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抱大腿的我,自己成了大腿?(2 / 2)

武松与杨长坐对面,看到他出来‘捧哏’,连忙回应道:“我以为功名利禄如浮云,如果没有太高的追求,最好可以急流勇退”

“所以你不去东京?”

“那倒不是,我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

杨长话音刚落,武松、朱仝面面相觑,鲁智深则虚着眼直挠头,唯有林冲坚定说道:“不管是征战沙场,还是急流勇退,我都紧跟你的步伐。”

“嗯?”

“我也是。”

“还有我。”

“洒家虽然不懂,但也算我一个。”

众人连续附和,直接把杨长看懵了,心说哥们要去修仙,你们跟我步伐作甚?

“不是,小弟与你们位次相当,甚至都不是一营之将,你们跟我步伐作甚?宋江和卢员外是正副寨主,朝廷授官应该以他们为主”

“朝廷以谁为主无所谓,我们以你为主不就行了?”

“小弟何德何能?甚至没带过超过千人,而林教头可是一寨主将.”

“没关系,大家一人带一些,合在一起就多了,总之我只听命于你。”

“说得好。”

杨长本是给众人打预防针,奈何最后却成了‘动员大会’,四人都表示要‘抱他大腿’,弄得这厮有苦难言。

哥们魅力啥时候这样强了?自己也不如黑三郎能说会道,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才是要抱腿那个?

就在杨长苦恼的时候,宿元景已回到东京复命。

当他‘替补驸马’的情况报出,赵佶蹙着眉头反问:“此人既然这么厉害,那他比杨长又如何?”

“呃”

宿元景听得一愣,组织语言回答:“他与杨长还是有差距,不过已是梁山上的佼佼者,而且胜在年轻没娶妻.”

“你是不是觉得朕的女儿没人要,只能在梁山挑选驸马是吧?”

“啊?”

听到赵佶揶揄之言,宿元景吓得连忙下拜,吞吞吐吐说道:“不是.不是陛下恕罪”

“朕就看中了杨长,你下来好好做工作,最好等他们一进京,就快速敲定下来。”

“是”

宿元景哪里敢拒绝?

就在这时,殿外小黄门匆匆入内,向赵佶请示道:“官家,童枢密有急事求见”

“他?他不是卧病在床么?能有啥急事?”

“说是辽国军情.”

“嗯?快让他进来。”

赵佶此时翻脸如翻书,顺便对宿元景挥手示意:“你回去好好斟酌,务必要办妥此事。”

“臣遵旨。”

宿元景出殿之时,看到童贯一脸焦急往里走,甚至行礼都没得到回应,就好像内急去找厕所的表情。

辽国出啥事了?

赵佶也是同样想法,当听说金人已攻克中京,整个人都变得不淡定了。

“女真人竟如此悍勇?辽帝现在何处?”

“军牒并未提及。”

“会不会到了燕京?”

“可能性不大,要是金人南下包围,辽帝将再无退路,臣猜测他会西逃。”

“有道理”

赵佶捻须思考之时,童贯蹙眉提醒道:“官家,当务之急等不得了,金人兵势如狼似虎,倘若让他们先攻克燕京,那我们想拿回来就困难了”

“是啊,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我们必须马上出兵,梁山那数万之众颇有战力,宿卿曾建议调他们去御边,这事还没下诏枢密院合议,卿以为如何啊?”

“不可。”

童贯回答相当坚决,只见他一脸郑重拱起手,答道:“女真人本就难缠,我们若以贼人攻辽,传出去有损国体威严,他们如能得胜还自罢了,败了则会给外人宋军羸弱的假象,说不定会惹来金人觊觎。”

“这”

“他们若非占了水泊地利,焉能数次击败朝廷兵马?北上攻辽可没有地利可用,反而还会受城池影响,失败的概率很大”

其实献计让梁山贼军御边,就是童贯、蔡京两人商议的结果,他们让人委婉提点宿元景,最后才传到赵佶耳中。

那时童贯、蔡京不知辽国情况,打算让宋江等人先去当炮灰,之后童贯再率大军去捡漏,结果北地情况急转直下。

此时辽国势颓,宋朝一方出兵胜算很大,童贯作为联金攻辽的首倡,怎能放弃这灭国之功?所以现在极力阻止徽宗。

而且枢密院在收到代州急报后,童贯第一时间派人赶赴济州,令张叔夜以犒赏留住宋江,延缓梁山兵马进京。

赵佶字画一绝,军事一塌糊涂。

听了童贯分析,也觉得自己天真了,用一窝草寇灭国,想想是有点儿戏。

“卿打算调西军北上?”

“陛下圣明,种师道过年来京述职,臣已提前让他准备军马兵甲,只要朝廷钱粮给养足备,随时可以出兵北上。”

“朕知道了,西军也不能全抽尽,枢密院也要挑些禁军,卿先回去好好准备,朕会下旨王黼准备钱粮。”

“陛下,臣前些日子与王相提过,但他说开年国库紧张.”

“这些不肖你管,朕自会下旨特办,一切为北伐让路!”

“是。”

君臣两人商议完毕,便各自为北伐筹备。

而这期间,宋江率领六万梁山兵,一路浩浩荡荡行军,迤逦来到东京地界。

眼看就要抵京面圣,宋江心情又激动又兴奋,但很快被哨探情报扫了兴。

东京周边有兵马调动,而且数量有数万之众。

什么意思?不招安了?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