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风波起(1 / 2)

进入十一月,天气愈加寒冷起来,南边还好些,北边的京城却早已开始了猫冬,棉袄棉裤已经翻了出来套在身上,地窖里的大白菜和土豆子也囤了一堆,煤炭炉子已经烧起来了,家家户户也开始为了过年、为了走亲串戚忙碌起来。

年年都是这些个事情,不过今年,除了这些每年大差不差的事情外,还多了一件规模极大的、极特别却又遍布全城的过冬景象。

只见不少妇人手弯挎着篮子,手里拿着两根签子,在街上走路买菜,或在胡同倚门闲聊,也没忘了偶尔低头看两针穿两针,甚至有那技艺娴熟的,一眼不瞥,手下也一针不乱。

再看这些个妇人身上,也并不同往年那般一应都是灰扑扑黯旧旧靛蓝色、深灰色,开始有了许多鲜艳的明亮的其它颜色。

比如,“你这红围巾真好看,你这手真巧,哎哟喂,你还在底下绣了个福字,哈哈,这不是红福记今冬发给工人们的围巾一样了么。”

妇人抿唇笑道:“就是照着她们的那个样子织的,我觉得好看得紧,戴起来又暖和,还显得肤色都白了些。”

说话的人仔细端详了妇人两眼,点头道:“还真是,我还以为你今儿是傅了粉呢。”

另一妇人道:“我原本打算给我大姑娘织一件红毛衣做嫁妆的,但是、这红毛衣和红围巾搭在一起,会不会不大好看?”

“哈哈哈哈,”一块儿闲聊的几个妇人都笑了起来,“可见如今你这日子是过好了,竟然都挑剔起颜色来了,哈哈哈哈,那红嫁衣从头到脚都是红的,怎么也没见有人嫌难看的?”

妇人笑骂道:“呸,不管是什么色儿,都是一样的价儿,你们哪个买不起的?手上拿的都是什么?调笑谁呢?”

这话说得几个妇人都眉开眼笑起来。

一妇人扽了扽自个儿身上石榴红的毛线马甲,笑道:“我从来没有想过,除了出嫁那日外,我这辈子,还有穿上别的色儿的一日。”

一妇人哈哈笑道:“你该说,从没想过,自个儿还有买得起金缕记的东西的一日。”

“哈哈哈哈。”几个妇人又是一阵笑。

“这话是真是,我听说我家那口子买的是金缕记的东西的时候,险些没吓厥过去,那金缕记的东西,那是咱们寻常人家买得起的?”

“哈哈哈哈,我就不一样了,我是自个儿进去买的,就是头一回进去的时候,腿肚子有点儿打颤。”

“哈哈哈哈。”几个妇人善意的笑了起来。

“真好啊,”一个妇人理着手里的毛线,笑道:“还好这毛线是在玉大人手上,不然换成别人,指不定要把这卖出多高的价儿呢,咱们哪里还买得起,也就玉大人想着咱们。”

“是啊,那红福记、芙蓉记还有金缕记,只要是和玉大人有关的,待手底下的绣娘伙计一个比一个好,不瞒你们说,我织这么一条围巾,就是盼着有一日我也能进红福记做工去。”

“哈哈,谁不想呢,我家那口子还想去城外场馆收门票去呢。”

“玉大人是真好,和别的那些当官的都不一样,你瞧瞧,这做的一件件都是实事儿,不像、有些,规矩比谁都大,就是不知道他忙了个什么。”

“听说玉大人去江浙了?”

“那可不是,我听我家那口子说,江浙有个什么地方从五月到十月都没有下雨,朝廷赈灾派了多少人去,就、都赈不住,”妇人含糊而过,“可玉大人一去,你们说,好巧不巧的,它就下雨了!”

“那个,”一妇人小声道:“都说玉大人不是一般人,可能是神仙托生的,生来就带着一块玉呢,可能真就有神通。”

“可不是,听说好些商人都拿玉大人当财神爷拜的。”

“我看不仅是财神爷。”一妇人指了指天道:“那可是雨。”

另一妇人小声接话道:“皇上求雨都没求下来呢。”

“难道当真是神仙托生的?”一妇人惊呼。

“不然为何独独他一人生而带玉呢?”

“不管怎么说,江浙的这回算是有福了。”

“唉,我盼着玉大人早些回来,要过年了,玉大人在京里镇着,咱们也能安心些。”

一个刚进京入职租住在隔壁的御史听了妇人们的闲谈,眉头越皱越紧。

京城是什么地方,皇上在的地方,倒要一个区区大人来镇着了?

酉初,即下午五点左右,是许多人家用晚饭的时候,通常来说除了酒楼饭馆外,别处的生意都不会太好,比如红福记和芙蓉记,这会儿就是最清闲的时候。

金缕记虽说要好些,可也要比其他时候清闲些。

几个守店的伙计笑着说起了闲话,正说着,便见一清矍的中年文士负手走了进来。

中年文士的衣着并不奢华,不过是普通的细棉布棉袄,瞧着还有些旧了,但一身的气质却明显不同于普通的小官小吏,亦或是普通的工人伙计、书生。

他的面容是有些严肃而威严的,看人的目光也带着某种说不出的审视,有一股打骨子里生出的傲气?不,傲骨。

总之应当是极其骄傲自信的一人。

金缕记的伙计们在金缕记接待客人,见识不少,都有一双好眼,一眼就瞧出这一位不像是来买毛线的,也不像是来给家里人买毛线的。

“这位爷,”一伙计笑着迎了上来,“客官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咱们这一处是专卖毛线,卖手表和皮具的在隔壁呢。”

倒是穿着普通,买一块金缕记手表在官场上撑场面的人不少。

这一位瞧着就有些官相。

中年文士嗯了一声,却并没有往旁边去,“我就是过来随便看看。”

伙计笑容不变,却微不可见的诧异了一瞬,自个儿看走眼了?

“客官想要什么颜色的毛线,粗的还是细的,做什么用的?若是客官没有合意的,小的也能帮着推荐推荐。”

中年文士随手拨了拨伙计摆在台面上的几样毛线,“你们这毛线织成的衣裳真能暖和?”

被人质疑,伙计也没有不高兴,只笑着回道:“要不小的取几样成品给爷看看?有帽子有褂子,还有马甲、裤子、袜子、鞋子,客官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样式的,您说了,小的好帮您取对应的东西过来,您瞧了就知道了。”

中年文士抬头看了他一眼,声线平直的道:“那就都看看吧。”

“欸,好,客官您稍等。”

伙计并没有被刁难的不耐,笑着脆声应下,又招呼了两个店里的伙计帮忙取东西。

中年文士挑剔的把伙计们取出来的东西一样样看过,看一样便叫伙计取一样对应的毛线过来,店里的四个伙计因他一人忙得团团转。

然而取来的毛线,中年文士用手捻了捻,大约是在确定两者的材质手感是不是一样的,但他捻完后并不说话,脸上也没有丝毫的笑模样,只放到一边,继续看下一样,然后又叫人取毛线来。

几个伙计火大称不上,就是很有些怪异感,这人不像是来买毛线的客官,倒像是下来抽查质量的工头掌柜。

中年文士这一看便看了小半个时辰,伙计们保持着微笑恭敬的态度也一路接待了下来。

终于所有成品和对应的毛线看完了,中年文士又一个都不要。

一伙计背对着中年文士冲同事挤了挤眼睛,怎么?这是遇到上门找茬的了?

另一伙计眼神往隔壁飘了飘,怎么可能,他们这是谁家的生意,这是玉大人的生意,是皇上的生意,哪个不长眼的敢上门来找茬。

行吧,那就继续微笑服务吧。

不买也没什么,人不可貌相,或许人是真有难处呢。

然而对方什么也不买,也没有离开的打算,却是又问起话来。

只是他问话,也带着那么点居高临下的考查评判的调调,叫人不怎么舒服。

“你们的规矩还不错,我这般麻烦的客人,也不见你们没耐烦破口而骂。”

一伙计笑道:“客官说哪里的话,玉大人说了客官上门就是客官,小的们拿工钱就是干这个活儿的,哪里能挑客人的不是,客官尽管放心,无论是哪一处的金缕记,都一定会热情恭敬的为您服务,这是咱们《职工手册》上写明的呢,若是没有做到,您可以记下小的们的工号,喏,就是这个。”

伙计指了指自个儿胸前的小木牌,上面有一个数目字,“找到咱们的掌柜投诉,那咱们就得扣工钱了。”

伙计的本意,是叫这中年文士不要因自个儿看了一圈什么也没买而有心理压力,但中年文士可一点没有应该有压力的感觉,反而又问道:“《职工手册》?什么《职工手册》?”

伙计笑着回道:“就是咱们金缕记的伙计要遵守的一些个规矩。”

中年文士又极其自然的吩咐道:“取来我瞧瞧。”

伙计愕然的眨了眨眼,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也太奇怪了吧。

见伙计站着不动,中年文士眉头一落,肃声道:“怎么?上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伙计深吸一口气,撑出笑来,“没有,好的,客官您稍等。”

伙计去取了《职工手册》来,中年文士接过便从第一页看了起来,看得旁若无人,仔细严肃。

几个伙计对视一眼,真是、这什么情况啊,要不寻掌柜来问问?

一伙计脚步轻悄的退到了后面去。

中年文士看书的速度极快,起初眉头微皱,还只是严肃认真,到后头眉头却是越拧越紧,拧得眉心出现几道深深的皱纹,面上也带出了压不住的怒意来。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