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步步为营(2 / 2)

“除了琉璃,你刚才说他们还带了特产?”

“不要再如同以前,给他们反应时间了。”

满打满算,距离史书上的记载,也就剩半年时间了。

“还有……”

李佑忙道:“放心丞相,属下派人去打探了一些消息,这徐府的门卫,虽然是跟着那魏国公的老卒,但这些年,却一直不受什么待见。”

这玩意曾经也有古人烧出来过,然而因为并没有掌握具体方法,再加上杂质颇多,所以并没有传播开来。

“确实挺好看的。”

“这几个月,你们找回来的那些族人在忙什么?”

说到这里,他不禁再度道:“钞镜院的那位驸马院使,不能上了位,就不认本相了。”

“您也知道,最近陛下暂时放下了一些国事,这陛下一闲下来,难免对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感兴趣。前几天宫里还传出消息,五皇子出宫买了一些琉璃带了回去,连陛下都说好看。”

“啧啧,每一样都是极为难得,还有白象琉璃、是从深山里面得到,听他们说还有什么神主所赐。”

闻言。

苏闲点了点头。

再度问了一些事情,苏闲倒是对这五天后的西市越发感兴趣。

“什么?”

要不然也不会冲锋在,侵吞格物院的最前线。

“还有那传言,你们也要再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传言还是不够。”

白珏带着白芷夏,两人相貌相似,前者已经蜕变成比成人稍微矮一点的少年,而后者虽然跟苏闲差不多大,但几乎跟苏闲一样高。

忽然问道:“你们怎么就知道他们拿的宝钞,万一他们拿宝钞兑换黄金白银,甚至索性就在京城花费了,购买很多其它东西又如何?”

那么此前朱元璋的一些古怪行动,还有蒋瓛在那一夜行动后的刻意隐瞒。

这段信息是胡惟庸案,最为普及的获罪原因,所以苏闲记得非常清楚。

黄恪一愣,他之前还没想过这些,“这倒不知道……不过安南、真腊、占城等小国,都在西南……”

苏闲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就说目前,这胡惟庸的长子胡孝城,虽然的确有纵马狂奔于闹市的前科,然而从这些天的观察来看,对方就算是纨绔,也是一个有脑子的纨绔。

就是要处于似乎马上就要关闭,但却总能坚持下去的档口,这样一来,“最后疯狂”的胡惟庸党羽,才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这里。

而与此同时。

第二天。

李佑作为“晚辈”,和胡惟庸长子胡孝诚,共同来到其书房。

自从知道“琉璃”后,苏闲就问过常森,果然如黄恪他们所说。

黄恪赶紧道:“是有很多特产,但咱大明地大物博,要什么东西没有,所以他们拿的……大部分都没什么用,倒是有些东西咱大明的百姓非常喜欢。”

这些东西,苏闲在后世见的都习惯了,然而在这里,却似乎真的是物以稀为贵。

苏闲一眼看去。

胡惟庸极为满意,“去试!”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做一些准备。

“好吧,也有可能。”

“同期的都跟着去了北平,甚至有的担任了徐家钱庄,就他什么都没动,属下尝试拉拢一下他。”

“对了……”黄恪想到什么赶紧说道:“皇长孙他们也喜欢,这段时间,讨论最多的就是此物。”

白珏懵懂的抬起头,还不明白苏闲的意思。

“并非如此。”

“嗯。”

苏闲再道:“炼出来后,就尽快来找我,咱们也换换花样。”

这一晚,丞相府邸内。

常森说着说着,就满脸艳羡,看的出来,其对这种传闻极为相信。

毕竟,相比较所谓的“澄澈琉璃”,已经被玩出花来的陶瓷,显然从普及度还有工艺制造上,都更胜一筹。

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问道:

“你们说,这段时间这些西番的商贾,交易了多少宝钞?”

当然,更重要的是……受制于眼下的情形,格物院这个状态刚刚好。

“正巧五天后,那号称从海底捞出来的祥瑞珍品,海月琉璃就会出现,到时候要不然咱们跟您去。”

白珏倒是猜到什么,“公子若有吩咐,我等几人万死不辞!”

常森还没反应过来,徐膺绪则一脸疑惑。

苏闲继续问道,这两天索性无事,他从各方面都打听这琉璃,得到的信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夸张。

“当然了,您是不知道,这玩意我看着都喜欢,特别是那从海底捞出来的琉璃珊瑚,听说前段日子出来的还是一个小的,还有一个更大更稀缺的,听说甚至是什么祥瑞!”

“最起码都要数十万贯乃至百万管以上了。”这时,徐膺绪回答道:“京城的富户对这些琉璃非常喜欢,遇到好些珍品,几千贯都不是个事。”

李佑赶紧回道:“或许上次就是偶然性的,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咱们并不知道。”

苏闲今天来只是见见世面,并不想说的太多。

再度说了一些,苏闲和他们定下,一起去西市,看看那什么海月琉璃的事情后。

“回丞相,暂时还没有。”

阳光之下,琉璃珍品反射出各色光彩,大部分都是常见的杯装物,也有一些取巧的成品,然而瑕疵很多,好些地方似乎没烧完全,可见不少杂质。

一眼所见,苏闲越发确认心中想法。

“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谈不上生死,但要隐秘一些。”

进入常府。

所以苏闲也准备再来一次暗度陈仓。

可物以稀为贵。

这时,常森哈哈笑道:“他们从自己国家里,不知道费了多少能耐,漫山遍野的找琉璃,又耗费心血的雕刻制作,结果咱们用随手能印的宝钞就能淘换过来了。”

苏闲并不能保证——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为了格物院提前收网。

“这段日子,宋慎他没再收到那些信件吗?”

不过这“特产”,最让他好奇。

苏闲倒是饶有兴趣的,又去了常府内。

岂不正是印证了心中的某個猜想——当今陛下,已经确认了心中的念头,胡惟庸案,即将爆发!

这么看来,胡惟庸案还在继续。

苏闲看着还在哈哈大笑的常森。

“哈哈,要么说他们傻子呢。”

忽然,胡惟庸语气幽寒。

李佑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大喜道:“丞相高明!”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