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旷古烁今的赋税改革(2 / 2)

“所以多尔衮以顺治皇帝的名义,颁布了一项命令,将人头税收归朝廷所有。”

“雍正在做皇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看出了事情的端倪。”

“可是明朝朝廷却把这一重要的收入,当成了一笔糊涂账,任意地划拨给了地方官。”

由于受到那些读书人的影响,他们也相信了雍正皇帝的那些丑闻。

“然而他们的小丑伎俩仅愚弄了世人很短的时间,如今在大部分人心中,都认可雍正是大清最优秀的君主。”

“在他的努力下,康熙末年大清摇摇欲坠的局面被彻底改变,牢牢夯实了统治根基。”

“虽然康熙和乾隆也出了一点力,但是后世的史学家还是把摊丁入亩的实施归功于雍正。”

各朝的皇帝听到两个关键的数字,不由得浑身一震,内心震惊不已。

“所谓的摊丁入亩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把人头税平摊到田地中。”

“而所谓的人头税是按照一户家庭中成年男子的数量来征收,与家庭的收入完全无关。”

“比如汉代的人头税是每人每年缴纳一百二十钱,穷人和富人一视同仁,总数多少只看家中男丁数量。”

只有先把匈奴消灭,拥有滔天威势的他才能腾出手来推动摊丁入亩在全国施行。

毕竟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仅此一点就让各朝老百姓心动不已。

要是他在大汉推行摊丁入亩政策的话,的确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欢迎,但必然会招致全天下地主豪强的反击。

“因为改革这件事,那是要得罪很多人的,连康熙都不敢得罪的人,当时身为皇子的雍正选择明哲保身自然是最合适的。”

“而穷苦的老百姓,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是借来的,可是徭役却相对要多。”

好不容易征收的人头税可以补贴家用,要是当今皇上听了主播的话要求他们上缴人头税,那他们真的要去喝西北风了。

“可对富人来说,却丝毫没有半点影响。”

“国家税收的本质是财富的转移,它应该和收入、家产挂钩,财富多的人理应承担更多的税收,这样社会才能稳定运转。”

要是一个两个豪强地主,那他还不担心,很容易就能解决。

“之所以这些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人头税绝对是核心原因。”

“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可不管那些人情世故。”

“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民众的负担,对大清的人口恢复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摊丁入亩的好处显而易见,过去是按照人头和田产分别收税,现在是统一按照田产来收税了。”

“这家人拥有多少田产,就配多少人头税,人口再多,也只有相应田产的人口需要交税。”

“而且雍正在推行摊丁入亩政策的同时,还附加了士绅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的新政。”

他清楚的知道官员征收人头税的危害,这也是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

“但是他当时没有权力,为了争夺皇位,他甚至都不敢随便提这件事。”

“在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不管生多少,都不会再增加任何人头税。”

“即使康熙有心要做出改革,也必须要在打赢了这一战以后再说。”

从国家的角度,从老百姓的角度,推行摊丁入亩政策自然是好处多多,连他都心动不已。

“没有房产或者只有一套的,那就不用交税一样。”

“尤其是康熙当时正在跟吴三桂打仗,八年的战争,胜负难料。”

“大清八成以上的土地都在贵族士绅手中,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税赋,相当于是富户帮穷人缴税了,他们自然非常不满。”

“问题集中爆发在江浙一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是士绅集团的大本营,操作空间巨大。”

“在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康熙喊出了一个惊天地的口号,永不加赋。”

“雍正之所以选择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是因为人头税非常不公平,甚至还破坏了国家发展。”

把老百姓的人头税平摊到土地税中,土地越多的人交的税也就越多。

“从此朝廷征税只看田地数量的多少,本质就是变相地废除了人头税。”

征收人头税是他们这些官员心照不宣的秘密,现在主播当众抖了出来,这完全就是给他们找麻烦。

“可惜这些政策的推行遭遇了士绅阶级的极大反对,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人亡政息的结局,令无数人惋惜。”

“因为在这项政策的推广和落地过程中,雍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付出了远超其父与其子的努力。”

他们老百姓身上的赋税有两个重担,一个是粮食税,一个就是人头税了。

“与此同时,因为摊丁入亩的实施,大清的土地兼并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封建时代,农民是缴税的主力军。”

“大清的社会人口从公元1661年的1913万,迅速增加了1790年的3亿之巨。”

“康熙皇帝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他知道人头税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不过老年的康熙治国喜欢稳妥起见,只是下令在广东和四川试行摊丁入亩政策,以观后效。”

“一时之间,是很难看出这件事的弊端的。”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还是低估了摊丁入亩的威力。

“试想一下,这回不管生多少儿子,他们家只要不增加田地,那所要交的税一直都是固定的,那谁家还不愿意多生几个孩子呢?”

“因为有利益在里面,就连康熙都不敢轻易去动。”

他们希望主播可以详细说一下摊丁入亩的相关内容,这样当今皇上听完之后,说不定可以体恤他们,从而紧跟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

“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对平民百姓来说,确实是难得的良策,能大大降低他们的负担。”

“他们的关系网络千丝万缕,这就造成了他们跟各地的地方官员之间,有着扯不清楚的关系。”

“雍正即位以后,面向全国颁布诏令,宣布从今往后,各省都将实施摊丁入亩制度,不得有误。”

“但是农民是看天吃饭的,遇到大灾之年,很容易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

“至此,困扰了中国农民两千多年的人头税终于彻底被埋葬。”

众多的变法政策中,解决大宋当前困境最关键的就是青苗法。

“康熙虽然是一代雄主,可是他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对手下人太好了,这么一来这帮手下人在地方上便成了作威作福的贪官。”

粮食税还要好说一些,毕竟和土地收成挂钩,收成少粮食税也少。

“在了解摊丁入亩政策之前,需要了解一下老百姓当时面对的赋税情况。”

“这些孩子长大了都可以去做工,挣到钱以后,购买田产,就算是到时候增加了田产税收增加了,也没关系了。”

“可是长年累月下来,穷苦人压根就活不下去。”

“而火耗归公则消灭了衙门的灰色收入,减少了官吏对百姓的盘剥。”

“后者看了龙颜大悦,认为是拯救时局的良策。”

“这个惠及民生的政策来自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改革家,那就是大明首辅张居正。”

正是因为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才让清朝人口暴增到三亿之多,也让朝廷国库的存银飙升到六千万两白银。

“摊丁入亩的政策实施以后,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清朝建国初期,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他一直看好的老四最终成功解决了人头税的危机,让大清朝得以安稳如山。

王安石:变法政策目前推进良好,我也有信心让变法大获成功。

“地方官员和富人之间达成勾结协议,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的穷苦人民,这便是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件大事。”

可最终还是阻力太大,他在世时还好说,一旦他去世也会落得一个人亡政息的结局。

这种不合理的人头税,大明官员把老百姓逼上绝路,最终才引得全国老百姓纷纷起义。

“明朝时期的地方官员,其实还是非常幸福的。”

“按理说,土地是农民的根基,只要有一分可能,他们都不会卖地。”

“但是人头税每年都必须交,而且是朝廷强制征收的。”

“而地方官员们手里,直接掌握着人头税的征收标准。”

“然而,雍正这样的铁腕之人又怎么会退缩,他果断派了自己的得力干将李卫去浙江掌控局面。”

但现在大汉面临外部敌人,首要的任务就是消灭匈奴。

这两个数字是一个什么概念,他们身为皇帝最是清楚不过。

“摊丁入亩政策开始在江浙地区推行后,多地都出现了民众抗议的情况。”

张居正:真是令人讽刺,我的一条鞭法原本是为了应对大明朝遇到的危机,没想到最后却被大清皇帝发扬光大。

“从汉朝开始,朝廷对农民的征税就主要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地税和人头税。”

“但是在制度改之后,人头税的征收和土地面积挂钩了。”

雍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正因为朕当初亲眼目睹老百姓的疾苦,才会一登基就强行推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这个政策是雍正朝推广天下的,因此很多人以为它是后者首创,其实并非如此。”

“早年间,雍正曾经被康熙委派到全国各地去巡察,对于民间疾苦有着深入了解。”

现在听了主播所说的,他们才发现那些读书人老爷的用心险恶。

但要是对抗整个地主豪强集团,哪怕是他,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否则,按照乾隆大兴土木、奢靡浪费的败家子风格,清朝可能都撑不到十九世纪。”

“这期间虽然也有其他政策的功劳,但是摊丁入亩的实施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有的丁银都是归地方官来收缴和使用,这就会滋生出一系列的贪污行为。”

只要青苗法可以大获成功,那他的一系列变法就成功了一大半,大宋也可以起死回生。

对于当今皇上是一代明君的各朝老百姓来说,他们相信当今皇上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

要是他们当今皇上也能颁布永不加赋的政策,他们恐怕做梦都要笑醒。

当初父皇委派他到全国各地巡察灾情,看到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幕让他痛心。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雍正积攒了如此丰厚的身家,大清才会有所谓的康乾盛世。”

“可惜的是,伴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所有改革都很快消亡,摊丁入亩这样阻力极大的政策自然无法保留。”

“有了雍正亲自授予的便宜之权,李卫到了浙江后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摊丁入亩的推广。”

不过他尽管想要解决人头税的危害,但实在是困难重重,让他无从下手。

想到这里,他集中注意力,更加认真的倾听主播接下来的话。

摊丁入亩的政策看起来简单,只是取消了人头税,但想要实际执行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雍正皇帝用强硬手段扫除一切障碍,最终让摊丁入亩在大清朝落地生根,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的亡国危机。

毕竟那些谣言是读书人大老爷所说的,他们也分辨不出其中的真伪,于是就只能跟着那些读书老爷的节奏走。

所以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等他掌权后,必然会强势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很多农民交不起人头税,只能卖掉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后导致彻底破产,甚至冻饿而死。”

“废除丁税的想法早就根植于心,所以他继位称帝后,第一时间就开始着力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这下子可把老百姓给乐坏了,虽然还是要交人头税,不过相对来说宽松了许多,不少老百姓都愿意生二胎了。”

现在雍正已经证明了摊丁入亩的威力,他们身为皇帝,自然也不甘落后。

此时此刻,各朝的皇帝已经在心中酝酿全国推行摊丁入亩的想法。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