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失道者寡(2 / 2)

说到这儿,慕容极再次补上了一句,“如果有诸多内家高手相助,帮他看护周身要害,段誉炼化的速度还会更快。”

段正明长长呼出一口气,“哈哈,辛苦慕容贤侄了。接下来的一段时日,还请贤侄多多费心。”

慕容极回礼。

踏上回大理皇城的路,慕容极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到现在,才明白了释了元的本意。

人是什么样的人,在亲近之人身边自然而然的受到了那人的影响。

就好像他跟在释了元身边修行,从来都不曾显露过本性。

释了元让他出来历世,自己的本性,几乎是暴露无疑啊,直到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小人,标准的小人。

资质不好,心性还差。于自己心不诚,于他人亦是不诚。

满腹的心机算计、贪婪好色,几乎是自己的致命伤,单单这几点,就将自己所有的前路堵死了。

自己,到底是跟张伯端的“诚”之一道,无缘啊,甚至差的相当离谱。

他做不到对任何人都坦诚相待。

慕容极长长呼出一口气,有些凄然的抬头看去,大理皇城就在眼前了。

段正明几人却让大部队人马先进了皇城。

“慕容贤侄,不如我们去天龙寺坐坐?”

慕容极一愣,有些愕然,心中却是一阵窃喜,“好,就听伯父的。”

段正淳笑了笑,“皇兄,誉儿就交给你了。”

慕容极跟随段正明一起,带着段誉直奔天龙寺。

【看评论,总是有老铁说全真的问题,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首先,我不是全真的道士,我也是查的资料。

其次,如果有说错的,麻烦了解的老铁给我说一下,我改过来。

全真派,

在张伯端之前,也是有的,不过那就是个小教派,连道脉都不是,更别说和正一派分庭抗礼了。

张伯端被尊为‘金丹派’的南宗始祖。

可是在当时,他一生都是穷困潦倒,他的学说,仅仅在道教内部有所流传,还是小范围的。

他的出名,是在全真兴起之后。

至于南全真和北全真这一说儿,其实很好理解。这就跟北尊孔,南尊孟是一样的,学术观点不一样,但都是儒家体系的。

(先性后命(北);先命后性(南))

全真派在张伯端的时代,很小,连道脉都算不上。

后来因为一个人,一个跟全真教毫无关系的人,林灵素,这位当时几乎快要灭掉佛教。

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道教大兴。

全真迎来小范围的发展,规模变大,但是离着正统还差很远,(当时正统是神霄派和天师道(正一))。

全真的兴起是因为王重阳。为什么,因为在他开始,全真立教,他之后,全真才成为了道脉。

了解全真道的,他们必须学一本《全真立教十五论》的书,其实他之前叫做《重阳立教十五论》

这本书规定了全真以及内丹派的生活、修行和目标。影响深远啊,不单单是内丹派自己在用,甚至正一等其他派系也在借鉴。

形成了明清时期的道教内的等等一系列的规矩,比如挂单的规矩等等。

全真派能和正一派分庭抗礼,因为元朝的历史原因,还有一点是,南北宗的合流。

相对来说,北宗差理论,南宗差构架,恰巧的是,理论张伯端准备好了。宗教构架王重阳准备好了,然后……那还说啥了,都是内丹派。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尊张还是尊王为祖师呢?争论不休,可事情要办啊,机会就这么一次。

于是就有了一个共同点,承认王玄甫(北五祖第一祖)和钟离权为祖师。

(这里有个问题,南派第一祖,有的说是吕祖,有的说钟离权。百科上的南派第一祖是张伯端。)

王玄甫和钟离权这两人没啥说的,是内丹派都承认的祖师。

现在道教好像不讲啥啥派了,都是愿意修啥就修啥。】

另外,麻烦老铁们好好看看在喷我,别为了喷我而喷我。

李青萝是王语嫣母亲。

丁春秋是李青萝的养父。

我哪写王语嫣是丁春秋的孙女了?!!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