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张溥的愿望(1 / 2)

看着跪在地上的薛凤翔,朱由检有心换个人执掌商务司。但是他又知道,薛凤翔工部尚书的职位不能换。

这是自己留用的惟一一个尚书,就是给天下人做个样子看,也得把他留着——

不能让人认为皇兄用的臣子都不行,也不能让人以为自己这个皇帝没耐性,皇兄留下的尚书一个都不想用。

再加上薛凤翔颇为顺从,朱由检勉强压下怒火,让随侍在旁的王承恩把薛凤翔扶起,说道:

“薛卿是工部尚书,以前工部没管过商务上的事情,不明白这些也情有可原。”

“你在印刷研究上做得不错,修建皇陵也尽心尽力。之前降为侍郎署理尚书,现在可以升回去了。”

“工部左侍郎的人选,你有什么推荐?”

一番话给薛凤翔带了高帽,又提升了官职。同时还让他推荐个侍郎,负责商务事宜。

薛凤翔在官场上打混这么多年,如何能听不出皇帝的意思。皇帝是嫌他在商务司做得太差,想要任命个左侍郎专管。所以他因祸得福,回升为工部尚书。

薛凤翔思索了一会儿,说道:

“若是陛下愿意用,徐大化、霍维华两人,皆可胜任此职。”

“只是这两人名列逆案,或许不太方便。”

当然不太方便,徐大化、霍维华两人,可是逆案第四等、阉党核心人员。

这样的人即使有才能,也不方便启用,否则刚刚安抚下去的东林党遇害后裔,马上就会闹起来。

薛凤翔提到这两个人的名字,恐怕有试探皇帝心意的意思,并非真心举荐。

朱由检猜测他大概是想找人吸引火力,免得一直被东林党弹劾,毫不犹豫地道:

“徐大化、霍维华两人,已经流放东宁卫。”

“若有才华,就让他们在岛上发挥,朕不会亏待为国立功的人。”

“薛卿还是推荐能任职的,你的功劳多了,将来也有机会得世职。”

这番话语,有许诺将来封爵的用意。毕竟世职转世爵的风声,已经有很多大臣知道了。

同时也代表着,皇帝在处置魏忠贤等人后,对残余的阉党官员并无偏见。徐大化、霍维华那样的罪臣,同样有可能立功封爵。

这让薛凤翔心中很是高兴,知道皇帝真的对自己没偏见。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立功。

所以他认真思索了一下,推荐道:

“漕运总督郭尚友、天津巡抚黄运泰,这二人皆擅长理财,和运河商人打过交道。”

“臣以为此二人可胜任工部左侍郎,而且资格足够。”

这两人也都牵扯到逆案,但因为以前有功勋,被朱由检留用。

如今再听到他们名字,朱由检看了薛凤翔一眼,觉得他是真想找个阉党,在朝堂上吸引火力。

思索之后,朱由检道:

“漕运事关重大,天津巡抚又有为辽东督饷的重任,轻易不能更换。”

“这两人的任期明年才到,还是让他们留任吧!”

让薛凤翔换个人选继续推荐。

能推荐的就这么多,薛凤翔较劲脑汁,又提出了两个人。

这两个就和阉党没有牵扯了,还有一个被列入东林党:

“两广总督商周祚,今年任期到期,陛下也多有称赞。”

“原任福建巡抚、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南居益,也能胜任此职。”

商周祚是六大总督中,唯一和阉党没有牵扯的总督。而且奉命收集火器办得也很好,让朱由检颇为满意。

南居益则被列入东林党,被阉党以依傍门户削籍为民。朱由检记得他的名字,因为收复澎湖的主导者就是他,登莱巡抚孙国祯和海军提督俞咨皋也在那一战中立功,踏上了升迁快车道。

这两个人选,朱由检都很满意。再想到已经来京的张鼐、周永春、钱象坤、盛以弘等人,朱由检觉得其余空缺的侍郎,似乎也需要推选:

『如今吏部、礼部、刑部不缺侍郎,户部左侍郎空缺,专督军饷侍郎李起元也没上任。』

『兵部缺右侍郎和专督京营侍郎,工部缺左侍郎,少府寺高层也没任命,都是让工部兼职。』

『估计过些日子,还是需要廷推。』

自从当上皇帝以来,朱由检一直就在廷推官员,让他自己都感觉有些烦了,也明白了为何以前的皇帝,不参加廷推的原因——

实在是需要廷推的官员太多,大明官员的任期也很短。皇帝要管廷推,朝堂上的事情就得围绕廷推来。

但是人事权又是权力的核心,朱由检刚刚登极不到一年,权力还不稳固,对这么重要的权力,当然不能放手。

所以他只能耐着性子,主持官员廷推:

“六部九寺之中,多有空缺职位。”

“朕会嘱咐杨尚书,在这个月底或下个月廷推。”

“薛卿有什么人选要推荐,可以及时提上来。”

然后又似是有意、似是无意地道:

“吕祥多有立功,已经提升为正五品中良造。”

“这个品级,有资格担任寺丞吧?”

“薛卿现在兼着少府寺卿的位子,有没有想过推荐谁担任少府寺寺丞、还有少卿职位?”

薛凤翔闻听此言,心中咯噔一声,知道难办的事来了。

他之前在商务司的事情上犯了错,皇帝不但没有责罚,还把他回升为工部尚书。如今终于给了他,一件难办的事:

『吕祥级别再高,也是工匠出身啊!』

『让他担任寺丞,朝堂上还不吵翻天!』

有心不理这件事,但是他又知道皇帝的信任不是凭白给他的。而且封爵的暗示,让他很是心动。

所以薛凤翔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

“陛下,吕祥多次立功,臣以为当赐元士。”

“他若能获得元士出身,担任寺丞就没有什么妨碍了!”

把这件事情,又踢给了皇帝。

朱由检听到此言,却是眼前一亮。因为他之前设立元士时就想过,把元士身份特赐给理工科人才。

吕祥这个工匠,自然也在其列。作为文思院掌院,他的地位在朱由检看来,就是工程院院长。

这样重要的职位,当然担得起元士身份,所以朱由检当即道:

“确实应该如此!”

“这件事要好好操作。”

“这样,你找钱嘉徵把吕祥在印刷上的功绩好好宣扬一下,再把吕祥制造的刺刀,送到辽东前线,让辽东的火铳尽快装上刺刀。”

“告诉钱嘉徵、孙元化、茅元仪等元士,为吕祥申请特赐元士出身。”

打算用这个做法,减少人们的非议。

薛凤翔听了之后,眼睛则是更亮。因为吕祥的功绩,他这个少府寺卿显然也要占一份。宣扬吕祥的功绩,不就同时宣扬他的吗?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