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领主的决定(1 / 1)

“哦?他们决定增加夜校的班级数量?”珀菲科特接见了双工联合的领主府代表,听完他转述的会议内容之后,便好奇的问了一句:“那么他们要从哪里获得足够的老师呢?”

这是一个即便珀菲科特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这个时代可不是她穿越前的世界,在某东方大国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全日制高中教育,以及四年脱产大学教育的大学牲。

即便是在帝国大学最多的朗顿,大学生这个词的含金量都是非常可观的,帝国任何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都是社会急需的精英人才。

事实上,在这个时代,能够小学毕业已经算是高学历了,工人当中可是有相当多的人都只是胎教肄业。

至于工程师这边,他们倒是整个群体都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不然的话也没资格去考工程师资格认证了。

要知道其中有一条就是获得大学文凭,也就是必须是毕业,而不是肄业。

在这样的前提限制下,工程师群体中的大多数都是有大学学历的,尽管这个学历通常来说并不是那么的有含金量。

毕竟就算是朗顿的顶级名校,也是可以为了一笔价格不菲的捐款,而签发一张德不配位的毕业证的。

当然,就算是如此,对于工程师们来说,他们去教导一群文盲认字还是可以胜任的。

只是愿意做这件事和有能力做这件事是不一样的。

夜校确实是领主府批文设立的,珀菲科特也下拨了一份资金给双工联合,用于夜校的开销。

但这笔钱可不是给夜校老师的工资,而夜校本身也是不收学费的。

事实上这才是夜校为什么人数爆满的关键所在,免费的教育谁不想要呢?

如果是小孩子可能还会不珍惜,但对于已经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成年人来说,读书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所以有机会,没有人会放弃一个可以上进的机会。

至于说夜校的老师,是从工程师群体里根据自愿原则抽调来的,他们会有一笔补贴,但不会发工资。

所以对于工程师们来说,去夜校当老师是个苦差事,大家其实不是很愿意干这活。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些,珀菲科特这才会好奇埃尔文究竟要从哪里弄来足够的老师。

“根据埃尔文代表的解释,他会在城里额外招募一批专职教员,同时将夜校也三班倒,这样好让所有的工人都能够有时间和机会进入夜校学习。”领主府代表向珀菲科特做出了解释。

珀菲科特对于这个办法能不能解决问题倒是不操心,但她却也同样问道:“另外雇一批人?钱从哪里来?他自己贴么?”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埃尔文是自己贴钱,那珀菲科特就要好好审视一下他的目的了。

“并不是,是和工程相关的供应商和承包商方面主动捐赠,一笔并不算太丰厚的资金,将会捐赠到双工联合的账户上。”领主府的代表回答着珀菲科特,却并没有发表任何他的主观看法。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去双工联合当这个代表,就是作为珀菲科特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的。

他不需要发表意见,因为珀菲科特会通过他将意见传达到双工联合。

他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的定位就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很直接的扮演了一个传声筒和记录员的角色。

对于这名代表的表现,珀菲科特是满意的,她确实不需要在这个岗位上的人想法太多,那样会影响她对双工联合的控制。

毕竟珀菲科特要的是自己的代表在双工联合里不偏不倚的当墙头草,维持住双方的均势,而不是一个意见太鲜明从而导致一家独大或者被两家共同针对的刺头。

至于说能量塔项目相关的供应商和承包商愿意为夜校和双工联合出钱,对于珀菲科特来说这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但也算不上坏消息。

最起码对于双工联合来说,夜校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而双工联合在有了钱之后,也能够更好方便的做其他事情。

但珀菲科特却并不喜欢这样,因为那些商人的捐款意味着他们注意到了双工联合,并尝试着把手伸进来。

想了想之后,珀菲科特对代表说道:“可以接受捐款,但接受捐款之后,让他们把金额、来源、具体应用事项都列一个表格之后公布出去,包括所有的开支与消耗,要求做到绝对的公开和透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和贪腐问题。

同时对外公布双工联合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对于捐赠者以切诺伯格市政厅……不,还是以领主府的名义发一个纪念章以做表彰。”

珀菲科特这么做,是为了将商人们的捐助影响力拉到最低,避免这商人会借着捐款逐渐将手伸向双工联合。

双工联合是自己设立用来平衡工人和工程师关系的,可不能让那些商人控制了。

怀着这样的想法,珀菲科特自然要作出对应的应对。

允许接受社会捐赠自然是要引更多的人入局,这样就能够淡化掉某一笔捐助的影响。

而颁发纪念章,则可以更多的淡化他们对双工联合的所谓“恩情”,毕竟已经以领主府的名义表彰过了,再对双工联合提要求就不礼貌了。

虽说这不能彻底断绝商人们对双工联合的影响,但至少可以把他们的影响淡化到最低,这样一来,珀菲科特在将双工联合推广到整个北境的时候,也就不用担心这个机构被别人控制了。

当然,珀菲科特也可以回绝所有的捐款,然后从北境的财政支出中来出这笔钱,彻底断绝外部影响。

但这么做的话对于北境的财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尤其是现在北境的财政可还是赤字状态。

能够用别人的钱,又何必自己出钱呢?

另一方面,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和商人们缓和关系的方式,避免领主府和商人们之间的关系闹的太僵。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