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95章 孙权:投降?我还能往哪跑啊?!(2 / 2)

“虽然刘豫州有勇气对抗曹操,但新近战败,你们又如何应对此等危局呢?”

事谈到此,诸葛亮也诚恳道:

“刘豫州虽然败于长坂,但收拢的军士加上关羽将军的水军,足有精锐一万。”

“此外,江夏刘琦的部众也有不下万人。”

“曹操虽人多势众,但劳师远征,人马疲敝。”“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此乃劣势。”

“此外,荆州上下归附曹操,乃形势所迫,并非心服。”

“今,将军若能命一上将统领精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心协力,必然可以击败曹军。”

“曹操若败,则只能北还。”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望将军明断。”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上的诸葛亮,一脸怪异。

明明是被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不得不向对方求救。

但又摆出了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

没有丝毫求人救命的意思,没有一丝弱势者惯有的媚态与可怜相。

甚至还毫不掩饰的讽刺了对方一次。

这架势,不是去求人的。

就是去指点江山的!

你这儒生怎么一股子纵横家的味儿啊?!

……

【孙权,字仲谋。】

【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自幼文武双全。其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刺,临终前命张昭、周瑜辅佐孙权。随后孙权上书交好曹操,被汉廷任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倾心辅佐下,孙权招贤纳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开始统领江东。】

【公元208年,诸葛亮去往江东寻求联盟,当时,曹操的劝降信已至江东,主和派以张昭为首,认为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征四方,若是抵抗于理不合。】

【并且曹军占据长江,如果水路俱下,江东无天险可守,没有能力抵抗,于是纷纷劝孙权投降。】

……

天幕上,

周瑜看着殿内的主和派,朗声陈述着曹军的弱点。

“曹操此行实为送死!为何要降?”

“请将军与诸君听我试言之!”

“其一,北方至今并未全部平定,马超、韩遂等人盘踞关中,为曹操后患。”

“其二,曹军舍弃鞍马,改乘战船,与我习于水战的吴越争锋,此乃自不量力。”

“其三,此时正值严冬,千里冰封,马无草料,曹操驱使军队跋山涉水,水土不服,必生疾疫。”

“此皆用兵之大患!曹操却贸然行之!”

“将军生擒曹操,就在此战。”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

【经过前天诸葛亮、昨天鲁肃,今天周瑜的三连分析,孙权心意坚决,当众拔剑切下桌角说:“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当夜周瑜进一步分析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自中原而来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的荆州新兵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随后孙权以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帮助筹划,率领黄盖、韩当、吕蒙、凌统、甘宁、周泰、吕范等及三万兵沿江而上,与刘备共同抗曹。】

……

{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曹昂:老爹你还好意思说。}

{孙权根本没有投降选项,他和刘琮不一样。}

{刘表单骑入荆州,靠平衡关系和联姻士族维持了统治,和当地士族算是相安无事。}

{但孙坚孙策可是一路杀出来的地盘!当地盼着孙家死的士族可不是一个两个!}

{他要是投了,就必然是身死族灭的下场。鲁肃不提醒他,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想要孙权命的从来不是曹老板,而是江东之前被孙家压得很惨的士族。}

{当年孙策杀江东士族时,可不止有四大家族,还有很多北归的士族如王朗、华歆等,尤其这二位在曹操那里混的还挺好,孙权要是投降了,早晚是个死。}

{一个点满权谋的人,他可太知道自己能不能投和什么时候投了。}

官渡之战时的袁绍与赤壁之战里的曹操到底谁更蠢?

反正我觉得袁绍犯的错误,曹操一个不落地也全都犯了。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