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国债发行(2 / 2)

赵策苏彩儿 菜比比 1806 字 3个月前

在场的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看向了这位官员。

他手里拿着一本小册子,朗声的念道:“今日是朝廷发行国债的首发日。”

“前不久皇榜已经张贴出去,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

“国债,便是朝廷向诸位老百姓们借钱。”

“但这借钱,也不是随便借的。”

“提前定好利息,还会与诸位约定好赎回国债的期限。”

“因为这是首次发行国债,因此国债期限不长,只有一年。”

“一年后,本金加利息,一同返还给购买国债的诸位。”

听到这官员的话,有人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这还挺靠谱的,有欠条,还能有利息。”

“相当于把钱放在朝廷这里保管,届时利息和本金一起返还。”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朝廷会不会不认账。”

“应当不会吧?当今陛下贤明,必定不会做出赖账这等寒百姓心的事情来。”

“也是,张贴的皇榜,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此事,届时陛下想不认账都不行。”

“而且时间只有一年,很快就能过去的。”

“一万两银子,放在朝廷处一年,拿回来能得不少利息呢。”

这些议论的话,有人故意说的很大声。

在场不少人都听到了,心里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当然讲话的人,大部分就是朱厚照找来的“托”了。

又有人疑惑道:“这个国债的欠条,与大明宝钞一样,都是纸质的。”

“这是否能与宝钞一样直接使用?”

提到大明宝钞,大家心里也都有疑惑。

前不久朝廷发行新的大明宝钞,收回百姓手中的旧钞。

而且铜钱,朝廷也都想要用宝钞赎回。

这个当然支持的人少。

毕竟大明宝钞先前水分实在太多了,不少人都捂紧自己的钱包,不肯用铜钱兑换纸币。

朝廷对此,也没有太大的办法。

总不能直接强行把铜钱都兑换回来,这样毫无疑问,会让朝廷的信用全失。

只有等百姓们发现,新版大明宝钞的购买力确实提升了,才有可能把铜钱收回一大部分。

这个疑问,在场很多人都是有的。

这时宣读的官员也不再沉默,他又继续的解释说:

“诸位,国债不同于前不久发行的大明宝钞,两者并不是一个东西。”

“国债是不可能直接用于交易的,而且只能由朝廷来赎回。”

“国债认购之后,朝廷会给认购的人发放纸质凭证,也就是经由户部盖章的欠条。”

“只要拿着欠条,届时就能全额拿回你们的银子和利息!”

“大家绝对不会亏的。”

到期了朝廷一次性支付本金和利息,对古代没有太多投资渠道的普通百姓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

就算是大户人家,家中有些余钱的,也都基本是锁在家中。

肯定不会拿出去随意投资。

如今朝廷付给百姓们利息,这也算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赚钱手段。

这官员丝毫没有不耐烦,一直在详细的对众人解释。

解释完后,他还加了一句:“此次发行的国债数量是有限的,需要的请从速。”

户部尚书佀钟此时在后面看着这一场景,脸上无奈,心情复杂。

户部掌管天下财经,而户部尚书则是最高领导人!

陛下以朝廷的名义发行国债,盖的是他户部的大印!

找百姓们借这么一大笔银子,后世的史官们肯定会把这笔欠款都算到他佀钟的头上去!

佀钟唉声叹气,语气戚戚然:

“早知有今日,老夫还不如去年便致仕算了。”

“这样起码还能保住一身清白。”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