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 / 2)

他大明的骑兵虽然厉害,但和蒙古骑兵相比还是差了些。

一想到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清朝白白送给沙俄,他就对清朝气愤不已,仿佛割让的是他大汉的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他一直知道清朝皇帝昏聩无能,可如今咸丰白送领土的行为,让他深刻的见识到清朝皇帝的昏庸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想到清朝的皇帝和大臣从始至终都是稀里糊涂的,他也就理解了咸丰莫名其妙的决定。

“最终在英法联军的进攻下,清军惨败撤退,英法联军占领了八里桥。”

“并不会存在无法管理的现象,所以沙俄更热衷于侵占土地。”

“谈判结束后,桂良回去禀报。”

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昏聩至极的统治者,才致使大清最后的惨败吧!

“9月18日,也就是联军代表被逮捕的第二天。”

“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那样的战斗是必胜无疑的,科尔沁亲王的部署没问题。”

“桂良见到联军代表后,无条件接受所有要求。”

“在这个条约签订的前一天,沙俄还逼迫黑龙江将军签订《瑷珲条约》。”

可以说游牧民族的骑兵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梦,可现在居然在英法联军的枪林弹雨下毫无还手之力,这对他们皇帝心中的冲击可想而知。

“咸丰得知消息后,下令加强戒备,防备英法反击。”

“主战派主张打,主和派主张谈。”

“当法军与清军对战时,英军用火炮攻击清军的步兵阵地。”

“8月14日,英法联军攻击塘沽,清军惨败。”

赵匡胤:大清的皇帝和大臣都是在干什么,为什么朕看不懂他们的操作?

“活捉了联军代表,英法联军必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相比于英法,沙俄由于与清朝接壤,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移民占地盘。”

“此战清军总兵力超过3万,其中有一万人是蒙古骑兵,英法联军兵力4000。”

蒙古骑兵有多么厉害,他最清楚不过,要不然也不会接二连三的出征了。

“相比于咸丰,以科尔沁亲王为代表的主战大臣就更激进了,一条也不答应,不服就干。”

圆明园在自己掌权期间被敌人烧毁,他也深知罪孽深重,只能默默承受大家的愤怒。

“当桂良等人在天津被四国公使拿捏时,北京城内的主战派官员和主和派官员正在扯皮。”

“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给了沙俄,并将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了中俄共管区。”

“10月18日,英军毁掉圆明园后,对清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

“但到了第二天,咸丰却派怡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去往通州取代桂良,与联军代表议和。”

“谈判期间,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议和再次破裂。”

“英法公使见恭亲王到了如今地步,还敢和自己讨价还价,并扬言要进攻京城,洗劫北京郊外的皇家园林。”

“得知敌人来了100多艘军舰,科尔沁亲王自以为是的认为洋人擅长海战,不擅长陆战。”

“英法两国公使也随即正式对清朝宣战,1860年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清朝在接二连三的对外战争中失败,赔偿巨额银子给敌人。

“武器装备不如人,兵员素质不如人。”

一通反复无常的操作下来,他是无法理解咸丰的想法的。

“大意就是说联军代表是联军的谋主,算是首恶,有必要的话要抓起来。”

不仅答应了敌人的漫天要价,还白纸黑字的签订了条约。

他堂堂一大清皇帝,如今却要被无数人责怪,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事后为了避免列强报复,咸丰从前线调回了科尔沁亲王,令其到天津备战。”

“法军总指挥表示要烧就烧紫禁城,给中国皇帝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场骑兵与骑兵的对阵,不擅长近战的蒙古骑兵完败。”

“这一次英国出兵12000,法国出兵7000。”

“这两场战斗下来,英法联军总共有4艘军舰被击沉,6艘被击伤,93人战死,385人负伤,而清军损失32人。”

“在怡亲王看来,联军代表是很大的官员,类似于军师,联军的诸葛亮。”

敌人都打上门来了,在无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居然看不清形势和敌人讨价还价,以至于惹恼敌人使得圆明园遭此劫难。

“可是骑兵后撤时,由于马匹受惊,竟然冲向了后面赶来的步兵队列,于是清军的阵脚顿时大乱。”

“据一名锡克骑兵事后的回忆,他们只是很难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么伤害。”

“联军抓住时机,先以炮火猛攻,最后发起步兵冲锋,打得清军瞬间全线崩溃。”

按照咸丰之前一系列的行为来看,咸丰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很强硬,根本就没带怕的。

更加可笑的是,还要说什么权宜之计,等敌人撤走后就赖帐。

“而留着清朝持续割肉,这样才能让英法获利更大。”

“10月8日,联军代表一行人被释放,英法公使见联军代表一行人遭到清军虐待,怒火中烧,决定以焚毁圆明园作为报复。”

“8月26日,联军攻占天津,并建立傀儡政府进行管理。”

咸丰看到弹幕上各个朝代的人对自己口诛笔伐,硬是一个字也不敢反驳。

“四个天津条约签完后,英、法、俄、美公使都很满意,于是各自撤兵回国邀功去了。”

要是他的大明也能有枪骑兵,那对付边疆的蒙古骑兵不要太轻松。

在这种情况下,咸丰不应该对英法联军最后的通牒予以更加强硬的回击吗?

他被咸丰愚蠢的行为气得不轻,完全无法理解咸丰的谜之操作。

各朝的皇帝震惊的是,英法联军在人数劣势下取得胜利也就罢了,居然仅仅损失30多人就打得蒙古骑兵全线崩溃。

“科尔沁亲王到了天津后,征召数万民众修建炮台,安置拦河设备,阻止敌舰深入,又集结了14000精兵加强巡逻。”

可如今枪骑兵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蒙古骑兵,这让他不禁有些怦然心动。

“因为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根本就管不了中国人,只能通过扶持傀儡间接控制天津。”

“如果把英法联军引到舰炮射程之外,打陆战肯定可以一战歼之。”

“由于卖国卖得够彻底,清政府也获得了列强的大力支持。”

对于大清朝廷的无能懦弱,各朝古人感到气愤,责怪清政府没有保护好珍宝。

“10月19日,咸丰皇帝得到消息,立即派人向恭亲王传旨,同意和谈。”

在自身实力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条约一旦签订,所有的主动权都在敌人手上。

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也能轻而易举的签订,简直是昏聩至极,骂一句愚蠢都算轻的。

“英法联军打到天津,拿下大沽口炮台。”

“但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未曾想过全盘同意列强提出的要求。”

“就连一向自认为是杀手锏的蒙古骑兵,也被英法联军的骑兵如同砍瓜切菜一样砍翻。”

各朝的皇帝对于英法联军最后胜利没什么好意外的,可还是被英法联军惊人的战果震惊到了。

“而当齐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欺骗朝廷的事情败露后,就被咸丰赐死了。”

“科尔沁亲王看到骑兵损失惨重,决定撤出骑兵,以步兵接防。”

嬴政:咸丰到底是怎么想的,割地赔款的条约签得如此爽快,之前又为何要和敌人大费周章?

“1860年3月8日,英法联军抵达香港。”

“但因为美国在华有片面最惠国待遇,英法俄拿到的各种特权,美国自动享有,所以美国也获利颇多。”

“于是清军在开战之前便放弃了大沽口北面的北塘口,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洋务运动加上列强的支持,这为清政府后来消灭太平天国奠定了基础。”

“签完条约后,英法联军从北京撤军。”

“咸丰被桂良一通忽悠,觉得言之有理,这事儿也就这么翻篇了。”

“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以一万蒙古骑兵配上2万后援,对战4000敌军。”

“八里桥失守后,北京无险可守。”

“咸丰派人一通忽悠,沙俄使者表示半年之后再来。”

更加离谱的是,居然就这么把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给了沙俄。

“不过清军在陆地上也有准备,当联军冲上岸后,马上又遭到清军的炮击。”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既然都占领了北京,为什么英法不直接灭掉大清呢?”

他现在也从主播口中知道了自己后面的表现,对于各朝古人的指责无从辩驳。

“正式开打前,英法联军一起向咸丰开出最后通牒,并提出三点要求,要求还是老生常谈。”

如此巨额的赔款,最后肯定要老百姓来买单,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他们老百姓。

“英军对圆明园动手时,法军也没有闲着,与英军一起趁火打劫,导致万寿山、青漪园、玉泉山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常被游牧民族侵扰,中原对此毫无办法。

要是说沙俄出兵打败了大清朝,清朝割让了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怡亲王回去复命之前,接到咸丰手谕。”

“但天津无险可守,科尔沁亲王随即继续撤退,决定在通州附近与联军决战。”

“根据事后盘点,英法联军的损失在30到50人左右,清军的损失在1200到3000人左右。”

他完全被咸丰的迷惑操作搞蒙了,不知道咸丰脑子在抽什么风。

“咸丰给出的回复是钱可以各家赔偿100万两白银,但是道歉和换约没得谈。”

“如此糟糕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可能。”

“由此英法联军封锁了渤海湾,并以大连和烟台作为攻击天津的前进基地。”

可自始至终,沙俄都没有出兵的迹象,就这样仅凭口舌之力获得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很奇怪,这么多不平等条款,为什么大清签得如此爽快?”

“不过炮火变得更加密集猛烈,将他们一一打退。”

“然而实际上,联军代表只是一个精于翻译的外交官罢了。”

“5月到6月,英军占领大连湾,法军占领烟台。”

“当天上午双方展开对战,蒙古骑兵首先发起冲锋,至于冲锋的结果可以说是张家湾之战的翻版。”

“前方报捷,而且是货真价实的胜利,咸丰一下子就精神了,随即也产生了飘飘然的心态。”

雍正:咸丰身为大清皇帝逃跑,朕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怎么这个恭亲王也这么愚蠢。

“抓了联军代表以后,怡亲王给咸丰报捷。”

“但是清军渣到极致的肉搏能力,使其在近战中根本占不到便宜。”

“恭亲王拒绝释放人质,并要求联军先退到大沽口外,然后再谈判。”

“三个人吵来吵去,最后决定先焚烧圆明园,然后再向清政府发出最后通牒。”

只有同为老百姓的他们才能感同身受,深刻明白大清晚期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各朝的老百姓对清朝晚期的老百姓深表同情,可又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有人能改变这一切。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