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凶器的去向(2 / 2)

陈桉树也额外带了1名警员跟随他和郭天阳1起搜查。

3人1同来到了窑洞的深处,也就是发现尸体的地方。

由于此前针对1些害虫经过处理之后,这片区域干净多了,尸臭味也少了很多,就更不用说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虫子了。

3人1同戴上手套,口罩等物品之后,立马将现场的土壤放入筛网当中,然后进行晃动,以此来清理没必要的杂质。

由于现场标记了不少的鞋脚印,因此3人的动作可以用小心翼翼来形容。

跟随陈桉树和郭天阳的来的警员就在1旁拿着铲子将现场的土壤铲起来,等陈桉树和郭天阳确认1批土壤没问题,再放下下1批的土壤进行检测。

这样反复经过1个多小时的搜查之后,基本上,陈桉树和郭天阳两个将窑洞深处的这些土壤全部筛查了个遍,总算在上面获得了1些线索。

这些线索就是,陈桉树发现的3颗牙齿。

当陈桉树发现这3颗牙齿的时候,警员和郭天阳显得异常的兴奋。

因为这样就不用怀疑这个地方不是第1现场。

这3颗牙齿的出现,也就1下子确定了案件的第1现场,死者大概率就是在被窑洞被害的。

“立马对窑洞内外进行更为细致的勘查,说不定会有新发现,比如说凶器之类的工具。”

此话1出,真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凶器?还是在第1案发现场?

这种情况确实是不多见了,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犯罪嫌疑人也在进步。

不过陈桉树也解释了,无论从案发现场,还是从窑洞外发现的仿金手镯来看,对方在杀害死者的时候,起码没有进行过严密的计划。

也就是说,双方大概率是发生了什么冲突,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凶手来说1定是非常慌张,包括窑洞左侧通道的压扁的纸板还有在窑洞外发现的仿金手镯,这些都说明凶手应该是来不及处理这些东西,只能逃离现场。

要是就这么拿着带血的锐器出去,肯定是不行,因此最好的办法无疑埋掉,而现场也许是个选择。

毕竟有道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在此前的尸检报告就知道了,死者是受过锐器的伤害,不然死者也不会颅首分离,所以关于这个锐器,也就是作案工具我们是第1要找到了。”

“这也是检察院起诉科批准法院受理的重要条件。”

闻言,其实警员和郭天阳都觉得,对方应该不会将凶器丢在现场,不过他们还是按照陈桉树意思去做了。

随后的时间,他们从找牙齿的任务,转变成了找杀手的作案工具,连外面看守现场的警员也是加入到队5当中。

不过经过1段时间的搜查,可以说没有1点收获。

有的警员觉得是不是陈桉树猜测的方向错了,杀手哪有这么蠢?

不过陈桉树还是坚持刚才的观点:“我们要常常用逆向思维思考,说不定凶手就是将凶器埋在第1案发现场,有时候不要想的这么复杂。”

“要是对方真是那种严密无缝的人,也不会在现场留下这么多的痕迹。”

话虽如此,不过没有找到作案工具,众人还是挺沮丧的。

甚至有的警员直接开口问道:“那陈队,你知道作案工具在哪里?”

这话其实已经带着质问的语气了,意思就是连你都找不到,那我们还找什么?

“应该在那里了。”

陈桉树目光锁定了1个地方,众人也是下意识跟随着陈桉树的目光看向1个地方。

那名提问的警员随口1问的话,陈桉树真的回答上来了。

陈桉树目光所在之处就位于土坑烧火口土的下面。

在他们还未反应之前,陈桉树轻声道:“给我1个小铲子。”

警员听到之后,立马恭恭敬敬的将小铲子交到陈桉树手里。

之后,陈桉树蹲了下来,缓慢的拨开外层的土壤。

此时众人的想法只有1个,那便是,作案工具会在这里?

奇迹会发生?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