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一首《送别》,知交半零落(2 / 2)

历经一百多年的时代变革,在现代社会依旧经久不衰。

他的歌词有很高的文学造诣。

这一段歌词,主要在刻画一个即将离别的场景。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叙述好友将要远行,并从不同的角度为送别打下烙印。

用景抒情的艺术创作手段,让整首歌拥有浓郁的抒情性质,并且有着很高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这样的写作手法,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心旷神怡,宛如置身平静的江面上,感受晨曦水雾的迷蒙。

声音传得非常远,给人一种平稳的、连贯的、延伸的感觉。

歌声还在继续。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现场弥漫着一种离别的愁绪。

萧辰外出工作多年,更是能理解离别之苦。

有家不能回。

没钱不敢回。

之前的两年,每逢过年他都不敢回家。

因为没有赚到钱。

觉得自己没出息。

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

这种情感可能和《送别》原文有所区别。

但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萧辰自身的演绎,让这首歌变得更伤感。

越到后面,情感表达越强烈。

没有技术性的飙高音。

没有歇斯底里的怒吼。

有的只有平平淡淡的声音。

这种声音尤其能引起观众共鸣。

“我就喜欢这种半死不活的样子。”

“人家对三,你直接丢王炸,会不会玩?”

“真正的离别就是,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早晨,却有那么一个人留在了昨天。”

“看到这条评论,我直接哇一声哭出来了。如果能回到两年前,我一定不会放手!”

正经人发言之后,总会出现一批不正经的人。

“我死后,希望放这首歌。”

“我是殡仪馆的,买下这首歌的版权,是不是我可以垄断生意了?同行绝对干不过我!”

“咋的?业务量就那么多,你还能多烧几个?”

“我不能开连锁店吗(狗头保命)!”

“我承认萧老师的这首歌很强,但是这时候祭出《临时抱佛脚》,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萧老师一生之敌!当年写《临时抱佛脚》还是草率了!”

网友调侃之际。

歌曲也到了尾声。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一曲终了。

李墨老眼含泪。

到了他这个年纪,对《送别》更是有感。

年少时出国留学。

从此和少年时期的朋友成了路人。

回国之后,也并非一帆风顺。

他成名较晚,等功成名就之时,父母都已经都不在了。

可谓子欲养而亲不在。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身边同样搞文学的人,时不时就会少一个。

少年送别朋友,中年送别父母,晚年送别故友。

这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