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以最怂的姿态,说出最硬气的话(2 / 2)

面色,一下子就变得异常难看起来。

别看他之前,在和朱标说放弃北伐的事情时,完全不在乎的样子。

可实际上,对于白白浪费这次机会,他又怎么会甘心?

多好的一个机会!

王保保这样一个,对于如今的北元而言,宛若护国长城一般的人物没了。

北元鞑子必然惊慌失措。

大军在此时进行北伐,就算灭不了鞑子王庭,也能够得到巨大的利益。

可就是因为李善长这狗东西肆意妄为。

硬生生的让自己这边,放弃了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

今后还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才能够完成!

这等事儿,对于一向对北元鞑子,有着很深仇恨的朱元璋而言,怎能不憋屈?

怎能不让他生气?

所以在接下来,事情办妥之后,李善长这家伙,绝不能给他留什么好下场!

他等死吧!

……

中都城,越发显得荒凉了。

李善长又一次来到了中都城,在这里清理杂草,驱赶飞鸟。

来用他的力量,维持着中都的整洁。

可他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把这么大的中都变得干净?

这么大的地儿,他又怎么可能清理的过来?

很多地方,野草清理之后又长,而这边还没有清理完,其余更多的地方,早就已经荒芜了。

草长得很深。

那些鸟雀,也占据了这处无人的荒凉城堡。

被驱赶之后,盘旋一阵儿,便又落了回来。

这根本就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儿。

可李善长还是隔三差五的,前来做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

最近一段时间,李善长来这边来的更加勤快了。

几乎天天来。

他又一次来到了中都城的城墙上。

夕阳的余晖之下,看着这座一旦修建起来,绝对比应天府城更加雄伟壮阔,更加震撼人心,必然千古留名的城池。

眼里面满满的都是惋惜,还有心疼与执着。

多好的城池啊!可不能就这样废了!

“快了!你们很快都能够再次被修建起来。

这里必然能成为最伟大的都城!

世人也必然记得我李善长的名字。

子孙后代想起我做的事儿,都会对我投来感激的目光。

带着崇敬!”

李善长喃喃自语,脸上带着憧憬,还有一些笑意。

他已经收到了一些消息。

他在之前所进行的那些手段,到了此时,已经显露了一些效果。

徐达那边已经感受到了压力,催粮催得更紧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得到消息,说徐达最近刚调集兵马,带兵出征。

可结果才刚刚出去没两天,就又一次的回来了。

这个消息对于李善长而言,简直好的不能再好!

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徐达突然之间就要带人出征。

但是却知道,必然是徐达或者是朱元璋,察觉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想要动手打北元。

不然的话,徐达绝对不会轻动。

自从洪武五年那一次的失败之后,徐达这边虽然还和北元那里,时常有着一些战事,但都是小规模的摩擦。

还从没过这一次这么多的兵马。

这次偏偏就动了。

那这就很说明事情了。

若无一个比较合适的战机,徐达和朱元璋他们,肯定不会如此做。

这样以来,自己的作用就会被凸显出来。

能够明确的,让朱元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自己这次,可谓是打到了朱元璋的七寸上。

他知道,依照朱元璋的性子,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会轻易认输。

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来用他的力量,尽可能的解决这件事儿……

李善长如此想着,看着这夕阳下的中都城,忍不住笑了笑。

可是自己已经在这件事情上出了手,又怎么可能会让他成功。

真当自己这么多年执掌权力中枢,是白干的?

真以为天下的那么多官员,是那么好控制的?

也只有自己,才能够让这么多人服服帖帖,听话办事。

没有自己开口,在这件事上就算是朱元璋这个皇帝,也一样不好使!

无论他用什么办法,都破不了这个局!

想要破这个局,那就必须向自己低头服软。

而是代价,便是修中都!

不修中都,他就想要地方上再次运转起来。

想要攻打北元,畅通无阻。

粮草后勤等方面的供应都足足的。

又怎么可能?

李善长觉得这这样的事,一定会发生。

君臣这么多年了,他太清楚朱元璋对于北元到底有多仇恨!

也是因此,这次朱元璋哪怕心里面再不舒服。

在这二者之间,也一定会选择修筑中都城,从而换来自己的支持。

给他继续保证粮草后勤。

让他那里,可以让人放心大胆的出兵攻打北元。

迎着夕阳,他面带欣赏的看着这座,他一手主持修建起来的城池。

面带笑容与希望。

仿佛看到了这停工几个月的中都城,再一次开工,并最终如同他预想的那样完工。

成为这世上最伟大的都城!

不仅仅要超过刘伯温主持修缮的应天府城,同时也超过北宋的汴梁,超过洛阳,超过长安!

他坐等朱元璋那边传来消息,主动与他相见。

也想好了一些相应的条件。

在谈这个事情的时候,他这边还可以向朱元璋,再适当的服些软。

表明自己今后,都会好好听话,好好做事。

把朱元璋以前所提的,那些修中都城的要求,全部都给落实。

把修中都城的劳役当成人看。

甚至于还会表示,将会号召一下公侯之家,主动捐出钱粮,承担修建中都的很大一部分的花费。

自己如此做,可以说是给足了朱元璋面子。

对于朱元璋,他还是很了解的。

有了自己的这些作为,朱元璋肯定会乖乖就范。

对于这种驴脾气的人,有些时候不能一味的强硬。

硬过之后,就得给他适当的服下软。

哄一哄,捋捋毛。

但对于李善长而言,这些都无所谓。

反正他都已经丢了不少面子。

只要他能把中都城重修起来了,那就算是给朱元璋适当的服一下软,也没什么问题。

中都城修建起来后,所有的闲言碎语都会消失。

自己看似丢了面子,可实际上却是把之前丢掉的脸面,再一次给捡了起来!

……

“爷爷,这就是双水村吗?

这村子看起来好干净,什么都精井然有序。”

双水村村头,一辆牛车缓缓行来。

此时,太阳都有些偏西了。

应天府城距离双水村,还是有些远。

而刘伯温又是乘坐的牛车,走路不急不缓。

一路慢慢而来,花费的时间自然长。

坐在牛车上的刘秋烟,显得有些好奇的,朝着周围打量。

并询问自己爷爷。

刘伯温笑着点点头道:“对,这就是双水村。

这双水村确实干净整洁。

这些都是梅小友来到之后,才出现的变化。”

刘伯温说着,就将他所知道的一些事情,说给了刘秋烟听。

说完后,指指出现的几个双水村的孩子道:“看看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不是要比别的地方村上的孩子,要好上一些?

脸上也要有肉,没那么瘦。”

刘秋烟仔细打量,点了点头。

还确实是如同自己爷爷说的那般。

“这些,也都是梅小友的功劳。

梅小友来到这里后,又是做香皂,又是弄水泥。

把这双水村都带的热闹了起来,

他们家家户户都有人,到他那里去做工。

梅小友给的钱又多,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变好了……”

刘伯温是不遗余力的,在对他的孙女吹嘘梅殷有多好。

而刘秋烟因为梅殷帮了他爷爷大忙,可以说是挽救了他们刘家,本身就对梅殷挺好奇。

心存感激。

这个时候又听到自己爷爷这样说,再结合着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对于梅殷就更加的好奇了。

这梅驸马还当真不是一般人。

她这个时候,更是想要看看这位驸马爷,到底如何。

他所做出来的这些事儿,可不是一般的勋贵,或者是皇亲国戚会做的。

不是说没有能力去做,而是说懒得去做。

“来,咱们喝碗茶,再去梅小友家。”

刘伯温让仆人停下牛车,对刘秋烟笑着说道。

刘秋烟显得还有些不解。

这马上就到梅驸马家了。

到了梅驸马家,肯定会有茶水。

怎么自己爷爷,到了梅驸马家的家门口了,还要花钱去买茶水喝?

爷爷这是担心到了梅驸马家,连口水都混不上?

不应该吧?

真要这样,这梅驸马可和爷爷说的不一样啊!

“这小店儿也是梅小友花钱办起来了。

和开店的人五五分成。

这开店的人也是个苦命的,因为意外瘸了腿,干不得重活……”

刘伯温显得慈祥的,给自己家孙女介绍起来。

听了自己爷爷的介绍,刘秋烟顿时肃然起敬。

心中带着一些感动,还有一些敬佩。

这梅驸马,人真好!

他的眼里,有底下这些活不下去的人!

他这等于是给了这家人,一条活路。

若没有梅驸马,这家人日子肯定过的极为艰难。

当下便搀扶着自己爷爷,下了牛车,走进了小店。

刘伯温要了两碗茶,他一碗,给赶车的仆人一碗。

至于刘秋烟,则要了一碗醪糟。

刚喝了一口,眼睛就有一些亮。

这乡村小店的醪糟,竟然比她在应天府城里,吃的还要有滋味!

刘秋烟显得有些好奇的问了一下店主。

经营小店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见了不少人,性格和之前相比,要开朗了不少的店主。

见到刘秋烟这样一个,之前从没见过的漂亮少女问他话。

倒是显得有些拘谨了。

但还是说了实情。

说这是梅先生对他婆娘进行了一番指点,他们家才做出来的。

听到这话后,刘秋烟大大的眼睛,瞪的更大了一些。

满是意外,带着吃惊

梅驸马居然连这个都懂?

这……他会的也太多了吧?!

心中对于梅殷的好奇,又加重了一分。

可以说还没有见到梅殷,刘秋烟对于梅殷的好奇,已经被拉满了。

吃了茶和醪糟,付了钱后,刘伯温没有再坐牛车。

步行在前面带路,带着刘秋烟朝着梅殷家而去。

到了梅殷家,果不其然,家里面又是没人。

刘伯温也不用问别人,就朝着村外而去。

他知道,这十有八九便是梅殷梅小友又下地了。

而他之前,可是去过梅小友家的田,知道在那里。

果然,没过多久,就看到了那在田里,拿着锄头在除草的熟悉身影。

……

“见过驸马,见过公主殿下。”

刘伯温对着梅殷和宁国公主二人见礼。

刘伯温的孙女刘秋烟,也同样是跟在刘伯温身侧行礼。

“哈哈,别叫驸马,喊梅小友就好,听着亲切。

青田先生,你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梅殷看着刘伯温笑着说道。

显得挺惊喜的。

毕竟刘伯温此时,已经安然的渡过了难关。

改变了历史上原本的命运。

一方面,梅殷为刘伯温这样一个挺可以的人,因为自己避免横死而感到高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过刘伯温改变原本的结局,梅殷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这个世界,自己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办事的话。

是真的能够影响历史,改变原本的历史走向!

不少人的命运都发生改变。

这样就证明了,今后他若是还能继续在大明这边生活。

只要处理得当的话,能够改变马皇后,朱标,朱雄英这些人的命运。

甚至于还能够把大明变得不一样!

让大明迈出向外的步伐!

或许有一天,能看到冒着黑烟的大船,来往与各地的港口之间。

把大明这边廉价的商品,卖上天价。

从海外换来珍贵的黄金,以及其余的东西……

这样的场景,想想还令人满期待的。

刘伯温望着梅殷笑道:“行,那我便仗着年纪托个大,还以梅小友来称呼驸马您。

按说是早就该来了。

梅小友,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救了我的命。

这次的事,若无梅小友提点,这会儿,我只怕坟头上都冒出草芽了。”

刘伯温望着梅殷,满是感激的说道。

话语当中,又带着一些幽默风趣。

丝毫没有多数读书人,尤其是大多大儒的那种死板方正。

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梅殷笑着摆摆手道:“我也只是动了动嘴而已,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没帮上太大的忙。

最主要的还是青田先生你的本事。

若非青田先生,你有那样的好习惯。

这次的事,同样是不好过关。

我所说的那办法也不好用。”

梅殷已经通过朱标,知道了一些这件事的消息。

刘伯温摇了摇头:“这些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梅小友你的提点。

没有你出的主意。

我就算是有所留底儿,也同样起不到作用。”

梅殷笑着道:“行,这事儿咱不多说了,心里有就行。”

说着,望向刘伯温身边的那位少女道:“青田先生,不知这位是谁?”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