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菊花台》,湖面成双(2 / 2)

词:萧辰

曲;萧辰

编曲:萧辰

演唱:萧辰

伴奏:宇宙歌手伴奏团

萧辰听着熟悉而久违的前奏,心里也很激动。

当年。

这首歌是和某部电影一起出来的。

作为那部电影的片尾曲。

那部电影。

一言难尽。

有人觉得好。

有人觉得差。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电影改编自著名小说《雷雨》。

近代换成古代。

土财主家换成黄家。

仅此而已。

说电影不好的人有很多。

但无一例外的。

没有人说歌不好。

前奏一出。

谁与争锋。

当年在各大颁奖礼上,这首《菊花台》也是杀疯了。

“666!”

“前奏好好听。”

“这两首歌的前奏无敌。”

“希望别的创作人,都能写出这样的歌啊!”

“都给我卷起来,按照这个标准来写。”

创作人看到这些评论。

一个个全都不吱声。

下一秒。

萧辰的歌声起。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

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

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萧辰和以往不同的细腻嗓音和咬字的演唱方式,搭配简单却唯美的编曲,唱出淒美绝伦的《菊花台》。

有过多地运用技巧和变化。

没有秀技的飙高音。

也没有故作深情。

而是保持了一种平稳而沉稳的声线。

这样唱出来的情感,是真挚而坚定的。

“我又跪了!

“让我跪着听歌算了。”

“歌词真是绝了。每个词都很考究。如果我让我写,估计连‘朱红色的窗’都写不出来,只会写‘大红色的窗’。”

“‘一缕香’,用缕当作香的单位,我就问还有谁?”

“前面是‘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文字的细节和美感拉满。后一句‘随风飘散你的模样’直接把画面感拉回来。这种写法,绝对是大宗师级别的了。”

“天呐,王炸连着丢,别人还玩不玩了?”

观众齐齐感慨。

如果这里是普通音乐综艺。

那自然没什么问题。

可是这里是比赛现场。

虽然萧辰等人也是选手。

可未免有些降维打击的感觉了。

无论是作词还是作曲。

萧辰可称宗师。

说他是音乐教父。

似乎都有些贬低了。

马上到了副歌部分。

萧辰的歌声更加悲凉。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666!”

“高潮部分封神!”

“此曲只因天上有!”

“顶级的曲,加上顶级的词,这是什么神仙组合?天下才气十斗,萧老师独占其八。”

“等等。这里是不是写错了?”

这条评论出来的时候。

大家都很好奇。

萧辰究

竟还是哪里写错了。

那人说道:“‘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明明就孤单了,为什么又成双。是不是为了押韵而押韵?”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歌词很绝。

意境很美。

可如果是强行押韵,显然会让整首歌的档次降低很多。

“你们说,这里是不是错了?”

“我觉得有道理。”

“创作人为了让歌曲押韵,有时的确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创作需要灵感,可有时候就是想不出一个词。”

“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有点难受。就像一副唯美的画卷,上面有了污点。”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那人的说法。

大家都认为。

这里要么是写错了。

要么是为了强行押韵,不得不这样写错。

过了片刻。

有一名网友分析道:“这句应该没错。”

“你们的想法不能直来直去。”

“要去经营文字的美感。有时候,这种美感是间接的。这是属于华国人的表达方式。”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你们想想,一个人坐在湖边,看着湖面中的自己,那不是成双了吗?”

“里面的‘双’指的是自己的影子,而不是爱的人。这么一讲,是不是合理了?想明白这一点后,好像更孤单了!”

这解释,有理有据。

大家都表示信服。

歌曲到了尾声。

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一辈子摇晃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天微微亮你轻声的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