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罗家的新界(2 / 2)

对于罗念中对新界的投资建设,港府和麦理浩是愿意看到的。

港府为什么没有开发新界?还不是97问题,现在有个远东集团顶在前面那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低价卖给远东集团的大片土地,放着也是放着不是?又没有其它开发商愿意过来买地开发。

地价是便宜,可是搁不住面积大呀。

屯门,元朗加上北区的这一块。除了根本没法建设或施工成本太高的地方,罗念中画出来的地方面积都快比一个香港岛还大了。

本来罗念中没想要这么大的地方,可是搁不住港府给的价格便宜呀,有便宜不占不是罗念中的性格,用不完先囤起来再说吗。

地价有多便宜,港府给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200港币,而且没有用地限制。

这是什么一个概念?哪怕是前几个月地价下跌的时候,港府卖地价格的工业用地,商厦、写字楼、娱乐场所等非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价格分别是每平方米2万,11万和1.1万。

就拿最便宜的住宅用地算都便宜了近十倍,商业用地就更别说了,便宜近百倍。

除去六大家族的土地,港府这波卖地的面积达到了六十平方公里,价格超过720亿港币。一旦交易宣布,这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宗的企业地皮交易。

罗念中心里明白港府让他捡这个便宜甚至上杆子给的原因,无非就是用远东的影响力来打消其他人的犹豫不决。

港府很高兴,别看这720亿港币卖掉这么大一块地皮很吃亏。

但按照远东置业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一旦完成,屯门,元朗剩余的土地地价就会飙升几十倍,不仅填补了远东集团这边的差距还能大赚一笔。

最关键的是丁权问题没有了,以后新界的地皮都将归港府说的算了。

不过最后大赚的港府究竟还是不是港英的港府那就不管罗念中的事了,反正罗念中“再建一个香港岛”的计划是把麦理浩忽悠瘸了。

长远来看,港府也确实是最大的受益者。

屯门新城,看着再建的几个住宅区域和已经建成的两个小型屋邨,罗念中对着一同前来的港督麦理浩说道。

“港督大人,如果附近没有配套的工厂和企业,很难按照你的设想让港岛的居民往这边转移”。

“是呀,本来的想法是港岛工业用地不足,随着城市的外扩把工厂往屯门这边迁移。

可是没想到遇到了兔子的开放,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让港岛的工厂都去鹏城设厂去了”。

这事真要说起来罗,念中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原本历史上港岛的大多数小企业主们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去鹏城建厂,这就是他们全部的身家,他们可不敢身先士卒的去冒险。

可是现在不同了,从鹏城开放开始,罗念中就大举投资建厂,自然也就形成了跟风。

首富先生都去了,咱们害怕什么?人家不比咱们看得清看得多?天塌下来也是先压死个高的不是。

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港府对屯门的计划被打破。

没有了工厂,没人愿意过来居住,原本港府的基建也算是浪费了,就连先期建立的几个公共屋邨都没有人愿意申请。

房租在便宜有什么用,交通不便利,附近没有工厂连工作的地方都没有,没有钱赚拿什么交房租。

“我接下港府的这几个屋邨怎么样?这样港府就有钱去其它的地方重新建立公共屋邨也不至于让纳税人的钱荒废了不是?”

“罗生是想进军住宅地产了吗?”麦理浩没有答应而是反问一句。

“不,我只是觉得这个地方作为港岛科技大学的根基非常好”。

港岛科技大学就是罗念中要办的学校,已经获得了麦理浩和港府的批复。

以屯门新城现在的条件来看,作为基础建立港岛科技大学真的很合适,这也是罗念中刚才看了一圈后才发现的。

几个建好的公共屋邨就是现成的宿舍楼,港岛土地紧张,大学的占地面积不可能像那些大国一样。

因为是公共屋邨,每一个房型都不大,在300平方呎左右,改造一下作为一个双人寝室正好。

那些现在正在开建的建筑因为还不算太高,直接就可以改造成教学楼等其它建筑。

再来个操场,配备一些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一个大学的雏形就出来了。

而且新城靠海,还有河流穿过,风光环境再好不过了。

别和我扯什么你们学校有湖有山的,我们学校有海,你们有吗?

麦理浩看着罗念中听着他对屯门新城的改造规划有些感慨“罗先生一点都不像东方人”。

“此话怎讲?”

“在我们西方人看来,投资教育可以让一个家族更好的延续,尤其是大家族。

可是东方人不会这么做,他们更愿意花钱把子女送到更好的学校。

就连岛国的那些财团也是这样,最多就是捐赠或参与,而不是主导”。

“哈哈”罗念中大笑了几声。

“那说明港督大人还是没有彻底的了解我们,我一直都觉得黄种人是最重视教育的,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就好像新界的这几大家族,不管再苦再累,再难再穷也要建立自己的书院,如果是西方社会,像这样的情况是不敢相信的。

我从未听说过一个穷困潦倒的村庄会为了孩子自己出钱建立自己的小学,他们只会游行抗议让官府来办这件事。

我们讲究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

可能我们创办的教育不是最好的,但是必须要有”。

麦理浩听了罗念中的话,认真的思考了一番后点头承认道“你说的对,罗先生今天又让我对东方加深了一份印象和理解”。

沉默了一会,麦理浩叹息道“说实话,在港岛的这么多年,它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按照我的想法成长了起来。

本来要返回本土还有些不舍,可是没想到又得以留任。

等我任期届满的时候,真希望我能有时间常回来看看”。

麦理浩的话有些虎头蛇尾,但是罗念中明白他的意思。

只有姓英麦理浩才有理由有机会常回来,要是港岛都改姓回归原生家庭了他还回来干什么。

不过正治上的事情罗念中不想参与,或者说不想和麦理浩牵扯。

如果对方再年轻个十几岁,罗念中就这个话题的深入会很有兴趣。

但是现在吗,只能说他已经达不到自己需要他达到的那个高度了。

也正好这个时候,六大家族的代表也都一一到来,罗念中借此岔开了话题,双方开始了这场影响港岛后世的谈判。

后世专家们都把这次的谈判称为港岛成为世界两大互联网中心的开始,取名为屯门协议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