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在西安的部署(1 / 2)

十二月十八日。

又经过五六天的行军,林峰带着亲卫旅、机动三师部份兵力和总督府南迁官员终于抵达了西安。

已经在城外迎接的方小鱼立即迎上来说:“侯爷,您终于来了,西安陕西布政使司的治所,各种人物、各项事情实在太多了,你们要是再不来,我都快要忙的奔溃了,很多事情还处理不来。”

“哈哈,你打下西安府就算完成任务了,剩下的事交给总督府的官员吧。”林峰拍了拍方小鱼后说道。

一行人来到原来的西安巡抚衙门,暂时安顿了下来。

林峰先是单独召见方小鱼,听取了他如何攻占西安府的汇报。

整个作战情况跟他上次发来的战报差不多,振明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占西安城北的泾阳之后,西安城里的明军就慌了。

陕西巡抚丁启睿在赞画黄洪昌的力劝之下选择了投降,方小鱼带领机动二师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西安城。

这样拿下城池极大减少了振明军的伤亡,但城内的各种势力、官员也大都保存了下来,如何处理就成了个令人挠头的事。

方小鱼汇报然后,接着问道:“侯爷,我们进城后,目前最头疼的是明朝的秦王朱存极也跟着投降了,态度还挺诚恳,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朱存极是明朝秦肃王朱谊漶的第三个儿子,为第十五任秦王。史料记载他在崇祯十六年,大顺军攻破西安后投降了李自成,崇祯十七年又降清,最后没什么利用价值了,在顺治三年五月与弘光帝及其他明朝藩王一同遭到清朝处决。

从这个史料记载情况看,也是个没啥气节的主,见风使舵,第一时间投降到是玩的挺溜。

“这个秦王在西安城有什么恶名没有?”林峰问道。

“主要就是利用明廷给藩王的一些特权大肆敛财,其他恶名到没有。”方小鱼回道,这个秦王在史书上记载很少,甚至连册封具体时间都没有,可见比较平庸,既不是什么贤王,也没有什么大恶。

“秦王的府库查抄了没有?”林峰接着问道。

“还没有,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置,所以暂时先封锁了秦王府,还没采取其他行动。”

“你先派兵进驻秦王府,宣布对他们的处置意见,交出这么多年收刮的民脂民膏,遣散王府下人,允许秦王全家迁居北京城去。”林峰稍微考虑了一下说道,这种藩王杀之无益,还是让他们去崇祯那里要吃的吧。

“陕西巡抚丁启睿等人该如何安排?”方小鱼继续问道。

“把他们带过来,我先见一下。”林峰吩咐道。

很快陕西巡抚丁启睿、右布政使叶庭桂,按察使李天经、西安知府陈庆奎和巡抚府主薄黄洪昌等就被带了进来。

“参见侯爷!”几人毕恭毕敬地行礼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几位能够在西安城破前选择归顺我振明军,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大明朝廷江河日下,我想时间会证明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对于反正的官员,我们振明军的政策很明确,除非大奸大恶之人,以前的事既往不咎。

我给你们两个选择,一个是允许你们带着浮财离开西安,是回朝廷还是另选地方当个富家翁都可以。

另一个是愿意为我振明军效力的,需要先参加我们的预备官员审查和培训,如果没有太大问题,经过一个来月短期培训后,根据你们的职级和能力安排官职。

前山西巡抚宋贤培训完毕后,已经被安排到延安府任知府。虽然官职好像没有巡抚大,但这可是我振明军下属的四府之一,绝对是高级官员。不知你们如何选择?黄主薄职级较低,可以直接使用。”林峰对着几人说道,给了他们选择。

“罪官等愿意为我振明军效力。”几人同时回道,他们也不傻,现在已经天下大乱,林峰明显有问鼎天下的实力,此时不投靠更待何时。

看他们都做出了效忠的选择,林峰又简单勉励了几句,明确相关要求后,就让其他几人都去葭州官员培训班报道,主薄黄洪昌暂时留在参谋部协助赞画军务。

对职级较低,又能主动投靠的黄洪昌,当然值得重点培养一下。

下午时分,方小鱼来报秦王府已经清查好了。林峰抽空去了一趟,重点查看了一下里面的府库,大概有一百五十万两的银钱。

林峰也没多拿,他现在也不缺钱,收了三十万两到飞机空间里,其余的都让方小鱼收归总督府。

看到收获还不错,念在秦王在藩王里也没什么大恶,林峰还大方地给他们留了一万两的路费,以便保留点护卫什么赶到北京城去。

否则天下兵荒马乱的,出了西安城可能就被山匪之类给截杀了,也就不能去京城给崇祯添乱了。

西安城,原陕西巡抚衙门。

林峰抵达西安后第二天,就召开了骨干会议,商议总督府南迁及军事应对策略。

这次跟随林峰第一批南迁的林家康、王勤、杨恒、郭正、胡彦明等人,以及冯子明、方小鱼、洪图等人参加。

按照军事会议惯例,郭正也汇报了西安周边的敌情。

自从崇祯十一年陕西都指挥使司率领都司主力进攻林峰全军覆没之后,西安周边的兵力严重不足。丁启睿上任陕西巡抚,东拼西凑拉起了一支2000块钱的抚标已经投降,周边其他明军威胁基本就没了。

目前明廷阁臣杨嗣昌带领的明军主力,还在湖北与西川一带跟张献忠、罗汝才玩你追我赶的游戏。

十二月,张献忠与另外两股流寇曹威、过天星汇合,渡江后屯驻万顷山,此时杨嗣昌才自夷陵朔舟而上。而张献忠势力已盛,连续攻下大昌、开县,又攻绵州、泸州,至开县。

杨嗣昌在重庆,急召贺人龙、左良玉来援,两将均磨蹭不来。

贺人龙是因为杨嗣昌为了牵制左良玉,曾经承诺将左平贼将军的名号转封给他,结果又食言,心里不舒服,干活当然不会卖力。

左良玉因为自己屁股不干净,受到了张献忠“狡兔死、走狗烹”劝说的影响,再说流寇还没剿灭呢,杨嗣昌就企图拿掉他平贼将军的名号,更加不可能卖力剿匪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