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卫尉署派出所(2 / 2)

这些人见王定先这个编外人员一举成为六级警员,级别超过他们。纷纷嚷着要请客,一定要请大伙儿吃一顿。

王定先志得意满,对此一口答应。决定用昨日得来的、原本打算存着娶媳妇的碎银子,请大伙儿去喝酒。

不过这些都是下班后才能做的,杨百户道:

“上班期间不准喝酒,这是锦衣卫的纪律。”

“你们都不要闹,多立点功劳正经。”

“现在皇爷亲自整训锦衣卫,大伙儿都有机会。”

“只要能立功劳,还怕没有前程?”

说得众人嗷嗷直叫,一个个都想立功。

王定先的例子,着实激励了很多人。

见到士气可用,杨百户道:

“按照皇爷的命令,京城三十六坊,都要有派出所。作为卫尉署派出机构,就近处理纠纷。”

“现在卫生队已经派去各坊了,巡警队、消防队也要派过去。”

“以后这个派出所,就是咱们的营地。”

说着派出所的事情,杨百户道:

“卫生队的工作,是从大扫除展开。”

“消防队在过年救火时做的也不错,已经被官民认可。”

“咱们巡警队在抓捕盗贼和疏导交通上做得还不错,但是不够深入。”

“现在皇爷下令,在各坊建立派出所,并且统计各坊的街道、胡同、住户,正式定名编号!”

取出一张图纸,杨百户指着上面的地图,向他们道:

“托王兄弟的福,咱们分派下来的任务,是去小时雍坊建派出所。”

“这里临近西苑,也是太仆寺所在,一定要多注意。”

“许多大臣的宅邸都在这儿,例如弘治朝的李东阳阁老,就曾住在这里。”

“你们的眼睛要放亮点,不要冒犯到他们。”

“若非王兄弟立功,咱们还派不到这个地方呢!”

从在城门当眼线,被调到皇城边的小时雍坊,杨百户自然十分欣喜,也是他对王定先另眼相看的原因——

这可是一员福将,他升官的助力。

在皇城边上干活,有什么功绩锦衣卫高层能看到,甚至直达天听。

这对杨百户来说,无疑是踏上了升迁的快车道。

但是如果干不好出了问题,下场也会很惨。

所以他一再警告下属,一定要小心注意。

作为皇城边上的坊,小时雍坊的街道胡同名称,已经非常正规。

杨百户拿着地图,挨个把坊里的胡同、巷子画出来,并且写上名称。

这个工作,是绘制京城交通图的一部分,据说以后要印制,供来京的人购买。

京城的坊是按牌铺管理,每个坊划分为几个牌,每个牌又划分为几个铺,每个铺有几条胡同街道,一层一层管理。

小时雍坊不大,没有划分出牌,直接按铺管理。

一铺有龙骧卫胡同、双塔寺胡同、武功胡同、石虎胡同,二铺有李阁老胡同、演象所夹道街、灰厂街、石厂街,三铺有射所南门街、夹道街、四眼井胡同、涌泉巷,五铺有馓枝胡同、乾石桥街、单牌楼。

杨百户把这些在交通图上记下,向众人道:

“你们看这些胡同、街道的名称,有什么需要改的吗?”

“皇爷让正式定名,尽量用常用字,而且要和其它地方区分。”

众人纷纷攘攘,普遍认为“单牌楼”这个名字,不容易和其它地方区分。遇到不明白的,还以为它是个牌楼,而非是条街。

但是直接加个街吧,南边的大时雍坊有单牌楼街。而且牌楼这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单单称为牌楼街,难以区分出来。

所以商讨之后,众人决定加个西字,意为皇城西边的单牌楼,简称西单。又因为南边有单牌楼街,定为西单北大街。

杨百户还打算和大时雍坊的警长商议,把那边的单牌楼街,改为西单南大街。

继续商讨,众人对这些胡同的名字,大多没有意见。只是对馓枝胡同,觉得有点不雅。

这个胡同原本称馓子王胡同,是一个姓王的人制作的馓子远近闻名,所以得了这个名字。馓子又被称为馓枝,演变到现在,被称为馓枝胡同。

这样一个名字,当然让有些人不满意。但是杨百户考虑之后,说道:

“皇爷说过,只要不是太生僻或者不雅观的,尽量就不要改,即使改也要尽量改为同音字,避免产生混乱。”

“馓枝胡同吧,称不上必须改,那就不要改了。”

“这些名字都写出来公示,只要街道上住的人没意见,那就正式定名。”

安排人去埋木牌,在纸上写出名字贴上去。

如果街道上的住户都没意见,那就正式定名,用毛笔给写上去。

然后街道上的宅院,就会正式编号,例如馓枝胡同一号、馓枝胡同二号等等。

里面的住户也要登记,给本地人口发户口簿。外地人口则根据需要,发放暂住证或居住证。要把所有人口,全都统计起来。

这件事情,明显是户部的职权。

袁可立在发现之后,立刻提起了警惕。

卫尉署这样做,明显是侵犯政务署户政科的权力,他们把户籍办好了,户政科以后怎么办?

所以他当即上了一份奏疏,说卫尉署侵权。

这份奏疏,毫无疑问地被朱由检打了回去。理由是京城治安,需要清查户口。

政务署户政科一直不作为,那就让卫尉署做。政务署如果需要户口资料,可以向卫尉署索要。

同时,朱由检还把统计上来的草图,给了袁可立一份。说明这件事情,办得很有必要。

袁可立看着被改名的臭皮胡同、哱啰仓胡同、猪市口等地名,同样感觉街道定名这件事,的确很有必要。

皇帝这一次确实是找准了切入口,让卫尉署有了插手的理由。

如果他继续纠缠着这件事不放,皇帝会认为他不做事、而且阻挠做事,对他的看法会发生转变,不像现在这样信任。

再加上户政科的事情,他这个兵部尚书,实在不好多嘴。所以在争论了一番后,便默认了这件事情。

户部尚书毕自严,如今还忙着户部和太府寺的分割,实在没时间插手这件事。再加上京城三署的组建,被皇帝交给袁可立负责。他若插手还有越权嫌疑,所以同样默认了这件事。

朱由检利用职权的不明,让卫尉署获得了户口上的权力。以后户口登记、户籍变更,都要通过卫尉署。(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