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坑人大王】(2 / 2)

香江之狼 任猪飞 2879 字 10天前

他谦虚的说道:“泰富集团确实走对了这一步,但比起新世界发展和恒基的根基,但还略显薄。而且收购港灯,也让我们元气有所损伤,要是现在收购可能成本更低。”

这也算是事后诸葛亮了,在郑裕彤和李兆基看来。

郑裕彤说道:“总比置地好,据说其现在日子挺难过,若是我们华资能联合起来,收购置地,那就好了!”

林正杰一愣,没想到郑裕彤现在就有这种想法。

他苦笑道:“置地的股价虽然腰斩,但目前每股依旧有6.2港币每股,总市值90多亿港币(巅峰时市值最高198亿),而且置地、怡和实行连环互控,收购难度太大。除非,怡和置地主动解除连环互控!”

置地和怡和的连环互控,后世之所以解除,是因为这种连环互控的‘反作用’——互相拖累,置地的困境拖累怡和,且资金占用严重。

而目前的情况,双方互占对方的38%、40%,收购难度非常大。

当然如果不计代价,收购其中一家,也相当于连锅端起,整个怡和系尽收囊中。

郑裕彤好奇的问道:“他们会主动解除互控?”

林正杰毕竟是收购专家和金融大王,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权威的,包括李兆基都很关注这个话题。置地在中环的物业,是各家华资财团的窥觊对象,而大家又单独收购不了,唯有联合起来。时机成熟,再瓜分置地,每家拿些优质的中环物业。

“必须解除,否则有两个问题:第一,置地严重拖累怡和,而怡和只能出售大量的海外资产,这让多年怡和经营的一切就会泡汤;第二,置地的困境意味着市值大跌,那么如果华资联合起来收购置地,就意味着连怡和也收入囊中。”

郑裕彤、李兆基恍然大悟,也佩服林正杰的预测,他们相信怡和系只能接触。

郑裕彤心动道:“那岂不是说,现在正是收购的好时机?”

李兆基说道:“虽然是收购的好时机,但我们几家华资此时联合起来,怕是也多有实力不及。而且,置地的问题才浮现表面化,他的股价应该还有下跌的空间。”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至少我们泰富集团就拿不出什么资金来!”

他对收购置地的执念不大,因为他明白这里面也涉及一些政治因素,如果将英资全部赶跑,也不是内地政府愿意看到的。

而他们这些华资地产商,要想去内地赚钱,多多少少也要听一些内地的劝告。

而郑裕彤想必也是受林正杰霸气收购港灯的影响,改变了以往的看法,绝对再杀杀英资的锐气。所以在收购置地上,他确是积极的,更何况他也喜欢商业地产。

郑裕彤闻言,也只能说道:“确实,不过以后有机会的。”

显然,他已经在提前拉帮结派,以后准备给置地好看。毕竟在郑裕彤看来,置地的困难没有几年时间,都是不可能恢复的,所以以后机会多着呢!

随后,郑裕彤又把玩笑看起来,说道:“话说来,这一次永安集团可是再次投资栽跟头,差不多24亿购入两座中环大厦,1.7亿购入两处尖东的物业,百年永安怕是这次要落后很多了。”

百年永安,真不是一句开玩笑的话!

在这之前,四家家族都不敢说超过永安的话,永安系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产业,又包括现金流很好的永安百货,亦又不少投资的物业。

而八十年代初的投资失误,大家显然明白,永安系成为过去时了。

林正杰说道:“郭氏第三代不仅庸才多,而且还不团结,没落只是时间问题。这次收购两座大厦,谈好的22.35亿不要,非要买23.88亿的,可见水平之低,让人惋惜他们先辈。”

郑裕彤和李兆基大概也了解这里面的内情,但今天还是第一次真正确定,不由得笑了起来。

论计谋,他们这位小同乡,就是商界老人也比不过。

不过大家也很意外,为什么永安就非买这两座大厦不可,亦或者林正杰就怎么敢肯定永安市非买不可?不怕砸到自己的手里?

实际上,林正杰还真有信心永安是‘非买不可’,毕竟一幢中环商业大厦是何其稀少的放出来。

李兆基这时候也说道:“我的老大哥胜哥,最近也在说北角的两幅地皮买贵了,看走眼了。说他抵住了两个诱惑,一个是白笔山别墅群项目,一个是美丽华酒店旧翼项目,唯独北角两幅地皮没有抵住诱惑。”

这两幅地皮郭德胜其实买得不算亏,但就是买贵了。这两幅地皮若是80年代中期开发,绝对能赚很多钱,因为第一面积大,总共30万平方尺;第二是北角,相当于市中心。

总之,开发潜力很大,唯一就是这两三年要占用新鸿基不少资金了。

郑裕彤说得兴起,也说道:“还有黄廷芳的信和,购入远东金融大厦,包括后续建筑费,代价18亿港币呢!”

本来只需要13亿代价,硬生生被林正杰搞成18亿。

估计,信和地产在这次抄底中,也要打折扣。

正好,新鸿基、信和地产本来就是竞争对手,实力打折扣是好事。

林正杰故意说道:“彤叔、四叔,你们今天这是为朋友报仇,来挤兑我是吧?”

“哈哈”

“就是开开玩笑,不要见外!”

三人关系不错,开得起玩笑的。

其实郑裕彤也有麻烦了,他和恒隆等财团合作的金钟地铁站上盖,需要缴纳18亿的补地费,怕是要流产了,预计损失4亿挞定。而郑裕彤占股也有25%,损失上亿。

当天,大家玩得很开心,毕竟各自企业影响不算很大,再说做生意有亏有赚很正常。不应该将生意场的事情,一直带进生活中。/apk/

林正杰在香港的好朋友不是很多,他们两人算是。

林正杰的性格和李家成差不多,不太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有实力自成一派。所以在朋友上,交往几个人合心意的就行,但也不要拉帮结派。

郭德胜以前搞过‘莺鸣会’,后世郑裕彤搞了个‘大D会’,这些都不是林正杰追求的。

当然,以后海外有什么投资机会,林正杰也会拉着香港的朋友一起投资,毕竟赚外国人的钱。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