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奸佞是谁?(2 / 2)

“终于丁忧回京,圣上就在眼前,想着深仇大恨就能很快得报,敢问圣上,臣如何能忍住?”

“请圣上体谅臣一片孝心,饶过臣鲁莽之举!”

“此事情有可原,咱不会怪你。”朱元璋摆了摆手,他目光扫向群臣,此刻众臣纷纷不敢言语的表情,他都看在眼里。

他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微眯。

忽然说出的声音,就字字发寒,让所有人都不由得心头狂跳。

“刘基为诚意伯,助咱开国,其有大功!”

“三年之前,初闻刘基病逝,咱也是悲痛不已。但当时,当朝所有人都告诉咱,其是病逝!”

“可为何,你说是有人加害?”

“堂堂勋贵!朝野重臣!开国功臣!其一心为国,严明法纪、公私分明,当今朝中多少国策,因他而定,是咱的子房!朝野上下多少人也是心服口服。”

“如此重臣,不是病亡,而是有人加害?”

说着说着,其声音已经变得冷厉霸道。

“你且说是谁?若真有人行如此恶事,咱亲自将其千刀万剐!”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刘涟只是悄然抬起头,转移视线,而后又赶紧低头,“臣……臣尚不确定,所以才请求陛下,启用三司,详查此案。”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似乎对其的态度有些不喜。

而这时,御史大夫陈宁敏锐的察觉到了圣上的表情变化。

立刻喝道:“刘涟,国事繁重,你若无真凭实据,怎可冒然提及此事?为尊者讳的道理你懂不懂?诚意伯病故固然是国朝悲痛之事,但这也不是你在这里信口雌黄的理由。”

刘涟抬头,与其对视。

“正是因为没有真凭实据,所以才请圣上启用三司……”

他话还没说完,就再度有臣子站出。

苏闲打眼一看,却是礼部尚书吕本。

其声音发寒,冷声道:

“胡闹!”

“三司非重大悬案疑案,绝不可启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也不是为一家开的,圣上姑且念你年轻,一片孝心。所以宽恕容纳伱的不法之举。”

“但诚意伯已经病逝三年,若无证据,如何来查?”

“你且看看这当朝之上,有谁敢为一家一户之私事,像你这样,无端放言?”

言罢,其就转身看向朱元璋。

“圣上,此人目中毫无礼法规矩,三年丁忧,怕是胡思乱想,连脑子都生出幻象了!现在无端放言,动则阴谋,开口三司?”

说着,其话锋一转,忽然喝道:

“其言说诚意伯是被人陷害?又是被谁?整个国朝上下,谁能担得起如此大的指控?此举显然是要让当朝百官陷入人人自危之中?”

“还选择了如此多的京城百姓,大明学子在场的时候,在这儿公然而论。”

“其虽是孝心,但绝不可不重惩!”

话音刚落。

立时,便有数道礼部臣子跟着其同一个态度,开口怒斥起来。

圣上来国子学,说白了这是礼部的地盘,大家看热闹看的好好的,突然又来人捣乱,还是一番指控?

于情于理,礼部都必须站出来,赶紧平息此事。

否则,谁又能肯定今日圣上心里到底怎么想的?会不会因此而怪罪礼部。

当然……

若有心者,却是能从吕本的这些话中,听出不一样的意思。

其虽然是明着怒斥,但话语中却将在场的京城百姓,以及一众学子抬了出来,这里面的意思就由不得人不多想。

“圣上。”

此刻,苏闲心中再度一动。

声音却是从自己的旁边传来,他转身一看,竟然是宋濂。

“诚意伯还在京城时,与老夫交好。当初诚意伯突然病重,此后有御医前去诊治,又拖了数月。”

“在京期间,老夫也曾去看望,诚意伯尚能有说有笑,行走坐卧均不受影响……”

“可之后,在回乡的路途中这才病亡。”

“当时,刘涟一直陪在诚意伯身边,其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本以为回乡养老,却不想成了回家守孝,此为人间悲痛!”

“或许,诚意伯病亡之前后,我等均有不知情之事,今日他时隔三年,才能亲自来京城面见圣上,重谈此事!不如,就让其将心中之话说完。”

其话音刚落。

身后,方孝孺也连忙道:“正是此理啊陛下,我大明以孝治天下,但凡一片孝心者,圣上都给其宽恕。”

“甚至今日……”

说着,方孝孺竟然将视线看向了苏闲,“今日我等能看到这陛下称赞之麒麟子,演示格物新学。其父不足一年时间,九品变五品,掌国朝财权大事。”

“何尝又不是陛下当初念在其一片孝心,宽恕其父,才有今日之景?”

其话音落下。

苏闲心中一怔,提我干什么?

而此刻,他显然看到,那刘涟的视线也朝着自己这边看来。

忽然道:

“启禀圣上,臣今日能鼓起勇气,面见圣上。”

“正是一路赶来京城之时,听到此子传闻,遂起此念!”

“一介六岁孩童,尚且能不顾一切,逾越礼法,替父上奏大胆奏疏。甚至不仅救了一家之命,还救了空印一案中,其它不幸陷入其中者。”

“臣今年二十有九,再过一年就是而立。怎可连一介孩童都比不上?”

“其能为父大胆上书,臣何尝不能为父不白之冤,而面见圣上?”

说着,其再度以头杵地,“圣上刚才问臣,真凶是谁?可有证据?”

“臣不敢妄自揣测,也无证据,遂回答不敢确定。”

“可臣纵有千事万事,不敢确定,但唯有一事,纵然挖去这一腔愤恨之心血,也敢确定一事……”

说着,其忽然高声道:

“朝有奸佞!祸害忠良,臣父,恐怕也是被其所害!”

朱元璋高高在上,语气冷漠,不顾此刻群臣惊变之表情。

只是继续问道:“既然你如此说,咱也直问了,你所言之奸佞是谁?”

“你且直答,若再顾左右而言他,咱先把你给严办!”

刘涟抬头,此刻目光阴狠,猛地看向群臣之首。

声音尖利道:

“奸佞……就在陛下身边!”

“臣父就是被其所害——胡惟庸!”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