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4章 皇帝菩萨佛心天子(2 / 2)

但他懂弃饩羊有多离谱。

这哪里是佛心天子,这是疯子天子。

……

天幕上继续播放

画面从都城上快速掠过。

一幢幢金、银、铜、石佛像,数不胜数。

无数寺庙鼎炉燃起的青烟,结成一片云雾笼罩着建康。

阵阵梵音响彻云霄。

阵阵檀香弥漫江南。

成群的布衣百姓跪倒一片,于寺庙前上香拜佛。

无数宝马雕车驶入寺庙内,与高僧们谈经说法。

而一群群骨瘦如柴的民役,正如蚁附般修建着一座座丈八、五丈、十丈高的佛像。

佛像双目微闭,唇嘴微扬。

手捏法印,慈祥的看着脚下。

……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梁武帝的“榜样”带动下,整个南梁上下对佛教狂热异常。】

【梁朝的佛教空前兴盛,寺塔林立,僧人遍地。】

【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有感于此而作。】

【不过,南梁的寺庙要远超诗中的数量。】

【据统计,梁朝建有寺院二千八百四十六所,仅京城建康一地,就有超过五百所。】

【谓“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不少寺庙都修建得很华丽,其中以梁武帝出家的同泰寺为最。】

【寺庙里有一座九层宝塔,大殿有六所,小殿十余所。】

【铸造了十方金像,十方银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

大唐·宣宗时期

杭州·南亭子

坐于亭内的杜牧捋着胡须看着天幕,慢慢沉吟着自己所写的那首诗。

宪宗当政之时,削弱藩镇,重振朝纲。

但取得一些成就后就自以为立下不朽之功,信仙好佛,寻求长生。

穆宗、敬宗、文宗也照例提倡释教,僧尼之数不可胜数,寺院卖罪买福之说殃民祸国。

当年武宗下诏拆除寺庙,遣运僧尼,乃大善之政。

而今朝皇帝又改会昌之令!

想到此处,心中一股激荡之意喷薄欲出。

站起身,

拾起旁边案桌上的文墨,执笔书写!

“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

“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

“今权归于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

“其奴婢十五万……良田数千万顷……”

“睹南亭千万状,吟不辞已……”

笔若游龙,一篇雄文即刻而成。

杜牧尽吐心中之气,思索片刻后,于篇头题首八字。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

【可想而知,如果天下形势没有发生变化,梁武帝还会继续五舍、六舍、舍到死为止。】

【公元547年,东魏丞相高欢病死,高欢之子高澄嗣执魏政。】

……

北魏·孝文帝时期

拓跋宏揉着额头。

“东魏?怎么又是东魏?”

“难道还有西魏?”

“朕的大魏呢?!”

……

【手下将领侯景以河南十三州降梁。】

【梁武帝因此起了恢复北方的雄心,命侄子贞阳侯萧渊明伐魏。】

【东魏遣慕容绍宗讨侯景,萧渊明被擒,侯景奔梁,袭据寿阳,梁武帝命其为豫州刺史。】

【侯景见梁朝兵备废弛,阴怀异图。】

……

季汉,

刘备脸色有些不自然。

这反复无常的小人举动不由得让他想起某人。

……

【公元548年八月十日,侯景举兵反梁,一路攻破谯州、历阳,兵临长江。】

【梁武帝命临贺王萧正德拒敌。】

【萧正德本为梁武帝侄子,起初为养子,打算把他立作太子。】

【后来太子萧统将生,萧正德还归本支,因此不满,阴养死士,想夺取皇位。】

【萧正德引侯景渡江,把他开门放入建康。】

【侯景将梁武帝软禁宫中。】

【公元549年五月初二,两个月未曾进食的梁武帝坐化在宫殿内,终年八十六岁。】

……

南梁·武帝时期

萧衍看着天幕上的未来实在难以置信。

朕只是吃斋念佛伱就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

这侯景之乱你却一笔带过?!

有没有轻重缓急啊!

“来人!速诏中领军来议事!”

……

这章有点作死,忐忑不安中。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