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谈公心?重私利!(2 / 2)

“起兵反元,建立新国的事情,那时候饿肚子的陛下真的想过吗?不都是实力壮大、兵强马壮,引得有才德武备者纷纷来投之后,才逐渐有了争夺天下的力量?”

“同理,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句话并非是什么强加别人身上的责任,而是实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自然而然出现的描述。”

一一一.二五三.二一八.三七

“我倒是有办法。”

“咱们犯事,不归国朝管,是归宗人府管的。”

什么高屋建瓴,说出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公心公道。

种子已经在朱元璋的内心里种下,至于到底什么时候生根发芽……

“此子今日所说的官收官解、一条鞭法、甚至还有这人心向利之说,简直发人深省。”

但当话语响彻到耳边的时候,刚才和苏闲争吵的李希颜,却是沉沉一叹,叹息之中的可惜,隔着数十米都能感受到。

“先生说先贤云,我也能说先贤云。”

然而苏闲却看向刘三吾。

此话一出。

然而就在这时,崇宁公主却是眼神一动。

刘三吾的这番话,也让朱元璋猛地警惕起来。

“先贤也说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当话题到末尾的时候,这里的一切,也该结束了。

“而按照你所说的,世人皆重利,此为利益,乃私利。”

朱元璋显然也已经看到,此刻皱眉看去。

苏闲仿佛真的将话说完了,闭口不再谈及。

此刻,常氏太子妃身边,燕王妃徐妙云沉思许久,也不由得惊异道。

“但这可是丢掉了印版,当朝百官怎么会容忍此事?父皇就算有心,也恐怕……恐怕并不会和当朝百官作对,更何况父皇自己就很震怒!”

“如果罪名坐实,不是丢掉印版,而是其真的和外面有所勾结,贪利自己放出去……”说着,徐妙云也不说话了。

就像是从朱元璋的内心中萌发而出,他赫然转头,看向苏闲。

“好!有你们这句话就行了。”

崇宁公主说完。

徐妙云闻言,也是点头默认。

果然!

“你想过没有,若是到那时候,人人重利,岂不是世道崩坏?不会再有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风骨,也不会再有忠骨秉存的义士,道义不存,何来安宁?”

“收回权力!”

李希颜和刘三吾等人,显然也已经意识到。

然而,就在她说完后。

苏闲看向朱元璋。

说话的正是刘三吾。

“从明日起……你便无需来大本堂了!”

“不过你们得答应我一件事。”说着,不等她们拒绝,她就直言道:“待会儿我去求父皇,伱们在后面也帮我说几句好话,总之钞镜院留在家里,总比留在外面好嘛!”

徐妙云万分感叹。

“纵然是陛下自己,恐怕在饿肚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填饱自己的肚子。”

然而,这番话却让李希颜等学者,纷纷一愣。

“就是……陛下万不可一怒之下,将其给斩了!”

“但于天下百姓而言,他们只能低头看到这些流水,只能用这不多的流水,去灌溉他们的土地。山顶的积雪就算再好看,那也不是他们的。”

“这么好的人才,今天谈的这些要是传出去,这得动了多少利益?大嫂、还有妙云,可不是我多嘴啊,我也是很聪明的,能思考很多呢,这下子百官听到后,也会借机发难吧?”

那么这一句话,简直就是致命的关键,一下子让朱元璋就动摇起来。

“你父所犯大罪,三司审问!”

“大嫂,怕是不可能了,此事涉及太大,如果是稍微的触动明律还好说,怎么都能圆回去?”

常菁有些焦急,连忙看向朱标,期待着后者能说些什么。

奈何……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过!

“以己推人,百姓也是如此!”

如此想着,刚才那些惊动他们内心之语,他们也只能期待……

他们的目光依旧没变,其果然为良才璞玉,好好打磨,未来定是能让儒学大兴,让科举选仕再度出现在大明的良臣。

太监王和匆匆赶来,来到朱元璋身边,神态有些着急。

常菁忽然无比恼怒,“这孩子怎么贪上那么个不省心的父亲!”

刹那之间,虽然大家此前,都有所准备。

“没让你给百姓许诺蝇头小利!还说这是在积跬步!”

此次她们来这里,就是想看看这格物院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说到这里。

只是,无论她如何想,都想不到解决办法。

“没错!”

当然,或许他们自己是下意识的说出来,也确实是自己的内心话。甚至条件合适,他们也会践行自己的所言。

“几位先生,没有小利,哪来大利?”

她呢喃着,又看向徐妙云,“妙云,你有什么办法?我如果让太子去求父皇,父皇能饶他们父子一命吗?”

“其父可是把印版送出去了?这何止是贪污?他说的越好,只能让父皇越发惊怒。”

“唉!这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果然。

他亮起眼睛,“收回权力?”

“回陛下!丞相亲自下令,三司问审!”

“不行!他太小!”在几人中间,宁国公主下意识道:

“嘿嘿,娃娃亲也是亲嘛,成了驸马便受天家恩荣!”崇宁出着歪主意,“反正我想了半天,要留他在京城,也只有这个办法。”

“父皇应该能想通吧?”

众人也已经等待许久,全都看向朱元璋。

马皇后眼中闪过一抹无奈,但,却是意料之中的清醒。

而最后的话语,却让此地人都是陷入深思之中。

再加上一些先贤的语录,似乎自己就是为国为民的清流风骨。

恐怕……不出意外的话,其已经在心中下了决定了。

是偏差太大!

“先贤让你一步步走的踏实,之后才能行千里,学涯如海!”

说完这些。

这种人虽然少,但面前的这几位,苏闲觉得,他们应该说的都是心里话。

“而你方才所言,却是以蝇头小利为诱导。”

她能有什么好办法?

不如就再催一下。

“你的意思是……”话已经说到这儿,徐妙云和常菁马上反应过来。

似乎与三司问审苏贵渊,对应起来。

刘三吾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摇头叹道:

只是。

苏闲说的是心里话,也是实话。

可后者却一直如常,只是眼神略微有些古怪。

而这一刻,如众人所料,依旧还是将苏闲……

逐出大本堂!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