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土炕,容易塌(2 / 2)

这也是国家发展做贡献。

毕竟,医药领域在任何年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韩卫民对着秦东来道:“村长,是这样,我打算在秦王村建一个简单的制药厂,生产一些中成药。”

“药材、药方都由我提供。”

“而村子里只需要提供制药工就行了。”

“咱们计件开工资。”

“按照中成药的份量,给予制作费。”

“多劳多得,人人都有赚钱的机会。”

秦东来闻言,不由坐直了身子。

“现在农村地区就是缺乏赚钱的路子。”

“除了卖粮食也没别的收入。”

“但是国家在稳定粮价,所以啊,卖粮食也赚不了几个钱。”

“更何况还要交公粮。”

“交了公粮,扣除自己一家的口粮,剩下能卖的粮食也没多少了。”

秦林山也是第一次听韩卫民说起这事。

如今听来也觉得颇为激动。

农民最不怕的就是辛苦。

你要敢说多劳多得,那有人就得起早贪黑的卷。

“卫民,村长说的都是实情,你要真能弄个只要制药厂,我们都跟你干,绝对给你保证质量。”

同桌坐的几个人,也纷纷附和起来,都觉得这事能搞。

韩卫民笑了笑,接着给他们把这里面存在的风险说了一下。

但韩卫民也告诉他们,只要不搞的太大,而且不存在压榨工人的成分,一般是没什么问题的。

听到风险,一些人也犹豫了起来。

但秦东来竟然坚定的支持韩卫民。

他认为,做丸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毕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病人一旦发病,往往很难在短时间买到药。

如果能生产一些丸药,起码他们村子的人是收益的。

且丸药利于保存,方便服用,对患者是很友好的。

秦林山也大力支持韩卫民。

韩卫民可是自己乘龙快婿,支持他就是支持自己女儿。

且如果药厂建成了,最受益的肯定是他们家呀。

见有人支持,韩卫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也不强求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同意。

等第一批人尝到甜头了,后面的人自然会加入进来。

一场婚宴在热闹的气氛中逐渐接近了尾声。

当夜,韩卫民和秦淮茹坐在自己房子的火炕上。

秦淮茹则是数着一叠毛票。

数了两遍之后,她终于确定,一共就收了12块钱。

“咱们出了八九十块钱,才收回来12块钱。”

“这酒席办的太亏了。”

“这还不算贴进去的那两瓶茅台。”

秦淮茹嘟着嘴,抱怨道。

韩卫民不由笑了:“媳妇,这账可不能这么算。”

“你就说说今天谁家不羡慕你们家?”

“村里那个闺女不羡慕你呀?”

“只要钱花的响亮,那就是值了。”

秦淮茹娇柔一笑,靠在了韩卫民肩膀上。

“还是卫民哥,会开导人。”

韩卫民搂着秦淮茹的肩膀,笑道:“媳妇,趁着炕还热乎,咱们也睡吧。”

接着他起身,吹灭了煤油灯。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