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乃翁这辈子就这样了(2 / 2)

“诸位还记得那日太子为我诊病的情景吧?”

“若是一般的医者,诊病都需望闻问切四种手段相合才有把握,但太子那时最多只用了望和问,便已做到心中有数,还立即拿出了对症下药的方子,这是寻常的医者能够做到的么?”

“我也行医多年,自问也绝对无法做到这一步,只有自愧不如。”

“你们说太子有如此手段,不是不世神医又是什么?”

“……”

听完这番话,众人陷入了沉默,片刻之后又纷纷点起了头:

“听义医师这么一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义医师好歹也是在宫中行医十数年的太医,她都说自愧不如,那九成就是真的了。”

“想不到太子竟如此厉害……”

“……”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义妁如此判断还有另外一个依据,只是不便当众解释。

前日刘据与她玩“你说我猜”的游戏时,说起药材的特性来,张口闭口总是不离什么月事啊、女子胞之类的病症。

那时义妁头昏脑涨,心中又抗拒当众谈论此类话题,因此并未多想。

但事后细细回想起来。

她立刻就开始怀疑刘据其实根本不是不识药材,只不过为了伪装自己,又怕她接不上话,才故意去用这种方式来给她提醒。

毕竟她是女医,平日里又负责后宫,最多接触的就是这些病症和相关的药材。

刘据定是明知这一点,才如此施为。

这越发可以证明刘据的方技水平远在她之上,才能如此巧妙的引着她说出他想要的答案。

否则哪有人会在了解药材时,专门盯着月事啊、女子胞之类的病症去记?

那得多腌臜、多龌龊啊?

太子就算再不济,也绝对不会是这样的人吧!

何况医者父母心,他身为太子还将方技修习到如此之高的水平,便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品格!

“自今日起,我定要想尽办法留在太子身边,若能有幸再得到太子的指点,我的方技定可更进一步……”

正如此想着的时候。

不久之前才在朝议上被刘据救了一命的谏议大夫梁成神色微动,忽然又在沉默中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义医师方才所言不差,太子殿下身份何等尊贵,修习方技的事传出去恐怕对他影响不佳。”

“偏偏殿下宅心仁厚,见义医师与使团众人性命危在旦夕,才不得不被迫出手相救。”

“怎料如今被义医师识破,还当众说了出来,此后那些与义医师一同染病的人再相继康复,此事只怕是很快就在使团内闹得人尽皆知,这……可教殿下情何以堪啊?”

“唉……”

话至此处,没有人知道霍光那看似平静的表情之下,内心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这个太子,和他之前想的也太不一样了吧?

此前他还曾腹诽是卫青眼神不好,霍去病猪油蒙心。

如今看来,刘据此前表现出来的不羁和荒唐八成也只是伪装。

刘据身上隐藏的秘密恐怕非他可以想象,城府之深更是世间少有,隐忍的程度也只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这样的人,要是真有人能看透就活见鬼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能够办成大事的人!

这样的人,我……真的比他强么?

亡兄托付的大计还有意义么?

而在惊骇之余。

霍光也在沉吟中缓缓开口对众人说道:“诸位,霍某倒有个想法,至少可以令殿下不那么难堪……”

于是就当刘据还在帐篷里睡着懒觉时,众人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

接着一个消息便以命令的形式传遍了整个使团,这条命令的大意是

——【我们都知道太子是不世神医,但我们就是谁也不说,唉,就是陪太子玩儿。】

……

与此同时。

南越国,都城番禺。

丞相府内。

“你说什么?这次出使我国的使团竟由大汉太子亲自率领?”

丞相吕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子率团出使他国,这种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恐怕也就仅次于天子御驾亲征了吧?

不过天子御驾亲征,通常都有千军万马作为中军守护。

而这回大汉太子却是随使团出使他国,一个使团又能有多少人?

想到这里,吕嘉立刻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

“这次使团有多少人?”

“大约千余人。”

“你确定?”

“丞相,此事千真万确,不过下官还得到一个消息……大汉已在零陵和桂阳各屯兵三万,严阵以待。”

“这……”

吕嘉心中的惊疑愈发深重。

难道大汉就不怕太子在南越国遭遇不测,又或是成了南越国的俘虏,因此动摇国本,有损国威么?

这一刻,他的脑子甚至都不需要运行,就立即给这件事下了定论:

“此事绝不简单,恐怕有诈!”

“速速将吕氏三代以内的中坚全部召来,在大汉使团到来之前,务必商议出个对策!”

感谢【雾隐孤客】老爷的打赏支持。

用3200字大章弱弱的向读者老爷们求一下月票,也烦请诸位老爷千万不要养书,这对作者菌和这本书真的非常重要,尤其是接下来的两周。

求求了……

还有新书投资的老爷也可以投一下了,这本书目前情况不错,肯定不会切。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