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年味淡了(2 / 2)

毕竟后世早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现象也非常正常。

他们从小也都是这样过来的,虽说他们小时候也不乐意听这些话,但说着说着也都习惯了。

一一四.四一.八零.二三四

这也难怪,累的人都不想过年,而感受年味的人却一年盼一年。

“在城里过年的人,回到乡下去拜年,往往亲戚家拿出来的年货,也和城里一样,感觉不到家乡的年味。”

“和自己的长辈交往,也是发一个微信红包,说几句祝福的话,就算拜年了。”

现如今,每逢过年时,大家也越来越感觉年味变淡了。

毕竟他们哪怕再贫穷,过年的时候也非常热闹有年味。

“家乡的味道少了,年味也就淡了。”

一年又一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回家过年的积极性却减退了。

因此一般来说,安家落户也会在男方的家乡,不可能跑去千里迢迢的外地。

“亲戚之间,真正互相帮助的机会少了,就是有的亲戚还很穷,那些富裕的亲戚也不会尽力接济了。”

他们要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有亲人在千里之外,即便他们过年的时候想去拜年也去不了。

“但是现在,亲戚的感情也淡了,过年的时候,都不互相拜年了。”

其实不仅仅是嬴政有此疑问,各朝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惑。

但长大后,你就是制造年味的人,你成了别人依靠的人。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天南海北的人组成一个家庭,过年了回谁家?

“第四个原因是温馨的家,变成了牢笼。”

各朝古人听完主播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主播住在城市,不兴给街坊邻居拜年,现在没事带大家出去逛逛。”

“一个大家庭里势利眼的亲戚多了,也就不想交往了。”

各朝古人原本没想着主播会开播,因此看到主播大年初一还直播,多少有些惊讶。

后世的生活条件这么富裕,过年的各种年货应该应有尽有,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过年的年味想不浓都难。

慢慢的,时间一长,家乡也就没有了年味。

二十九,蒸馒头。

腊八粥喝几天,滴沥啦啦二十三。

“其一就是大家长大了,现在过年最快乐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过年,是中国最大的节日,意义重大。”

但自从他当了皇帝,不仅不需要担心吃不饱的问题,还可以天天吃些山珍海味。

他常常会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过年没劲,都不好玩了。

在他们的时代,除非遇上重大灾难,否则是不可能背井离乡的。

“所有的愿望在平常满足,年味平均到了每一天,过年的期待也越来越小。”

“走到亲戚家,喝一杯茶,聊几句,就赶往下一家。”

“第六个原因,总是感觉假期不够用,尤其是远游的人。”

年味怎么会越来越淡呢?

“每逢过年,大家也会走动,但是时间不多,开车到处拜年。”

昨晚是除夕夜,今天就是大年初一。

嬴政:主播,你拜年回来了?

“亲戚们建一个微信群,大家在群里发红包送祝福,拿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

“但是不管多难,都要去,谁家要是没有去,就有意见,就会认为亲戚疏远了。”

朱元璋:这个咱最有发言权,小时候盼望着过年可以吃点好的,但长大了当了皇帝,什么山珍海味都吃得到,反而没有小时候那么盼望着过年了。

各朝古人听到上千公里的距离,不禁啧啧称奇,也难怪如此了。

“以前就盼过年,现在每天都像过年。”

像他们就不一样了,一个村里的人都是同族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过年的时候肯定要相互拜年走动的。

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有一首关于过年的歌谣。

虽说也有的富亲戚会嫌弃穷亲戚,但也不会坐视不管的,多多少少都会帮一把。

“交通比以前更发达了,但是亲戚互相走动的时间更少了。”

虽说以他们的年味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条件,但听一听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这個倒没有,主播爸妈的老家不在武汉,离着湖北上千公里呢!”

“如今,家却格外折磨人。”

原本距离遥远,回家过年就不方便,现在可以在网上直接沟通,大家就更不愿意回老家面对面的拜年。

“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工作很忙,假期很少。”

不过他的大秦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老百姓过年一直很有年味。

相反,他还要给亲戚的小孩子发红包。

“第五个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地道的家乡味少了。”

不过他们是无法想象一男一女离开自己的家乡,跑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落户安家的。

走亲访友,收红包,聊一年赚的钱,说一说来年的打算。

二十七,杀年鸡。

也有很多人认为,过年不过年,都一样,每天吃好喝好,都是过年。

“有的亲戚,都几年没有见面了,恐怕见面也感觉很陌生,不敢相认了,一点共同语言都没有了。”

各朝的老百姓对此深有感触,也渐渐有些理解后世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感觉年味变淡了。

看到这么多人有疑问,苏晨耐心的解释起来。

“新旧观念的冲突无法调和,坚持自我,父母伤心,一味顺从父母,心太累。”

“气急之下,公公伸手扇了儿媳妇一耳光。”

“之前就有一个远嫁女子过年想回娘家遭公公扇耳光的新闻跑上热搜。”

以前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他看了看手表,都快大中午了,想着主播可能是刚刚拜年回家。

“有的人,依旧会回乡下过年,但是乡下的人越来越少了,儿时的玩伴都聚不拢了,亲戚也难以相聚。”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需要去给左邻右舍拜年。

“第七个原因是通讯发达了,网上拜年的人多了,拜年的仪式越来越简单。”

二十四,扫房子。

“第二个原因是留在家乡的人少了,亲戚朋友难以聚在一起。”

主要也是亲朋好友离得不远,过年的时候串门拜年也比较容易。

“第三个原因就是亲戚变成了某种仪式上的座上宾,平时交往少了。”

“于是不得不安慰自己,算了,穿去年那件吧,也挺新的。”

“在乡下的话,大年初一依旧是给村里的街坊邻居拜年。”

经过这段时间的直播,各朝古人已经慢慢了解了后世的一些基本情况。

各朝古人有些不能理解这一点,亲戚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理应互相照顾才对。

他们不得不感慨,都是邻居了,平时居然都不走动,看来后世的人情味比较淡薄。

最后时间长了,和亲戚长时间不联系,关系也就慢慢淡了。

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甚至很多人,不再回家过年了。

明明后世的生活条件那么富裕,吃喝不愁,理应年味非常浓厚才对。

“因此,过年的几天假期,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一些在远方打工的人,对家乡的亲朋好友都疏远了,在外地建立了新的人脉圈和朋友圈。”

“要应付一屋子的亲戚,还有父母一年的责难。”

“三句离不开钱,四句走不出结婚,五句都在谈节约,六句说的都是懂事,七句说把你养大不容易,八句说的是你看别人家,九句说的是你要争气。”

“相聚的方式,简简单单,也没有太多的仪式。”

“很多家庭,从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忙碌,为了过年都准备很多东西。”

二十八,把面发。

“超市里依然播放着《恭喜发财》,大街上红红火火的对联又挂了出来,春节晚会照常开启,但大家对过年的期待越来越小。”

各朝古人对主播所说的话诧异万分,纷纷表示不理解。

“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亲戚,很势利眼,根本看不起穷亲戚。”

现在后世的情况也是一样,后世的生活条件好了,不用等到过年那一天吃香的喝辣的,对于过年的期待自然也就越来越小。

“以前是平时干农活,都会互相帮忙。”

父母期待了一年,才能与儿女相聚,以后见面的日子越来越少。

也正因如此,他小时候经常盼望着新年快一点到来,这样就不用饿肚子了。

而且周围左邻右舍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他们也就觉得此事很正常。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最近几年,年轻人慢慢兴起断亲的趋势,不愿意花费精力去维系不熟的亲戚。”

如此一来,年味自然也就慢慢淡了。

见一见许久没见的朋友,说一说这一年的辛苦。

“有的亲戚,还因为钱财的事情,反目成仇了。”

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对亲戚看得很重,那是同宗同族的亲人。

“长大后,吃完年夜饭,挽起袖子,洗堆成山的碗和盘。”

“不能抱怨,不能喊累,聊不了感情,谈不了八卦。”

“在一些长辈过寿、某家有婚宴、孩子出生满月等红白喜事的时候,亲戚才会聚拢来。”

买几副春联,给孩子买玩具,一起放烟花。

给孩子制造年味,给他们留下一个幸福的童年。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