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开始改革变法!推出考成法!文官听(2 / 2)

因为这个考成法一旦推行,那就代表着想要贪污腐败更加困难。

而且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还怎么糊弄上面?

还怎么拿着鸡毛当令箭?

所以文官们急了。

有人站出来批驳,“辽国公,考成法乍听很好,然而就拿最简单的夏税秋粮来说,

各州有各州的情况,那该如何界定完成税收征收时间?

再则,每半年才进行一次考核,若在这半年内,出现了天灾人祸,又该如何去完成目标?

若完不成,是否要丢官罢职?

如此一来,官员谁敢做事?

这考成法出了这京城,大家都该骂娘。”

陈寒就知道一说出来这些官员就拿这个东西来卡考成法。

考成法其实就是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绩效考核。

但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

一来是定任务定高了吧,怕自己完不成。

定低了的话,上级领导责问你,你是不是没有上进心?

伱怎么回答?

明朝当官更是如此。

本来当官就最喜欢和稀泥。

每年考核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你今天帮我糊弄一次,明天我就帮你糊弄过关。

官场人脉关系的维护,不就是人情世故?

现在考成法这么一扣,那谁也别想跑的了?

又有官员站出来说道:“考成法实行,势必吓得所有官员不敢做事,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还请辽国公三思。”

“陛下,臣以为,考成法切不可推行,此乃害民之法。”

不过张居正听完陈寒的话,其实很赞同。

没有其他,他就是看到官员们庸堕不堪。

如果没有后边鞭子抽着他们赶着他们,他们是不想做事的。

他们天天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考成法规定的条条框框太死,这不利于他们钻空子。

陈寒则是解释起来:“考成法只是工具,在一定情况之下自然可以灵活调动。

所以本公才要在州府衙门之外,设立税务稽查司衙门。

让他们及时了解地方的情况,及时调整既定的目标,做到既约束官员行为,又灵活调度。

丰年欠年自然有丰年欠年不同的要求。

天灾人祸之下,当然有折中的办法。”

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张居正创建的考成法无疑是划时代的。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考成法理论的成熟度受到了政治环境的极大约束。

朝廷用度的庞大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陈寒一来就先把朝廷国库给填满,同时马上就要对宗室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解决考成法对目标缺乏上下调控的灵活性,不至于让考成法走到穷途末路。

而考成法之所以能够做到严格执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的健全。

这三本账簿的三级督查,不仅来自各衙门和督察院,还来自六科和内阁的层层监督,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执行的严肃性。

而在张居正死后,后继者只是简单地认为考成法有弊病,其实就是因为考成法阻碍了他们贪污受贿。

其实如果后来当政者碰到不好的年景,能把目标调整,而不是将其废除,或许明朝还能迎来一个中兴的时代。

只能说不是政策不够弹性,而是执行政策的人,本身就被这项政策约束,他们不想被约束而已……

PS:第五更!!又是五更爆发!读者老爷们,月票啊!!打赏啊!可不可以走一波!!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