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出售资产】(2 / 2)

香江之狼 任猪飞 3031 字 3天前

从各方面来看,这两幢大厦都值22亿以上!

陈伟忠连忙说道:“好,我明白了!”

其余高层暗暗咂舌,老板在炒楼这一方面,还真是‘快狠准’。这两幢大厦充其量才持有半年出头,拿的时候才10亿港币而已,如今翻倍不止了。

而林正杰为什么笃定卖得出去,是因为香港的有钱人是真的多。

散会后。

林正杰回到办公室,坐在位置上陷入思考。

泰富集团有三个资产业务要出售:

第一个资产业务,就是物业。包括联邦大厦、国际大厦、远东金融中心大厦(在建项目),甚至包括集团总部大厦——铁行大厦,最后还有就是一些零散的物业。这些物业若是全部售罄,预计可为泰富集团套现32亿港币,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下。

第二个资产业务,就是股票。两笔投资的证券,基本是在今年的六七月高峰时套现,预期可能套现15亿,比去年11月份预估的还多出两亿,毕竟是在高峰时套现。

第三个资产业务,就是黄金。泰富集团总投资3亿港币的沽空黄金,预计利润也可以达到1个亿,再加上本金(2.6亿,本来是两亿,又在黄金赚了6000万),这里也将有3.5亿港币左右。

三个资产业务若是顺利套现,总计可以回笼50亿港币多。

除此之外,旗下三家子公司也可以大额分红。

所以,泰富集团很快将成为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

新的一周开始,恒生指数承接上个星期五的涨幅,一路飙升,很快达到1580点以上。

相当的刺激!

香港这种股市就是大起大落,大盘一天涨过5%以上,跌个5%以上,似乎已经是见怪不怪。

在这种行情下,最容易被洗出去的当然是韭菜,不对,是散户。而往往这些散户又会在涨的时候,进来追高。几番下来,散户的资金就被人收割了。

当天中午,林正杰来到亚洲证券。

“下午开始,得安排维港投资的证券套现了!”林正杰吃着盒饭,一边安排道。

马雅文站在一旁,看着心上人吃饭,偶尔伺候一番,她都是等林正杰吃的差不多了,才会吃上几口。

在这一方面,她做的比谁都好。

“维港投资的证券规模,已经超过了20亿。而如今香港一天的交易量在6~8亿,想顺利套现怕是至少得30个交易日。”

如今正式香港交易最活跃的事后,若是换成下半年,交易量肯定会降低不少。而历史的这一年,香港证券交易全年突破了1000个亿,算是创造新的记录。

林正杰说道:“那就按40个交易日来,而且必须在1550点以上,我不急着用钱。更何况,我猜测应该还有一波调整。”

他都不需要和机构沆瀣一气,反正到了心里标准他就抛,不到他就等。

当然,若是今年6、7、8月还没有顺利套现,林正杰是直接没有心里标准,会马上安排套现了。

归根到底,玩的是心态!

“嗯,我记下了!”

此时。

永安公司的会议室,正在进行一场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不少郭家第三代人物。

以经营百货业为主的永安公司上市历史较悠久,它在股市有过一次大行动,但险遭滑铁卢——1973年,永安公司每股拆细为50股,股票面值由100港元改为2港元,另每股送3股红股,5股供1股,每股供2.5港元。集资目的,是将永安百货公司旧址改建现代化商业及写字楼大厦。不久,股市崩溃,银行利率上调,永安中心的建筑费大增,而落成后租金收入又比预期的低。/apk/

最近几年,香港地产市场再次火爆,永安公司郭家却一直冷眼旁观,并没有采取行动。

不过到了今年,郭氏家族第三代再也不能淡定起来,因为地产涨得太好了。

坐在主席位上的是永安创始人‘郭泉’之孙郭志权,还有永安集团的董事总经理郭志仁,以及郭家第三代郭志梁、郭志衍等,豁然都是永安公司、永安集团的高层。

永安系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永安集团原身是永安保险公司,在1973年上市后,购入大量的永安公司股票,因此成为其母公司。

永安集团经营主要是人寿及其他保险业务、金融业务、证券投资,后又开办期货公司及食品加工销售。另外,永安集团还控股非上市企业永安银行。

这就相当于,永安集团是一家金融企业,当然也非常的多元化发展。

永安集团旗下的永安公司,则是专门从事物业投资,并持有非上市企业‘永安百货’。/

所以说,收购永安集团的话,势必就是控股了永安公司。

郭氏第三代,有数十人之多。正如“树大有枯枝”一样,第三代个别成员假公济私,丑闻迭出。郭氏家族第一代,兄弟齐心,路人皆知;第二代尚能基本维持和睦;到第三代,此时才刚刚上位,就已经出现一些负面消息,让一些老臣子寒心。

今天。

永安公司、永集的郭氏家族以及老臣子坐在一起,气氛却相当不错。

身为永集的董事局主席郭志权,率先开口说道:“泰富集团决定出手德辅道中的联邦大厦、国际大厦,要求价格是必须高于22亿港币。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下,永安公司投资者两幢大厦的可行性!”

泰富集团一放出消息,永安公司便蠢蠢欲动。

作为二把手的郭志仁马上说道:“这两座大厦都是优质中环大厦,物业总面积有60多万平方尺,仅每年的租金就可以达到1.5~2亿港币.如今香港地产旺盛,而本土百货业遭到日本百货的挤压,已经没有太大的潜力.所以,我支持购入这两幢物业,作为长期稳定的收租之用。不仅仅如此,这两年永集、永安应该积极投资物业,作为长期稳定收租。”

郭氏第三代或许不够团结,但智商肯定是差不多的,所以没有一个人反驳这种观点。

当然,郭氏第三代的思想,也和香港大多数物业投资者的想法是一样的。真正能预判形势的,又有几人?

就怕是李家成、郑裕彤、李兆基、郭德胜,也没有想到风险来领。他只是在‘负债率’控制得很好,同时又因为地产大旺,成为主要的受益人。

最终,经过一番讨论后,郭志权说道:“好,我们马上和泰富集团进行洽谈,收购这两幢优质中环大厦。”

永集毕竟是一家金融机构,还全资控股这小型银行永安银行,所以才实力上还是非常强的。

就算是旗下的永安公司,资金实力也是非常强,拥有永安百货这个现金奶牛,本身也有物业投资。

所以永安的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别说两幢大厦,就是更多的物业,他们也买得起。所以,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