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盐引论,京城云动(2 / 2)

“盐引论!”

……

同一时间,国子学!

“盐引论!”

随着一声大吼响起,此地但凡学子,四五人围成一团,皆是看着最后版面上的文字。

“盐引制度,恐并未养出为国为民之公心……巨利之下,私心作祟,有人肥己营私,此类人该千刀万剐!”

“盐商抬高盐价,民间百姓无盐可用。官商勾结,私盐泛滥?晋商坐大……盐引贩卖?”

“我大明盐政,非是利国之策,实乃亡国之祸!”

相比较民间百姓。

国子学的一众学子,到底是各地上来的精英。

此刻,他们还没有进入官场,正是一个个热血沸腾之时,有人念到这里,不禁捶胸顿足,高呼道:“这……这是何人所做?格物院怎么就如此大胆?哈哈……爽!”

“还有还有……还有谈及私盐!”

“若真是为国,私盐也是巨利,为何我大明就不能吃下私盐之利?”

“私盐之利?此人是谁?谁都知道私盐藏于民间,论及利益,恐怕比官盐更甚。官府明面打击,但也只能在城里打,还能深入乡野民间?”

“好!敢谈及私盐就是好!我就说实话了,我还见过有官商把官盐变私盐!”

众学子里,来自天南海北,有仕林之子,也有贫民寒士。

此刻说话的,便是寒士。

“这是我见过第一个,敢公然而然,谈及盐政的?格物院?本以为其是玩物丧志,奇技淫巧之地,却不想这第一次露面,就给我们来一个如此大礼?”

“哈哈哈!说的我也想去了!”

“良玉兄,不如伱我同去?”

有人心潮澎湃。

也有人谈及这盐引论的最后。

“诸位,还有疑问:若放弃盐引,可有他法,吸引百姓去开垦边疆土地?或者运送粮草,前往边境?”

“这……这是在问我们吗?”

“官府利用商户运送,自然要给甜头,没有盐引,给其它甜头便可……”

“还有最为震动的最后一问:诸位听好了。”

“最后一问,更是在问天下,问我大明!”

“将一国命脉,放于区区盐引之上……一纸盐引,当真能托起我大明军国利器?”

唰!

转瞬间,国子学彻底寂静下来。

似乎有雷鸣闪电劈下,将一众学子,霹的脑瓜子都在嗡嗡作响?

众人眼神茫然,还是其中一个高大的青年最先反应过来。

“这个问题……这片《盐引论》的背后目的……”

“难道是要废除盐引制度?”

其话音刚落。

与其说刚才那霹雳,让众人茫然,而这一次,就彻底死寂下来。

身在国子学,他们非常清楚,盐引制度现在是大明的命脉,都不为过。

而执掌各路盐引的转运司、盐运使,往下,涉及各省各府州县。往上,涉及如今权势正浓的中书省胡相!

这毫不掩饰的《盐引论》一出,几乎是照着胡相的脸在那啪啪扇着……

“可民间有太多百姓,买不起官盐是事实,此论若从百姓这里出发,自然无可厚非。”

“盐引巡查制度,也要即可建立!”

“不过私盐之利?谁能将其获取?”

“还有其这最后的一问,一纸盐引,能托起我大明吗?”

越说越是寂静,最后,众位学子也不禁陷入沉思。

他们不是被吓的不敢说话,而是真正的,设身处地开始思考起来……

……

“惊心动魄!动魄惊心啊!”

宋府!

宋濂、方孝孺、刘涟,还有一众故友学生齐聚。这段时间,他们本想在京城多陪陪宋濂,然后等到京城的“流言过去”,就送老师出行!

同时,宋濂也在广邀大儒,随他同去大明的偏远苦寒之地,宣传儒学,讲述经义。

而这种行径,自然也引起不少大儒的念头,准备与其同去。

同时,大家心中也不免兔死狐悲,宋濂从至正二十年,就跟着陛下,如今年老却被驱离京城……

更重要的是,流言之事处理不了,他们甚至免不了杀身之祸。

刘涟已经后悔,好几次借着醉意赔罪。

然而现在……

几人早已经清醒,看着眼前这格物快报。

“老夫错了!老夫错了!”宋濂看着眼前这篇《盐引论》,整个人眼帘颤抖,语气无比激动。

“这怕又是那麒麟子所为,令人惊心啊!本以为是舍本求末,沉浸取巧之道,但如今格物此论一出,……”

“何为利器?此为利器!”

“与其相比,你我与胡相在朝堂争斗之手段,何其低劣?其于民间开辟战端,此论一出,直插胡相命脉!”

宋濂忍不住的站起,胡须颤动:

“盐引?天下百姓苦求精盐而不得,只能投身私盐。”

“最后一问,看似问天下,实则是在动摇胡相!”

方孝孺也是呆若木鸡,“为何此子当初不跟着我们,在科举动摇胡相?今日却……”

话刚出口,他想起当初,胡惟庸在文华殿直逼苏贵渊。

“怕是此事了。”

他呢喃着,连忙又道:“不过老师,盐铁官营,从汉武帝确立后,一直流传现在,比之科举还不可动摇!”

“苏闲此论,虽然提出疑问,但对于胡相这尊山岳,又能如何呢?”

此问刚落,其它几人也面面相觑,深感其中艰难。

但宋濂却跨前一步!

“不!万万不可做此想!”

“诸位要看的不是朝堂,而是这黎民天下……人心浮动,此论问世,以盐开道,吾等是看到了,其只是针对胡相?”

“但天下人看到的,又何尝不是事关身家性命,每日所需,日日夜夜苦求而不得的必须品?”

“这是种子!”

“种在人心,长于大树。”

宋濂声音悲颤道:“人心易变,一人之变,是狡诈,十人百人之变,为营私……可天下千千万万人之变,便是洪流大势!”

“不可动摇!”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