张纸是50文,粮价是100文一石,一张纸可以换半石粮食。

半石粮食够一个下地干活的农民吃两个月。

纸的价格暴跌下来恰恰是到了宋朝,竹子开始大量普及。

在这之前,纸就是奢侈品,是世家豪门用得起的。

三国时期,纸的市场几乎是空白。

一个产品刚出来,趁着市场的新鲜劲,价格定高一些无所谓。

毕竟唐朝已经有很多种纸了,但纸依然贵。

“若是换不来怎么办?”

“换不来就少换一些,能换多少换多少。”说完之后,李衡转身问薛良,“现在我县造纸所有多少纸?”

“目前还有造了三千张。”

李衡说道:“去之前的造纸所取四万张出来,你可有办法?”

董宏说道:“要申报。”

“临时借用,时间不够了。”

“你这是在触犯丞相定下来的规矩。”

李衡说道:“之后丞相怪罪下来,要罚就罚我。”

这件事就如此商定了。

第二日早上,董宏按时过来,也按时带来了纸。

李衡看了他一眼,也不多问他是如何办到的,必然是费祎在里面起了作用。

而丞相最近事无巨细,必然是丞相连夜亲自点头。

“尽快还回去,这不是纸的问题,是法的问题,要统帅如此多的人,治理地方或者国家,不是靠聪明能办到的,我说的你懂吗?”

“我知道。”

下午的时候,李衡将四万张纸交给了杜预。

“我等你回来。”李衡说了一句,然后将杜预手里的蒲扇拿了过来,“这是别人送我的,不能给你,这一把是我昨天亲手编制的,你可以带路上用。”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