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丹元大会(1 / 2)

长白山洞府中突然出现一把尺子,不过一尺长,周身缭绕着鸿蒙之气,隐隐有紫光流露,带着大道气息。

尺身之上,无尽符文一闪而过。

正中有两个先天神文书写的大字——量天。

“没想到系统竟然将这件后天功德至宝重新赏赐下来了”

周清感到有些意外,

当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大道有感,降下开天功德。

其中的三层开天功德,融入落在盘古元神所化的三清身上。

两成落在盘古精血所化的十二祖巫身上,三层落入开天三宝之中。

最后两层的开天功德,一层与天地间九层以上的玄黄之气融合,化为天地玄黄功德塔,后被三清之首的太清获得,成为其伴生灵宝。

因为承了先天玄黄之气的厚重,所以天地玄黄玲珑塔属于第一防御至宝。

剩下的一层开天功德,和天地间九层以上的鸿蒙之气融合,化为鸿蒙量天尺。

玄黄之气,和鸿蒙之气难分伯仲,各有神妙之处。

所以,鸿蒙量天尺的品阶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天地玄黄玲珑塔。

量天尺为洪荒里少有的后天功德至宝,威力虽然比不上开天三宝和浑沌钟,但是也弱不到哪儿去。

至少比之极品先天灵宝二十四颗定海神珠还要强大不少的!

当年天辰子以区区天仙巅峰修为,却能在封神大劫中疯狂搞事情,很大程度就是仰仗了鸿蒙量天尺的威力。

那玉虚金仙萧升、曹宝,二代弟子邓华、申公豹,以及三代弟子土行孙、黄天华等仙人,都是死在了鸿蒙量天尺之下。

只是后来殷商远走北俱芦洲,天辰子这个大商国师名存实亡。

之后更是转世投胎,斩断因果。

这鸿蒙量天尺也就被系统回收了。

那帝辛可谓是人族最后一位人皇,地位和玉皇大帝不相上下。

若不是当年夏启开启家天下模式,让人皇失了道义。

恐怕连天帝也要屈尊于人皇之下。

所以天辰子的大周国师,就如同妖庭中的妖师,位高权重,有教化帝王、镇压皇朝气运、点化万民之职。

如今周清被玉帝敕封为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灵清虚大帝青灵帝君,地位等同于殷商时期的大周国师。

系统赐下鸿蒙量天尺也是理所当然。

人间界。

周幽王被白起以杀神剑杀死后,十万犬戎蛮兵退走北俱芦洲。

申侯与缯侯以及郑、卫、晋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平王东迁,定都洛邑。

与此同时,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为王,称“携王”,这样便出现了“二天子并立”的局面。

不过绝大多数诸侯只承认周平王,而不承认周携王,后晋文侯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至此,周室衰落,各地诸侯雄起,开始争霸。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玄都大法师从三十三层天外的大赤天下界,渡化仙凡两道。

只要得到了玄都大法师的认可,就可前往大赤天去听老君讲道,有机会列入人教一脉。

三教收徒方式大不相同。

截教大道,不别跟脚,不拘出身,有教无类,号称万仙!

而阐教,非跟脚深厚者、福缘深厚者,不能入玉虚宫听讲。

便连那先天生灵,也需跟脚纯正,福缘深厚者才有机缘拜入门墙。

所以二代弟子也仅仅有十几位而已。

太上圣人,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贵精。

每一个弟子门徒,都要千挑万选,反复测试。

往往要经过成百上千次考验,才能列入门墙。

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个玄都通过了考验。

所以,人教门下,门下就一个大弟子玄都,一只青牛,两个童子。

当然,记名弟子还是有好几位的,比如转世渡劫的吕纯阳、度厄真人、陈抟、长眉道人、真武大帝、李长庚等。

而且玄都大法师此番下界,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太上圣人要召开丹元大会,届时甚至会赐下九转金丹!

此消息一出,三界仙道沸腾。

那可是九转金丹啊!

什么壬水蟠桃、人参果,甚至是黄钟李都不能比拟。

这是太上圣人花费一元会炼制而成,当中蕴含天地法则。

服下之后,便可凝聚成一颗大罗道果!

所以不光是三界的散仙,就连三教弟子也是蠢蠢欲动,要上三十三天外的大赤天,参加老君的丹元大会。

同时,这也是封神大劫后,老君第一次召开丹元大会,许多大神通的仙人,都琢磨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十年之后,玄都大法师渡化了足够的有缘者。

三界受到邀请的仙人,或者三教子弟,都往三十三层天外而去,参加老君的丹元大会。

就连天庭的许多正神,也纷纷告假,前往大赤天。

夏易名字也曾刻在人教仙碑之上,所以也为人教一脉。

此方太上圣人开讲,他自然欣然前往。

他熟练的前往混沌之中,不知道过了多久,眼前一亮,凭空开了一个世界,正是大赤天。

当中竹林碧绿,灵泉涌动,清宁而安谧,草木丰盛,绿霞缭绕,群山流光溢彩,像是翡翠雕刻而成,雾气涌动,仙韵飘渺。

当中已经来了不少仙人,或是溪水边濯足,或是闲情对弃,或是捧一卷道书诵读。

他们大都来自于天界的十大仙洲,三十六仙岛,七十二福地,另外一些则来自于地仙界的东胜神洲。

其中不乏一些厉害的前古仙人。

“咚……”

一道道钟声响起,清净悠扬,澄净心灵,蕴含道意。

这是圣人要讲法的预兆。

数百道光华从四面各处飞起,聚集到一处高山之下。

山顶上,一座琼玉金宫,放出光霞亿万,烁烁辉煌,古朴清奇,隐隐有一股股丹药的味道传了出来。

这丹气的功效无比强大,就算是仙人,闻得一丝丹气,都要法力大增,抵得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苦修。

这样的环境之中,就算是一蠢笨不堪的凡人,过那百十来年,恐怕也要成仙了道。

当下仙人们盘坐于宫内,而后太上圣人登法台,讲那鸿蒙开辟,运转造化之原理。

真是个道心如诲映星月,清浊分明万里天。

在场的众仙听的如痴如醉。

有的仙人听得到妙处,忍不住眉开眼笑,正所谓朝闻道,夕可死。

有的眉头微皱,似乎略有所悟。

有的听得有些茫然,只是觉得天道奥义,晦涩难懂,听懂了一小部分。

却是众仙的资质各有不同。

金乌西渐,月兔东升,众仙浑然不觉,只是听得如痴如醉。

不知道过了多久,太上圣人终于止了讲。

众仙依旧意犹未尽。

太上圣人端坐在云床之上,神色古井无波,仿佛亿万年不化的臻冰一样。

“尔等可阐述自己的大道感悟,或者治世之道,若是有出彩之处,老道自有赏赐!”老子道。

往届丹元大会,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流程,阐述大道,思想碰撞。

只不过这次加入了治世之道而已。

是有睡仙人陈抟站了起来,阐述大梦千秋之道。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