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 / 2)

至圣先师 泡泡泡 1881 字 17天前

“高,实在是高。”

窝阔台、察哈台对视阴笑。

在他们背后,峡谷中隐藏着多达百万的军队!

蒙元人、妖族、蛮族,百族都有,杀气腾腾。

蒙元磨刀霍霍,这把利刃随时斩下。

战争,难以避免。只是伪装更加天衣无缝。

同样,大汉、东齐都在观望。

等待大唐杜预,作出决断。

杜预的决定,将影响整个圣元大陆的走向。

杜预凝望着远处蒙元帝国,那不知几万里、无边无际的极北之地,悠然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林如海:“???”

林星河:“???”

众将:“???”

作诗?

杜预在这时候,竟然还有兴趣作诗?

眼前并无敌人,此时作诗,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杜预确实率领唐军,从长安一路出发,逆推安史之乱,打回中原,收复了河南河北,站在阴山之巅,俯瞰蒙元帝国。

这首诗,也颇为应景。

屹立在阴山上,杜预诗兴大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预的诗词,声震云霄,插上翅膀,传遍了大江南北。

如同前线大捷的捷报,一瞬间传到了大唐全国各地。

大唐两京八十一州,亿兆百姓,人人涕泪交下、感动涕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已经打下河北了吗?”

“那岂不是说?安史之乱,已经彻底被平定了?”

“我官军赢了?我大唐赢了?”

“真的假的,难以置信啊。”

杜预诗词突兀,起

势迅猛,捷报来的异常突然。

安史之乱,虽然时间不长,但异常惨烈。大批河北、中原、两京的家庭,沦为流民,多年飘泊在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他们听到杜预亲口说“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所有人心中涛翻浪涌。

正如杜预诗词说,大批大唐百姓、流民,“初闻涕泪满衣裳”,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有人都绷不住了,激发感情波涛,喜极而悲、悲喜交集。

剑南道。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擎天,激动大叫:“【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老夫两个儿子,一个孙子,总共七口人,都惨死在安史之乱中,老天,你终于开眼了,呜呜呜··”

江陵城。

一个颇有诗书之气、沦落要饭的乞丐,听到杜预捷报,突然流出血泪:“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夫人,你在天之灵,听到了吗?我终于可以回去祭奠你了。”

江南道。

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家庭,抱在一起抱头痛哭。

“呜呜呜,感谢上苍。”

“更要感激杜预!”

“杜解元,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我们,可以回家了。”

大唐百姓,痛定思痛,回想这两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

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大批流民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杜预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大唐亿兆百姓,无数人都或抱头痛哭、或弹冠相庆、或奔走相告、或喜大普奔。

无数民心民望,汇聚成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大河,冲天而起,向杜预所在的阴山飞射而去。

什么是养望?

这就是养望。

养望,不是坐在家里,便可坐而养望。

而是要做事!作利国利民、国之大者的事。

杜预收复河南河北、替大唐力挽狂澜,平定安史之乱,自然最符合最广大的老百姓的心愿、利益,也自然而然,赢得了无数大唐百姓的衷心拥戴、感谢。

他文宫中的文名,暴涨。

经历一路战争,杜预文名早已涨到二十五丈高。

但如今涨幅更快,更惊人。

杜预转头看向林星河、弄玉,眼神柔和,沉声道:“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林星河、弄玉甜蜜一笑。

“喜欲狂”,三个字,精确勾勒出天下百姓,听到收复河南河北捷报的欣喜,达到惊喜的更高峰。

大唐百姓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回头看去”,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全家的愁云不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