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宋名伎李师师(2 / 2)

本以为是哪户富家朗,不料想却是个乡下人。

原本心里隐隐的期待,也瞬间被轻视取代。

至于他说的粗通笔墨,想必也真的只是粗通罢了,毕竟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泥腿子,肚子里撑死能有多少墨水。

柳尘当然感觉到了两人态度的改变。

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而是径直起身朝外看去。

当瞧见楼上有一气色不佳的女子,因为没有客人,正倚窗惆怅的时候。

脑中也忽然跟着灵光一现。

想起了一首李易安的词,那便是《声声慢》。

虽说李易安也是当代人,但声声慢这首词,却是在经历靖康之耻,南迁之后所作,至少如今还未面世。

于是微微一笑,便直接提笔挥洒起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个女子越读越是惊讶。

越是不可思议!

到最后,更是泪挂双颊,不由开始暗自感叹悲惨身世!

尤其想到,青楼女子晚景凄凉处,竟直接伏案痛哭起来!

那哭声哀怨,很快惊起四座之人。

以为柳尘做了什么天理难容之事,就要群起攻之。

却被反应过来的云儿赶紧拦住,“各位官人误会了,只是刚才这位官人作了一首词,使我俩有感而发,惊扰到各位官人了。”

“词?什么词?”

一群文人墨客,不由得走上前好奇问道。

云儿于是直接把词亮出。

一时间,满屋皆静。

大官人惊服不已,小女子暗自垂泪。

这场面,在柳尘看来虽说夸张了些。

但在酷爱诗词,文风盛行的大宋,却并不稀奇。

尤其这还是传承千余年,后人称其“千古一绝”的李易安,所作的词,就更了不得了。

“官人可报姓名?”云儿小心端着诗词,问道。

“汴梁城外,陈桥柳尘,柳孝直。”柳尘随口答道。

“你就是柳孝直?”云儿惊呼道。

“你认得我?”

“认得认得!汴梁城里的文人墨客,哪个不认得你柳孝直?”云儿激动说道。

“呃……”

对方的态度,一时间倒是把柳尘给弄得有些不会了。

好在云儿很快解释道:“官人前些时候,为王家小姐做的折桂令,至今都在汴梁的大街小巷传唱,官人莫非自己不知道吗?”

柳尘一听,立刻恍然。

“咳咳,那……我现在可以去见师师姑娘了吗?”

不太适应被人围观的柳尘,于是赶紧询问道。

“不用说见,我们师师姑娘反而早盼官人能来呢!”

云儿喜笑颜开的说道。

之后,就拉着柳尘快速朝楼上跑去。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