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嫁曹操的女儿(2 / 2)

猛然间,刘循脖子间一阵冷风吹过,大地仿佛凝固了,所有的一切都停了下来。

刘协手里那把刀,别看是一把普通的刀,但刘循也能看出来,那是一把战场上常用的钢刀,并没有多么的不堪。

刘协笑了笑,“你手里拿的是半成品的百辟刀。”

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子龙将军,你果然厉害,在下甘拜下风,我的枪法是张任将军传授的。”

想想也对,就算培育失败了,马上不了战场,也可以用来耕地拉货啊。

比如养牛、养猪、养驴……刘协要从根本上,尽力的提升国力,一步步的改善民众的生活。

按说贾诩最善于明哲保身,嫁曹操的女儿,就算他有这个心思,也不能表现在明面上。

刘协向来随意,哪怕忙于工作,没顾得上行礼,他也不会计较。

皇帝放下手头的事情专程陪他,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刘协笑了,“子山,如果你这么看的话,那的确得不偿失,但是,咱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现在耕牛普遍不足,用来运输的牲畜也非常紧缺。那些上不了战场的战马,并不会就此废掉,可以用来耕种,用来拉车充当脚力,而且,随着培育经验的积累,今后的牧场也能在各地普及开来,有的时候,要全面的看待问题才行。”

培养战马,需要圈占大量的空地,一年下来,还需要吃掉不少的草料,五比一的成功率,刘循觉得太少了。

刘循跃跃欲试,想拿起来好好的欣赏一番,但他知道这里的东西都是绝密的,便下意识的看向皇帝。

而且,皇帝并没有停止改良研发的脚步,天物阁里面的东西应有尽有,实在让他大开眼界。

一连好几个月的尝试,铁匠们不断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算是有了百辟刀的雏形。

刘协冲他点了点头,既然把他带到了这里,便不会对他保密。

这一日午后,刘协来到了尚书台,大家见到皇帝,也都见怪不怪了,纷纷笑着打着招呼。

刘循用力点头,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让刘协很欣赏。

贾诩眯着眼睛,又看了荀彧一眼,突然他的眼睛变亮了许多。

赵云再次欣慰的冲刘循点了点头,有了这层关系,两人不知不觉便显得亲近了不少。

贾诩看了荀彧一眼,他发现荀彧现在立场完全站在皇帝这一边,而且还是在曹操默许之下,这很难得。

按说最好从皇室里挑选适龄的女子嫁过去,这样才能达到和亲的效果,但刘协到现在为止,仅仅才只有一个儿子,想要嫁个公主出去,那是想都不要想。

张任在师父眼中,为人持重,忠义刚正。

“陛下,正想跟你说呢,昨日刚刚传来消息,你提到的那个马钧,在扶风郡已经找到了,不用多久,就能来到许都。至于浦沅,暂时还没有消息。”

刘循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还仅仅只是一张正在改进中的连弩。

刘循拿起一张连弩认真的看着,听到陆骏的话,这才意识到,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严格保密的。

要是没有这种性格,也不可能死守雒城一年多了,估计早就投降了。

现在的曹操还没有心思忙着炼刀,但刘协却非常重视,早早的给工匠们绘制了图纸,加上风箱的改进,让炼铁的炉温大幅度的得到提升,可以更好的淬炼出精良的刀具。

但赵云始终沉稳不乱,而且他的枪法更加精妙诡异,银枪在他手中,仿佛活了一样,灵动而优雅,枪影闪烁,寒光点点,招式千变万化。

两人的切磋,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刘协也在一旁饶有兴趣的看着。

刘协也走过来安慰,“子山,你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子龙学艺多年,平日里也一直勤加练习,才有了今日的成就,但你也不要气馁,好好练,你还年轻。”

“哦?这合适吗?”刘协也没想到,贾诩会推荐曹操的女儿。

看的出来,刘循的枪法刚猛犀利,出手霸道,他也很有斗志,铆足劲的疯狂进攻。

刘循震惊不已,忙问道:“陛下,这是什么刀?竟如此锋利?”

贾诩道:“陛下,曹丞相的二女儿,年纪也不小了,品貌不凡,恐怕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一切都停止了,赵云的亮银枪距离刘循的喉咙,也就一根手指头的距离,稳稳的停住了。

兵营、天物阁、马场,几天的时间,刘循算是开了眼界,受益匪浅,不愧是大汉都城,很多东西长这么大,刘循见都没有见过。

“今日朕来和你们两人商议一下,朕想给刘循赐一门婚事。”

和兵营里的金戈铁马不同,天物阁稀奇古怪的东西应有尽有,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见到皇帝刘协,里面的铁匠纷纷扭头看了过来,因为炼铁的时候,不能轻易的停下来,刘协便示意他们继续,不用理会自己。

不仅把刘循的招式一一化解,精妙的进攻,也让刘循疲于应付,愈发被动。

刘循依依不舍的把百辟刀放下,出来后,他的表情还停留在刚刚的震撼当中,“陛下,那刀已经如此锋利,竟然还只是半成品,这么说,成品比这还要厉害?”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麻烦,刘循皱起了眉头,不解的问:“既然如此,那陛下还肯如此花费气力,不觉得得不偿失吗?”

刘协的姐妹也都早早的成家了,所以只能从身边大臣家中的女儿身上入手。

荀彧道:“陛下,这是好事啊,陛下亲自赐婚,刘璋父子定然深表感激,断然不会轻易的背叛朝廷。”

这里太热了,刘协进来后,额头也冒了汗。

贾诩点点头,“曹丞相深得陛下器重,又是大汉最忠心的臣子,论身份地位,都是最佳人选,天下人得知此事,也会替曹丞相扬名,夸他公忠体国,懂得顾全大局为朝廷分忧。”

嫁曹操的女儿,来笼络人心,得好处的却是皇帝,这买卖怎么算,曹操都是亏的。

“文和,你看要不要派人和曹公商量一下,提前知会他一声。”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