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明月几时有,宛若谪仙人(2 /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哗!

全场瞬间沸腾。

能在央台重要晚会当观众的人,都有一定的文化鉴赏水平。

本来还担心下阙质量跟不上。

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了。

下阙质量不仅很高,而且足以流传千古的程度。

上阙写月写己,下阙则是怀人。

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既指作者怀念家人的深情,又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更加重了离别的愁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秦珊珊不断重复这三句,仿佛要从中品出味来。

这三句把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概括。

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

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很有哲理意味。

秦湛面露笑意,微微摇头:“你只知这三句好,却不知点睛之笔是最后那句。”

“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这是一种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问题所持的态度。”

秦湛这么一说,秦珊珊才觉得最后两句是真的好。

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秦老,您觉得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究竟是什么水平?”女主持人问道。

她想赞美这首词,却发现无从可说。

任何赞美的语句,似乎都不足以表达这首词的美好。

因此只能问秦湛。

秦湛沉吟片刻,说道:“中秋词,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出,余词俱废。”

什么?

全场一片哗然。

他们知道秦湛的评价肯定很高。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高。

男主持人问秦淮:“秦淮老先生,您觉得这首词如何?”

秦淮认真道:“格高千古,自是天仙化人之笔,不能以常调论也!”

两位大佬的评价,算是彻底给这首词盖棺定论。

舞台上。

萧辰负手而立,衣袂飘飘,宛若谪仙人一般。

“好帅啊!”

“他一定是被人冤枉的。”

“我不相信他能做出那种事。”

“女人都疯了吧?当初跳出来指责的是你们,现在觉得萧辰被人冤枉的也是你们。真就三观跟着五官跑?”

“有没有可能,当初跳出来指责的和现在说萧辰被人冤枉的,并不是同一批人?”

“不管怎么说,他也摆脱不了‘密室创作人’的身份。”

对于萧辰的指控,第一次出现势均力敌的情况。

三首诗词的出现,让舆论开始扭转。

秦湛满脸心疼地看着萧辰的作品。

他实在想不通。

那么美的词,为什么字这么丑?

他现在恨不得抓着萧辰,让对方每天二十四小时练毛笔字。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