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记者要来采访(2 / 2)

“小黄、小肖,以后你俩跟着我学习制作【椒麻鸡】。”

炖煮的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时间不宜太长,应避免失去了口感。

【兑换点:2137点\2166点】

齐燕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让杜少杰破防。

“燕子,美琴,你们尝尝我做的【椒麻鸡】,感觉味道如何?”

小梅和小雅就有口福了,恨不能天天吃,反正也吃不厌。

董云显倒是觉得杜少杰的建议很不错,现在餐厅的大盘鸡皮带面、凉面都打响了名头,收益也不错。

接下来几天,餐厅这边需要准备一下。

“少杰,好像没有我们那天吃的鸡肉辣。我感觉吧,少了点辣味,吃起来就没那么过瘾,你说呢?”

杜少杰自己也尝了尝,找到了问题所在:

“外面的店里做的【椒麻鸡】,应该是加了辣椒油。下次我自己熬点,肯定能增加辣度和香味。”

浸泡的时间越长,椒麻味就越浓郁。

看样子,有关部门已经同意宣传梁美琴的英勇事迹,要不也不会派记者来采访。这是一件好事,趁热打铁,先把美琴的工作安排好再说。

有时候晚上他也会买半只【椒麻鸡】带回去,当然,他从不在一家店连续买,就是为了品尝不同的味道。

“好啊,那我就专门开一家店卖【椒麻鸡】,燕子、美琴,你俩去帮我卖货。到时候生意一定好,怎么样?”

“我要半只鸡”

“小梅和小雅推着她出去转转,阿姨,有什么事吗?”

“少杰,继续加油,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翌日。

“哥,你下次可以多放些辣椒,就当是照顾美琴姐姐呗。”

第三步,就是在炒好的料里面加入过滤掉残渣的鸡汤,小火慢慢熬制。一定要将各种香料的味道熬出来,尤其是要让辣味充分的释放。

这是为了让鸡皮紧实,同时也是鸡肉不柴的关键。汤里自然需要放入各种香料和小料,也要放一点盐打个底味。

这时,梁母忽然跑了过来:“少杰,燕子,美琴呢?”

“少杰,你要送小梅去学校吗?唉,你说当初她报考京城的学校多好?我还能经常去看看她,偶尔出去玩也能有个伴儿。”

“知道了”

不过他还是秉承一贯的风格,不是原则的问题绝不开口。

鸡肉煮好之后,自然放凉,可以多浸泡一会。

梁母随后解释了一句,杜少杰和齐燕这才松了口气。

有时候带回家吃,有时候和王丽雯或者齐燕、美琴一起吃。

只不过现在的入流作品门槛已经抬高到“上下”的层次,没有办法准确的进行评估。

董云显可比钟福祥现实多了,这两年,外面的小吃摊、小饭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就连百年老字号的“洪春园饭店”都每况愈下。

他当初为什么会调到电力工业局下属的光源宾馆?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趋势。

增加【椒麻鸡】这个品种,无非是再多开一个窗口,没啥问题。

【时长:1390小时\34176小时】

煮鸡有个小技巧,三提三放之后再没入水中炖煮。

小梅和小雅就不必说了,她俩就是哥哥的死忠,哥哥在她俩的眼中就是最棒的。

“阿姨,你先回去吧。我和少杰马上去找美琴,找到了就把她送回家。”

尤其是齐燕,她之前带着美琴出来的时候,梁母还说让她们在外面多玩一会,怎么到了这会儿又找上门来了呢?

杜少杰让小梅先去给王玉秀送饭,回来后大家才开吃。

第一次做【椒麻鸡】还算成功,虽然光幕上没有显示,但他自己估计应该相当于“中”的综合评价。

黄婷婷和肖建军学的很用心,整个流程很快就掌握了。

“报社那边有回音了,说回头会派人到家里来采访美琴,我想告诉她一声,让她有个心理准备。”

作为一名专业厨师,试吃是一门功课,能学到很多东西。

按照他的理解,做这道菜的关键有三步:其一,是煮鸡。其二,就是炒料。其三,是熬制料汁。

“小梅很有主见,填志愿的时候我只提了建议,最终还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不过,去南方也不错,有机会你也该去那边看看。”

他搞不清楚为何杜少杰会对【椒麻鸡】这么执着,自己感兴趣不算,还要怂恿董云显增加这个菜品。

和大盘鸡皮带面不同,【椒麻鸡】不按份卖,最少半只鸡,可以堂食也可以打包带走。

中午看热闹的人多,买的人很少。不过今儿只做了20只鸡,饭点过后还是卖完了。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