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刘备请诸葛亮(2 / 2)

诸葛亮不假思索,便脱口道:“陛下让甘宁,来到襄阳,做了襄阳太守,虽然之后又让甘宁去了长沙,可是刘表却被折腾的不轻,不仅乖乖的向朝廷进献了钱粮兵马,他自己也因此卧病不起,最后还丢了性命。荆州所发生的一切,对刘璋来说,就是最好的警告,陛下什么都不做,越是这样,刘璋越会惶恐不安。”

停顿了一下,诸葛亮神秘的笑了:“甚至,刘璋还会想,刘表的死……是不是也和陛下有关呢。”

刘协打趣道:“孔明,这样的说法,对朕的名声可不太好啊,好像是朕害了刘表一样。”

诸葛亮也笑了,“陛下,您不用担心,这只是刘璋的自我猜测,陛下越是对他什么都不做,刘璋就会越害怕,就越容易胡思乱想,恐怕用不了多久,刘璋就会主动请罪并归顺朝廷。”

刘协点了点头,“不错,孔明说的和朕想的不谋而合,朕对刘璋,的确是这么做的。”

刘协对荆州,又是派人当太守,又是索要兵马钱粮,但是对益州,却什么也没做,连派人给刘璋捎句话都没有。

就让刘璋自己脑补吧,自己整天胡思乱想的猜吧。

就像诸葛亮说的,刘表的死,刘璋甚至都会怀疑到这是朝廷的阴谋。

怀疑刘表是因为不听话,引起皇帝不满,被做掉了。

如此一来,刘璋就会整日活在恐惧之中。

刘协想到正史中,刘璋就曾经主动派人向曹操表达过归顺的意思,当时张松带着西川地形图去了许都,结果,张松受到了曹操的冷落,张松索性联合法正孟达,把西川献给了刘备。

所以对刘璋,刘协还是很有信心拿捏他的。

刘协没有逗留太久,喝过诸葛亮的喜酒,又闲聊了一阵,不到天黑,便决定要离开了。

刘协临走的时候,对黄承彦说道:“黄公,你有一个好女婿啊,恭喜你了。”

黄承彦笑的脸上都快开花了,今天是他这一生最高兴的一天。

刘协还对徐庶石广元等人发出邀请,“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们都是诸葛亮的好友,都是有本事的人,朕在许都,随时恭候诸位。”

等刘协离开后,大伙的心思都变的活络了起来。

黄承彦越看诸葛亮,越高兴,都快把女婿当成亲儿子了。

庞德公也决定了,无论如何,都要和诸葛亮保持好关系,决不能小看他。

甚至庞德公还想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打算帮诸葛亮一把,送他一个人情。

帮人就是帮自己,任何一个家族都不是孤立的。

诸葛亮被皇帝器重,做朋友自然要比做敌人要好,这是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

再说,庞德公的侄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庞家和诸葛亮关系本就很近。

徐庶、石广元这几个人,和皇帝一番交谈,也都有了追随之意。

总之,刘协的到来,让在场这些人,心里都有了想法。

庞德公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从隆中离开后,马上就去了水镜山庄,见到了司马徽。

第二天,司马徽就不负好友所托,在和别人闲聊的时候,说出了那句名传千古的话。

“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名声太响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极大的轰动,比当年许子将的“月旦评”也不逊色。

于是人们纷纷打听,谁是卧龙,谁是凤雏?为什么两个人会有这么神奇的魔力,竟然得到其中一个,就能安天下。

刘备本人就在襄阳,距离隆中不过才二三十里路程,当得知诸葛亮有惊世的才华后,也动了求贤的念头。

这一日,刘备带着关张两人,一起来到隆中。

张飞和关羽情绪都不高,张飞走在半路上还在嘟囔,“兄长,你这是何苦呢?求的哪门子贤啊?你身边不就有孙乾简雍糜竺这些人吗?除了他们,荆州的马良伊籍等人,也都能力不俗,何必要来隆中。”

“什么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俺觉得都言过其实,当不得真。”

关羽也不是很有兴趣,但既然刘备执意要来,关羽也不忍拒绝,于是便跟着一起来了。

来到诸葛亮的草庐,诸葛亮就在家中。

刘备恭恭敬敬,站在门外,等了一会,见到诸葛亮的小童,连忙躬身施礼,“烦劳通禀一声,左将军刘备求见诸葛先生。”

小童愣了一下,诧异的打量了刘备一会。

然后转身返回屋中,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不由得一愣,“刘备不是在辅佐刘琦治理荆州吗?怎么今日竟然来到我这里了?”

诸葛亮和刘备,这对命中注定的CP组合,今天却在一种很尴尬的气氛中见了面。

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想过要辅佐别人,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心思,他最先认识的是皇帝,两人相处的不错,彼此都很欣赏。

今天突然冒出一个刘备,搞的诸葛亮都有些发懵。

刘备自己进了屋,把关张留在了外面,刚一见面,刘备上下打量了诸葛亮好久,也有些发愣。

刘备以为诸葛亮名声这么响,这么有才能,一定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没想到竟这般年轻。

“足下便是卧龙诸葛先生?”刘备朝着诸葛亮,躬身作揖,诚心问道。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久闻刘皇叔贤名,只恨无缘相见,不错,在下正是诸葛孔明。”

刘备再次躬身,一躬到地,忧心忡忡的说道:“孔明先生,汉室衰颓,黎民蒙难,备无时无刻不盼着招纳贤才,一同匡扶汉室,扶保社稷。”

刘备这般客气,让诸葛亮顿时心生好感,忙吩咐小童:“奉茶。”

然后邀请刘备坐下,两人对面而坐,诸葛亮摇着羽扇,说道:“刘皇叔,汉室虽然衰落,却并没有伱说的那般严重,当今陛下乃是少有的明君,已经迅速平定了青州,曹丞相在河北战事也非常顺利,一统中原,当不是难事,刘皇叔不必过于悲观。”

刘备摇了摇头,“孔明先生,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操嚣张跋扈,不甘心臣服陛下,他才是朝廷最大的敌人。”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