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季汉的信息革命(2 / 2)

想到这里,李衡不由得叹气。

“最大规模是多少?”

“这个简单,再开一个水池或者隔离的河流,专门用来囤积,可以将废水引入秦岭一带,只要你能交出这么多。二呢?”

正准备走的杨仪,转身又对李衡说道:“这次你立了大功,我会禀告丞相。”

身为诸葛亮的长史,杨仪太清楚纸张的量产,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了。

“得看在这里摆出多大规模。”

一切都该从这里开始。

望着前面滚滚东逝的渭河水,又看了一眼前面的五丈原,最后目光回到了自己的造纸所。

说完,杨仪便带着纸走了。

“一天就能出五万张?”

无论是蒸汽机、火车,还是新的能源,都属于交通革命的范围,是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促进商品的快速流通。

“不过杨长史,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才行。”

“杨长史,您要不恢复恢复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不然我害怕。”

“是的!”李衡很淡定地说道。

“有劳杨长史了。”

但是杨仪也有致命的弱点:野心大,格局小。

他一生只服两个人,一个是刘备,一个就是诸葛亮。

综上所述,杨仪这个人能力肯定没问题,是个优秀的人才,但在关键时刻,格局不够,给季汉造成巨大损失。

李衡感慨道:果然啊,当你在做出成绩来之前,说的所有的话,都没人相信,只有拿出结果了,一切才能更加顺利。

可是在诸葛亮死后,暂握军政大权的杨仪,就算要平稳局面,也不应该用激进的手段去对魏延夷族。

“一是造纸对水源有污染,我们不能把废水排到渭河里,否则会影响百姓用水。”

正史上,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杨仪拿到军政大权,却杀了魏延。

后来有了电脑。

杨仪再看李衡,不由得连连点头。

要知道,造纸这种技术,到了唐朝开元盛世年间,依然属于高科技,并且纸张数量有限。

魏延则是北伐派里最激进的那个人。

以少部分人,来驾驭多数人,并且让多数人加入北伐中,到底需要付出怎样的心血?

这还是唐朝本身已经改进了造纸术的前提下。

季汉内部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愿意北伐。

“立功就是立功,丞相不会亏待你,我也不会亏待你。”

“什么问题,你但说无妨。”

他逆天而行,以消耗自己的寿元补天,为季汉强行续命,奠定此后格局。

李衡不仅仅有才能,而且并不骄傲,也不邀功,沉稳而有担当,是个不错的苗子。

《三国志》也有相关记载: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亮深惜仪之才干。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恐怖。

魏延绝不是演义里说的天生反骨。

季汉集团里的高层全部都是北伐派,诸葛亮是坚定的北伐派核心。

信息革命就更加明显,电报的发明、电话的发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发明,都在快速加世界变得更加紧密。

一步步往前推动,不可心急,要循序渐进。

杨仪带着纸到了诸葛亮的营帐。

他手里捧着一堆纸,兴奋地小跑进去,甚至有点手舞足蹈:“丞相,您看,这是纸!这是纸!”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