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通天谷和化道(1 / 2)

次年,慕容娄室率领大军过了长江天险。

政和八年,金军全面南下,原本的靖康之耻提前了十年。

徽钦二帝被俘,彻底断送了北宋最后一丝气运。

大量人口权贵南下,被慕容极堵在了长江渡口处,邓百川率领大军北上收地。

没有遇到像样的反抗。

政和八年年末,慕容娄室于京兆府接战金军,未分胜负。反手,奇袭凤翔府,直接坑死了完颜宗翰,这个金国第一功臣。

次年,慕容极于长安立国大燕。

十年后,天下维稳,慕容极传位慕容玄,自己带着妻妾回了姑苏燕子坞。

妻子杨月满逝世,此后六十多岁的慕容极沉浸修道,拜访天台山之后,再无音信。

六十岁,对于慕容极来说正值壮年,看着镜子中自己几乎不怎么变化的面容,有些感慨。

人生仿佛是不够用一样,一转眼,自己就六十岁了。

看着手中的一册薄薄的书,心中有些感慨,他学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有这么薄薄的一本。

忽然之间想起了张伯端留给自己的话,让他有时间去一趟秦岭。

慕容极缓缓呼出一口气,秦岭啊,那是中华龙脉啊。他一直认为那是张伯端给自己留下来的考题。

一道是否成仙的考题。

如果说华夏最神秘的山是哪一座,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可是秦岭一定在列。

此时此刻,慕容极想要去看看这一道考题。

将天问剑压在那本无名的册子上,趁着夜晚,出了燕子坞。

留下传承,也算是给儿孙一个交代了。

独自走入秦岭深处,慕容极站在一座巨型石象面前,缓缓将上面的青苔掀掉。

真的是人工雕刻的石像。

再往深处走,不少少民族的遗迹显露,有些遗迹,即使是现在看去,那也是相当震撼的。

上了深山,慕容极站在山顶,吹着风。他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研究几十年的阵法,此时却是有些感悟,气局的变化,或者说磁场的变化,就如同障眼法。

只要走对了路,那就安然无恙,一步踏错,便是有死无生啊。

这些年来,慕容极也见了不少,比如迷魂凼和野人沟。

顺着山势看去,确定好路线,慕容极朝着秦岭深处走去,走入一个山谷之中,两侧高崖如同“一线天”的险地。

看着门口的镇墓兽,慕容极才发觉这是一处墓地。

这种墓地,一般都大德高贤闭死关的时候建造的,成则为仙家洞府,败则为葬身之地。

慕容极看着一侧石壁上提的一句诗词: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

确实是师傅的字迹,慕容极推开墓门,走了进去,这座古墓有些年头了,经历过不少的后来者。

慕容极几乎能看见每一个朝代的痕迹,提笔留言。

在那一瞬间,他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走到尽头,那是一个天然的溶洞,溶洞上方,不知道如何破开了一个洞,也破开了此地的气局,天然的阵势。

也许过了几百年,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山洞了。

洞下却是一个破烂蒲团,周围散落着不少干尸,都是历代的传承者。

慕容极突然之间觉得,这其中,或许应该有张伯端一具尸骨才是,就好像那是他的命数。

【也是自己的命数。】

慕容极想着,便走过去,盘膝坐在那破烂蒲团上,刚要打坐,便看见面前的地方写了几行字。

‘这世间仙路断绝,我等生不逢时啊。’

‘末法时代了……’

‘苦耗一生,我真蠢……’

‘痴心妄想!’

一直到最后一句,“何为仙?”

这是张伯端的字迹,慕容极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那是几十年前刻下的。

慕容极知道,这便是自己的考题了。

如果身处后世,慕容极在浏览器上搜索一下,各种不同的答案他能给张伯端说一箩筐。

可是现在不行了,‘何为仙’这三个字,无论是何种答案,都不是张伯端想要的,而是张伯端在提醒自己,自己对仙的认知。

也算是给自己这个闭门弟子划下一条界限,让他的路,不必那么苦……

慕容极长叹一声,仙路无尽头啊……

即使由人修成了仙,那仙便是新的起点。

慕容极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也思考了几个月,他在想该如何回答师傅张伯端的这道考题。

‘何为仙’这是一个很长久的话题,因为,都不确定有没有人能够修成那个仙,慕容极心中的那个仙。

“哎,那便如此回答了。”

此后的日子,慕容极便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将山谷修整,两侧石壁以剑气切割光滑。

将墓道重新整理,将这里仿照华山下面的那座奇恒之府的样子,重新建造。

奇恒者,藏而不泻。

《素问·五脏别论》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于修行之上讲,这便是炼阴藏阴之所在。

慕容极干脆,在这里建立一个促进修行的阵法,让其自成天地,自运其气。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