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合作谈成(2 / 2)

见李书记问,李想双手交叉放在桌子上。

“那我就开门见山,有什么说什么了。

刚才我也看了北冰洋厂生产的其他产品,我们公司可以整体收购,不过这不包括里面的设备和一些人员”。

李书记眉头一皱问道“不知道李总这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说一下”。

“所有的员工我们都可以接管但不包括管理层和科研室人员,北冰洋的品牌和厂房用地这些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还需要扩大”。

听到李想只是不想接受科研室和管理层这几十号人员让李书记松了一口气,至于设备,有的是厂家求着要根本不愁处理不掉。

李书记放心了邓毅却急眼了“李总是说所有管理层都不能留任吗?”

李想看了一眼邓毅,知道他想说什么。

“我知道邓厂长是一位好厂长,北冰洋也是邓厂长奉为一生的事业,算是你的一份信仰和寄托吧。

事实上我的意思并不是裁撤所有管理层和科研人员,而是进行考核,能者上庸者下。

如果合作谈成,我非常希望邓厂长能作为贵方代表继续在厂里领导大家”。

听到李想说只是想清理掉平时没有什么作用领工资的人邓毅等人松了一口气,内心的焦急算是放了下来。

大概的方案有了以后,李书记关心起了收购价格问题和收购后屈臣氏怎么运作北冰洋。

“李总是否有报价和之后的发展计划?”

“当然”。说着李想伸手,秘书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推文件放在了他的手上。

李想接过文件后一一分发给众人后讲解道“我们设计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屈臣氏注资一千八百万港币占股60%,另一种则是贵方出一部分资金,我方占股51%”。

北冰洋并不在受保护行业内,所以没有外资占股比例不能超过50%一说。

要不是李想需要名族品牌这个名头他都想全资收购喽。

李想的方案算是很有诚意的,这相当于现在的北冰洋品牌和工厂估值三千万港币了。

李书记都没有奢望过这个数字,也再一次感概罗财神的企业财大气粗。

按照李书记的想法北冰洋作价能有现在的一半就不错了,就是亏点都没关系。

毕竟屈臣氏是要把北冰洋远销海外的,效果好的话这可妥妥的诞生了一个世界品牌呀。

李想不知道对方怎么想的,在他看来溢价收购很正常。

北冰洋并不是一个要倒闭的品牌,有自己的核心配方,而且还是一个能每月产生固定利润的企业。

最重要的是北冰洋厂的这块地皮足够的大,以后北冰洋厂搬迁的时候这块地皮够建两座大厦了。

“我们收购北冰洋后会派遣专业的管理团队进驻,除了派遣的科研人员,还会在本地进行招聘,这方面希望李书记能帮助我们,给我们要几个专业人才”。

这方面还真需要李书记出面,别看返城的人员众多,可是现在都讲究分配。

如果官府不出面,这些大学生很少有愿意来私企工作的更何况还是专业对口的。

而且就算有想来的没有官府点头一般人也不敢。

“这方面请李总放心,有任何困难李总都可以找我解决”。

李想得到了保障满意的点了点头。

“至于发展方面,在新的生产线安装好以前,我想把现在的产能全部运往海外市场试水,恐怕近一段时间首都的百姓要喝不到北冰洋汽水了”。

李书记脸上挂满了微笑“能让我们本地的品牌走出去我想首都人民是可以理解的吗”。

之后双方又谈论了一些其他问题,如厂房扩建,不过李想决定等科研室建立起来再说,因为需要根据科研人员的需求来建设一栋实验楼。

除了研究各地原料是否会造成产品的不同外,李想还需要他们研究其他口味的饮品,看看除了桔子皮还有其他什么可以利用的。

再就是人事方面的安排,双方达成协议,管理上以屈臣氏为主,财务方面双方各派遣人员共同掌控。

最后就是工资,港岛过来的人不可能按照兔子的工资标准,兔子也不可能按照港岛的标准来,要是真那样其他企业员工还不闹翻天喽。

经过双方协商后,现在的工资基础上调50%,所有员工都按照这个标准,不过港岛过来的员工有分红权,用来弥补工资。

大概的框架协商好后也到了下午一点,李书记看到时间后不好意思的说道“没想到都这个点了,午饭都忘记吃了,李总不要怪罪呀”。

“我倒是习惯了,有时候忙起来经常这样”。李想真的不在意这些。

邓毅这时候开口说道“怪我了,我让人在小食堂准备饭菜了,让我给忘了。

李书记,李总,各位领导,今天就在我这里吃一口吧”。

李书记没说话,看向了李想。

李想倒是怀念了起来“我在鹏城可没少吃工厂食堂,今天也尝尝北方有什么不同”。

“那李总可得着了,我们食堂的大厨可是世家出身,厨艺还是很不错的”。

“是吗,那我可待好好尝尝”。李想有些迫不及待。

“那李书记,李总这边请”。

邓毅等人出了办公楼的大门,楼上的窗边就站着一个人看着这一切,正是先前抵制的王副厂长。

看着高兴的在前面带路邓毅,王副厂长满脸鄙夷。

虽然知道是李书记带队后,对于失去这个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有点可惜,可是他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上午已经通过他那个有点关系的妹夫走好了关系,很快就要到毛巾厂去当厂长了。

以后他就是一把手了,再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了,对此他很期待。

在他看来管理企业很简单,只要东西得到认可,物美价廉老百姓就会买,北冰洋就是一个例子。

他就没有想过,老百姓每天能消耗多少瓶汽水,毛巾厂能一样吗?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