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近代史的开端(2 / 2)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事发后林则徐照会义律,要求交出凶手,以清朝法律论罪,遭到义律拒绝。”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宗教信仰,促使中国人对宗教进行重新审视。”

雍正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可哆嗦的嘴唇依旧显示内心的惊涛骇浪。

“大肆通过旗下附属的商船和走私商人向中国倾销鸦片,致使大量白银从清朝流出。”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清朝军队武备松弛且纪律败坏,二十多万八旗官兵和六十多万绿营官兵战斗力较弱。”

“六是英国在通商口岸拥有领事裁判权,英国公民在中华涉诉案件中,由英国领事裁决。”

清朝晚期的老百姓神色尤为复杂,他们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清朝晚期发生的历史大事件非常多,主播讲述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节点。”

“林则徐领导编撰的《四洲志》、魏源受林则徐委托编撰的《海国图志》成为近代中华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最初的窗口。”

“林则徐随后下令封锁义律所在的澳门,并以官方命令停止一切向英国商人提供生活必需品,要求英国商人的中国雇工离开。”

“双方于1842年8月29日在英军旗舰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为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同时列强在中华设立银行,进一步控制了中华金融命脉。”

“农民赋税负担加重,各省积年拖欠田赋税课,国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唯有王安石变法成功,才可以避免大宋最终被金兵攻破的亡国危机。

“此外,清朝长期施行闭关锁国政策,缺乏与国际世界的联系,统治阶级固步自封,无论是科技还是思想均落后于世界水平。”

尽管他知道大清晚期不会有好消息,可这才刚刚开始,就让他有些遭不住了。

不用猜也知道,两次鸦片战争肯定以大清帝国的战败而告终。

“广东民众、外国商人、领事、传教士纷纷前往观看,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

“战争于1839年11月爆发,英国远征军迅速占领了广东沿海的一些要塞,并北上直逼南京。”

“1838年11月,林则徐进京被道光帝授予钦差大臣一职,前往唯一的通商口岸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义律被迫答应林则徐缴纳鸦片,并向英商宣布承诺交出所有鸦片,并由英国政府承担商人损失。”

乾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早就知道欧洲那些国家没有一个好东西。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主播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定义。

“军事操练的质量,官兵的身体素质以及武器装备的质量逐渐下降。”

“同时照会英国等欧洲商人遏制鸦片走私,并且责令英国商人在时限内交出商船上携带的所有鸦片。”

“之所以英国和清朝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这还要从虎门销烟开始说起。”

这一刻,他不禁对英国万分好奇,想知道英国是怎么做到这一步的。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并与时任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东水师提督紧密合作,加紧督促禁绝吸食鸦片。”

“伴随着英国的茶叶消费群体逐渐扩大,茶叶在中英贸易中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商品交易中鸦片贸易逐渐合法化,鸦片的种植和吸食造成农村贫困和农民身体素质下降,致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部分中华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并意识到国家实力的差距和民族危机。”

但想要彻底清除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办到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华国内市场被迫开放,列强向中华大量输出商品。”

“此外清政府为偿还战争赔款,不得不大量发行钞票以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初期的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从纺织部门扩大到机器制造业、运输业、冶金业、煤炭业等部门。”

要不是身后的一众太监及时搀扶,雍正差点栽倒在地。

现在看到满清遭遇大败,一个个列强把满清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他这段时间以来的提心吊胆总算是舒缓了许多。

这么浅显的道理,怎么道光就一点也看不出来,反而放任英国对大清倾销鸦片。

毕竟大明出海远洋已成定局,将在不久的将来横渡到欧洲,届时肯定是要和英国对上的。

“主播就先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讲述,因为它是封建中华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意义尤为重大。”

听到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雍正一个站立不住,摇摇晃晃。

“二是清政府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

珍妮纺纱机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他那时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1839年4月,时任英国驻华最高领事、与林则徐商讨鸦片贸易的义律被清军困在广州商馆。”

“由于列强对中华市场的控制和资源掠夺,如开矿、筑路、办厂等。”

现在看来,果不其然,他一点也没有看错。

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大清战败之后,大清的局势一天不如一天,全国的战乱持续了数十年。

明明雍正创造了那么好的形势,一个摊丁入亩的政策理应让清朝更加强大才是。

“鸦片战争前的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最强大的、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1839年7月7日,英国商船到九龙尖沙咀村停靠并上岸酗酒。”

“殖民者通过支持傀儡政权、利用清政府内部的矛盾等手段。”

崇祯:你们满清也有今天,真是报应。

不过一想到那个时候英国的实力已经明显超出清朝太多,能否拒绝已经不是大清说了算的,他就不免深深的叹了口气,一种无力在心中蔓延。

“但从侧面来看,中华传统的天朝体制也在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下开始崩溃。”

“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清朝作为战败国损失惨重。”

看到清朝被外国一个个列强打得丢盔卸甲,他心中瞬间畅快不少,原本压抑的内心也释放了许多。

通过走向半殖民地这一表述,他就已经可以大致想象得到大清晚期面临的亡国危机。

等他把大明国内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的要远洋欧洲。

“四是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关税,由两国商定。”

但是现在看来,他完全小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威力。

“一批有远见卓识的爱国人士如林则徐、魏源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科技和思想并寻求改革。”

朱棣:果不其然,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现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全都感受到了皇上浑身散发的寒气。

满清一直是大明最大的威胁,时刻想要越过山海关占据中原神器。

“允许英国在这些地区派驻领事,英商及其家属可自由居住。”

“但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白银不断流入中国而较少流出,致使英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于是英国将目光转向鸦片贸易,由于控制全球最大罂粟种植区域印度、中亚,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取得对华鸦片贸易的垄断权。”

赵顼:这就是战败国的悲剧,原本大清国力就孱弱,现在战败被外国殖民,形势只会越来越差。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了解英国的实力,他也好在心里有个大致的判断。

毕竟按照历史轨迹,大唐哪怕到了鼎盛时期,也做不到独霸全世界,把势力触角伸到全世界各地。

“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毕竟英国开启工业革命那是英国的事,距离神州大地十万八千里之远,两国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

英国正是通过工业革命才强盛,把势力触角伸到全世界各地,清朝也不能幸免。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后续条约制度的冲击,也使得中华开创了具有近代性质的新的经济形态。”

不过他也不着急,想来很快就可以知道英国的所有信息。

“道光帝随后将此事交由各省督抚讨论,各省督抚在禁烟一事上达成一致意见。”

“英国殖民者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导致中华在司法方面的主权受损。”

“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中华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实现工业化。”

“这一历史时期的欧洲殖民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美洲、亚洲、大洋洲的可殖民土地都被瓜分殆尽。”

这让他暗暗警醒,大明朝不能故步自封,以免将来哪一天步了清朝的后尘。

“那时清朝用的火枪是鸟枪,而英国用上了燧发枪和击发枪。”

“传播新思想的同时,提倡学习西方科技和制度,推动国内的教育改革和科技进步以振兴民族。”

“再加上战前鸦片输入的逐年增多,导致白银通过鸦片大量外流且银贵钱贱。”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帝国的命运可想而知,那些老百姓的命运更是悲惨。

“同年六月,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上书回复奏折,陈述鸦片的危害并根据自己在湖广总督任内推行的禁烟政策提出六条禁烟的方案。”

“英国经过1640到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初步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政府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实行殖民掠夺政策扩张殖民地。”

林则徐为了老百姓着想,在虎门大肆销毁鸦片,他还是非常看好此人的。

“此时广州私人商行为保障自身利益而共同成立公行,由于公行能减轻官府管理的负担而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是广东通商口岸负责对外贸易的垄断组织。”

而归根结底,清朝施行闭关锁国彻底断绝了外界的联系,这才对英国的发展毫不知情。

“因此欧洲商人想要在广东通商口岸进行正规贸易,就必须要找公行作为中介。”

“义律出于保证英国利益的立场,发布官方声明拒绝出具保证书,并从广州将大部分英国商人带回澳门。”

按理来说,英国运输兵力到万里之遥的清朝都困难,更何况在清朝的主场地攻破北京城。

仅仅只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把大清帝国彻底打趴下了,外国列强相继瓜分大清帝国的利益。

“清朝的舰船是普通的水师船,但英国用的是蒸汽动力铁壳明轮船。”

“1838年,鸿胪寺卿上书道光帝,详细陈述吸食鸦片和鸦片买卖的危害,并建议严厉打击鸦片走私和对吸食者处以重刑。”

“义律私设法庭对涉事水手进行了审判,并以涉案人员需在英国监狱服刑为由,拒绝提供林维喜案的涉事人员信息。”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接到道光帝的圣旨后会同广东各级官员,在虎门海滩用海水浸化法销毁收缴到的二万二百八十三箱鸦片。”

而且既然有第一次鸦片战争,那就说明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

“嘉庆、道光年间,清朝内部起义不断,清廷为镇压起义而花费大量国库银子,致使1820年道光帝继位时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朱棣:清朝战败这是一定的,就是不知道英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怎么样。

李世民:一切都对上了,之前主播就有播放珍妮纺纱机和蒸汽火车的视频,开启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可这样一个人什么时候出现,这样动荡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一个头,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唯一让他们充满希望的是,动荡的局势终有结束的一天,最终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过上后世的幸福生活。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