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跟了顺风车(2 / 2)

“徐老师,你怎么来了,是费用批了吗?”秋火明兴匆匆地小跑了几步,凑近后问道。

“你小子猜的挺准啊,这个点你们也差不多可以走了吧?”徐老师看了一眼手表说道。

“还有十分钟。”秋火明答道。

“先去拿电脑,你们一起来吧,直接跟我回学校,今天我带了车。”

“好嘞,有顺风车坐!”秋火明喜气洋洋道。

“徐老师,你这钱……”走到半路上,秋火明瞥了一眼他的手提袋。

徐老师瞪了他一眼,没出声。

等到了科技公司的展台上,鲁迪不在,反而是外贸公司的陈丽正站在路口。

“陈丽姐。”秋火明朝她打了声招呼。

“小秋啊,又见到你了。”陈丽笑道,随即将目光移向徐老师,“徐主任,购买单据我都写好了,合同也写好了,鲁迪先生在洽谈室等你。”

“麻烦你了,走吧,今天就把这事给办了……”徐老师笑道。

秋火明瞥了他一眼,看来徐老师是找了外贸公司来操作这单买卖,也是,涉外还是让专业人士来操作更好。

从80年4月份开始,中行就开始发行‘外汇使用券’,简称‘外汇券’。

(外汇券)

这年头,外汇券吃香的很,它可以在各地的友谊商店、虹桥机场免税商店这一些地方使用。

像是之前顾晓然使用的双肩包还有保温杯,都只能在这些地方才能买得到。

就连一些需要票证购买的大件,彩电、冰箱那里也都有。

‘广交会’大门口也有黄牛蹲守,现在的100块‘外汇券’可以换130块人民币。

那是相当划算的,要知道当下对外汇看管很严,一些准备出国的人员没有门路的情况下,就只能走黑市兑换,那汇率简直离谱。

简单来说,外汇券就代表着可以从官方进行兑换,以正常的汇率兑换美元。

秋火明之前在小县城里,这些东西看都没看到过。

人跟人之间的参差可见一般。

徐老师往前走了几步,突然扭头对着秋火明一行人说道:“你们也一起来吧。”

赵嘉敏凑近秋火明问道:“上回拍的照片,鲁迪给你了吗?”

秋火明笑道:“给了,我现在拿给你……”

“不用,回学校再给我吧。”

“就一张,你珍惜一点,别弄坏了。”

“我用东西很爱护的……”

洽谈室里,鲁迪正在看手上的合同,见他们进来了,立即起身笑着迎了过去。

“徐教授,又见到你了,早上我还在问秋先生,没想到,你下午就来了……”鲁迪很善谈,他招呼徐老师跟陈丽坐了下来,又扭头看向赵嘉敏。

“亲爱的赵小姐,就麻烦你们到旁边那桌先休息了……”

“好啊,鲁迪先生,难得你还记得我的名字……”赵嘉敏笑道。

“我对可爱的女孩子,那是过目不忘……”鲁迪摸着花白的胡须,幽默了一下,他的这把年纪,说这些话,不仅不唐突,还让人觉得亲切。

他的圆台旁坐了三个人,加上他放在地上的背包跟电脑包,确实挤不下了。

他们三个在签订合同,秋火明跟赵嘉敏、张松坐在相邻的圆台边。

没一会儿,合同签定好了,鲁迪把电脑包打开,小心地将电脑拿了出来,“徐教授,请你验货……”

“这个包也是配套的,一并给你,这是说明书跟保修单,我给你留一个电话,以后有问题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鲁迪主打一个服务到位。

徐老师打开电脑,使用了片刻,检查无误后,将电脑关机道:“那就多谢了……”

收好电脑后,徐老师将手提包放在台子上,从里面取出一个文件袋,递给鲁迪道:“这里是7600元……”

鲁迪接过文件袋,将里面的美元清点了一遍,这才抬头笑道:“金额正确……”

他收好文件袋,放进背包里,伸手跟徐老师、陈丽握了一下,“合作愉快。”

三人寒暄了片刻后,鲁迪跟陈丽先离开了。

徐老师小心地提着电脑包,站了起来开口说道:“我们也出发吧。”

秋火明上前一步,“我来拿吧。”

“去去去,你把门打开。”徐老师避开他的手,嘱咐道。

秋火明快步走到门口,把洽谈室的门打开,几个人鱼贯而出。

出口外,学校的专车就停在不原处,秋火明问道:“徐老师,我记得学校有两辆红旗来着……”

徐老师笑道:“你还想坐红旗,有吉普车坐就不错了……”

司机见人来了,打开驾驶室的门,跳了下来,绕过车头,将副驾驶门打开,徐老师弯腰坐了进去,这才将手里的电脑包放平。

后面可以坐三个人,秋火明挤在当中,左手是张松,右边是赵嘉敏。

车子启动,司机熟练地挂挡,原地调了个头,朝着出口驶去。

张松带着一丝兴奋,伸手在车厢内摸了摸,他是电机系的,对马达很是敏感,不过他这个专业大多数都会分到电力系统。

“这电机的声音听着比其它车要轻……”

这时候国内的电机制造业,柴油发动机一枝独秀,微机只能依赖进口,听惯了柴油的轰鸣声,乍一听眼前这发动机的声音,确实眼前一亮。

司机从反光镜里看到他的动作,禁不住笑道:“这车可不简单,发动机是四缸的,四轮驱动……每小时能跑130公里。”

赵嘉敏开口问道:“这车不便宜吧?”

秋火明伸手将车窗合拢,这才移开胳膊回答道:“大概要4万左右,单位没批条还买不到……”

“这么贵!”张松乍舌道。

“发动机是进口的。”秋火明说道。

司机从倒后镜瞥了他一眼,“这位同学你很懂嘛。”

徐老师抱着电脑包说道:“小张是电机系的吧,你们要努力啊……”

张松挠了挠后脑勺,“这可难办了。”

赵嘉敏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前天接待了一个美丽国来的客户,他说想来我国开汽车工厂,独资好像没谈好,合资倒是可行……”

徐老师点点头道:“合资是最佳的选择……”

秋火明朝后靠了靠,后座很硬,避震大概没做。

这辆212作为国内第一台吉普车,秋火明多少有些了解,其它可以自主研发,就是这发动机……

燃油机这一块直到后世,发展也是很慢,离发达国家始终有距离,直到后面能源车弯道超车,才将这种差距拉小。

感谢大家的订阅、投票:)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