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PY交易?(2 / 2)

不远处的徽宗赵佶,也在宿元景的指认下,看到那未曾谋面的驸马。

他捋着胡须微微颔首,感叹赵福金眼光不错,光这外形就碾压蔡鞗许多。

检阅完毕,赵佶下旨文德殿朝见,随后即下楼回朝。

宋江等领着叩拜,随后转头往东向左,至东华门准备入朝。

进入大内不能携兵器,众人要在门外脱去戎装惯带,换上御赐的红绿锦袍,装扮得整整齐齐方能入朝。

当日辰牌十分,天子驾升文德殿。

一百零七人依次入朝,在大殿内站成一个小阵。

殿头官赞拜,引舞起居礼。

宋江膝盖一松,最先跪了下去,三呼万岁时,声音也最响亮。

杨长跪在其后第三排,看到黑三郎那一贯的翘臀,在人群中显得尤为明显,心说你都要撅到天上去了。

赵佶见宋江脸贴地上,虔诚模样与余者姿态迥异,能做梁山首位果有过人之处,但卑微太过令人反感,遂与众英雄照班赐坐,后设御宴款待众人不表。

当天黄昏,太师府邸。

蔡绦(四子)推开书房门,蔡京正在宣纸上作书,近前一看是个单字‘贼’。

“回来了?情况怎么样?”

“三哥说官家龙颜大悦,欲对宋江等人授官加爵.”

“梁山与蔡家积怨颇深,岂能容他们得势而起?有没有说我的灭贼之策?”

“三哥说那是枢密院职责,他在礼部不便越俎代庖,建议孩儿去找大哥.”

蔡京听到这里,最后的点划没处理好,遂收了毛笔将宣纸团起,捏在手中蹙起眉。

“老大是个逆子,我看这老三也靠不住,去让翟谦备好马车,为父现在要出门。”

“父亲,你.”

“自己人靠不住,唯有去找外人。”

“是。”

蔡京长子蔡攸深受赵佶宠幸,却与蔡京权势冲突而互相倾轧,渐至父子失和、反目为仇。

三子蔡翛刚授礼部尚书,做到这位置已没了父子亲情,他主动向受宠的蔡攸靠拢,不愿在为迟暮的蔡京做事,故而只能求助于外人。

童贯出兵北伐之前,曾在枢密院留了后手,蔡京却担心朝中清流作祟,于是主动找上了宿元景。

入夜之后,蔡京亲自登门,宿太尉颇为惊讶。

宿元景亲自出迎,小心将其迎入前堂,行礼奉茶好奇问道:“太师驾临寒舍,不知有何吩咐?”

“老夫致仕在家,哪敢吩咐太尉?”

蔡京端着茶碗在手,喃喃说道:“听说梁山群寇,今晨在城中招摇过市,陛下还设宴招待,不知有否授予官职?这些人皆大凶之徒,要小心谨慎才行。”

“呃”

宿元景听得一愣,尴尬对曰:“陛下今日高兴,着令王相及吏部拟受官职,下官人微言轻,太师是不是找错.”

“宿公何必谦虚?”

蔡京淡淡一笑,看着他正色说道:“童枢密离京之前,曾收到张叔夜上报,宋江在梁山留有兵马,现如今驻兵东京城外,难保没有再反之心,宿公身为殿前太尉,当以朝廷安危着想。”

“下官委实不知,不知太师有何指教?”

“老夫以前为相,每年都要为黄河泛滥发愁,除了费力加固河岸,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流控水,我对宋江等人也是这建议,唯望宿公提醒陛下,切勿引狼入室也。”

“呃”

宿元景咽了咽口水,“下官领会太师之意,但既然宋江留了后手,强行分散其部众恐会生乱,若将这些人再逼回梁山,山东百姓岂不又要遭遇?”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四大巨寇还有其三,可令宋江率众为国讨逆,得胜再授高官厚禄不迟,这样也可检验其忠心。”

蔡京虽是有名的奸臣,但这话却说到了宿元景心里,他也不敢保证宋江不再反,若是之后做出什么大逆之举,自己必然要受到牵连。

可想到童贯刚刚出兵北伐,朝廷没足够钱粮支持多线开战,宿元景旋即露出愁容。

“太师,不如也让他们去燕地?协助童枢密收复河山?”

“你怎么想的?童枢密曾征剿梁山失利,把梁山军马送到他麾下,故意给北伐大军拖后腿?兵对兵,将对将,贼对贼,才是正道。”

“可下官听说朝廷艰难,若再起一路大军剿寇,只怕.”

“梁山打家劫舍多年,积下钱粮足矣支撑许久,他们自诩忠君报国,自备粮草出征又何不可?”

“这”

宿元景震惊地看着蔡京,心说我自问才智不浅,可与你相比简直天上地下,要把梁山吃干抹净是吧?

取之于民,报之以国,理所应当。

蔡京最后留下十二个字离去,宿元景思忖一夜犹豫不决。

次日三省还没议定出官职,枢密院就按童贯走前的授意,具本上奏言梁山仍存威胁,建议朝廷被陷将兵回归原所,余众分作五路调至山东、河北等地。

赵佶听奏深以为然,当即传令御驾指挥使,按枢密院奏疏出城口谕。

宿元景入朝面君已迟,得知情况紧急向天子陈明利害,并按蔡京建议请得破贼圣旨,随后即往新曹门外宣诏。

行至宋江军寨,见大小军健皆有愠色,就知御驾指挥使已来过。

宿元景正要去中军宣诏,宋江已带着吴用几人迎了出来,见面对着他就大倒苦水。

“好了,官家早上为人蒙蔽,之前口谕当不作数,本官保举尔求等为国建功,快去召集头领至中军听宣。”

“真的吗?太好了,多谢恩相。”

宋江一扫早上阴霾,示意吴用去召集头领,自己则为宿元景引路作伴。

不多时,梁山一百零七头领,旨跪于中军帐外。

宿元景手展诏书,亲口朗声诵读。

“制曰:舜有天下,举皋陶而四海咸服.近得宋江等众,顺天护国,秉义全忠今田虎僭号称制,造逆在河北。敕加宋江为平北兵马都先锋使,卢俊义、杨长为副先锋.”

宿元景带来这封诏书,比之前那口谕要顺耳得多。

但众头领听完表情皆惊,大家都不约而同看向杨长,好像在说你怎么也是副先锋?

直接从排名十五,一跃到了第三位?

杨长此时也摸不着头脑,心说按剧情应该先是征辽,怎么直接就跳过征田虎?难道是童贯抢先一步的原因?

宋江当时也极为震惊,但想起宿元景相中杨长为侄婿,暗忖这两人或许有PY交易,难道这小子愿意休了扈三娘?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