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抢着吃才香,录取通知书到了(2 / 2)

陈嫣也记不得,自己什么时候坐到姜哲膝盖上。

姜哲像抱着一个大号的布娃娃。

陈嫣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是,被手机铃声打断。

她看一眼手机来电显示,拿起手机,依靠在姜哲身上,按下接听键。

“喂……”

姜哲隐约听到,陈嫣母亲告诉她,家里来客人了。

“知道了,我马上回去。”陈嫣有些烦躁的结束通话。

姜哲抚弄她的头发,无声的安抚。

“我舅舅、舅妈来了。”

“行了,回去吧。”

陈嫣转头,看着近在眼前的姜哲,咬了他一口,然后跳起来,嬉笑着换衣服。

“小卡,你姐姐要走了。”姜哲也站起来,笑着说道。

小卡原本已经在打盹,看到二人要出门,飞快的跑过来。

姜哲换好衣服,牵着小卡的绳子,又帮陈嫣提着包,说道:“走吧,我送送你。”

陈嫣主动牵起姜哲的手,依依不舍的离开画室。

走到公交车站附近,她小声对姜哲说道:“原本,今天想和你一起吃饭的。”

姜哲说:“假期还有时间,高兴一点。”

陈嫣看到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靠近车站,趁着左右无人注意,突然在姜哲脸上嘬一口,转头,一溜烟的跑上公交车。

姜哲看着陈嫣上车,找座位,坐下,公交车远去。

回画室途中,他还在回味刚才那温润的感觉,想起和陈嫣相识的过程。

最初,只是觉得这女孩儿很漂亮,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久,感情变得更加丰富。今天是意外,未来会怎么样,姜哲也不知道,顺其自然就好。

吃过晚饭,姜哲开始补今天的学习积累。

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不会觉得累。

昨天的油画底子,有两张已经干透。

他把干透的油画纸的材料和制作顺序记录到笔记中。

做多种尝试并且记录材料的变化过程,是为了掌握当下的材料特性。从系统中接受的知识是固定的,现实中的材料与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中,所以,要灵活的掌握知识,还要适应新的变化。

做完记录,姜哲开始在干燥的油画底上塑造形象。

古典透明罩染技法,在做底,起稿,染一层透明色之后,需要在透明色层上塑造形象的素描效果。

用白色从受光的部分向暗部过度,层次逐渐减弱。因为底色是土红或棕色,会自然形成素描效果。

塑造的材料可以用铅白,也可以用钛白。调色剂可以用油,也可以用丹培拉调色液。

姜哲不熟悉丹培拉技法,选择用油调白色。

这两张稿子,一张是静物,一张是人物半身肖像。

他用小号的油画笔和圭笔,调制不透明和半透明的白色,在两张稿子上制作素描效果。因为画幅很小,所以制作手法非常仔细。

有系统给予的技能知识作为参照,姜哲在一幅画上刻意留有笔触,另一幅作品,则完全不留笔触痕迹。

第一遍素描效果完成,需要等待白色层干燥。

姜哲将稿子放在避光处通风,然后,打开系统。

他看到今天的学习积累又不够,就用电脑播放音乐,准备工具,临摹小楷。交替学习不同内容的办法,补齐积累,避免懈怠。

休息的时候,他打开新闻网页,浏览今天的新闻,特别注意看本地的新闻。

系统任务提示,两个元凶已经落网,但是,本地新闻中,没有一点迹象。

接下来的两天,姜哲的生活风平浪静。/

他用半天时间帮着父母搬家,半天时间留在画室里作画。十几幅油化试验稿,陆续开始绘制。

姜哲每天会抽空用素描临摹卡拉瓦乔的水果篮,直到画出满意的稿子。他准备了一个等同原作大小的油画框,绷好画布,做好油画底。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尝试转稿。

简单来说,就是在素描纸背面涂色,把稿子附在油画布上,通过在素描稿上描痕等手法,把画好的形象转到油画布上。

这种传统的方法,是为了保证让素描稿尽量准确的转移到画布上。

这种方法,也会造成大量的素描稿被破坏,无法保存下来。

姜哲为了体验转稿过程,采用尽量贴近传统的方式。

他听说过,有些画家会采用现代的手段,将素描稿或者干脆将照片转制成投影片,用仪器把形象投到画布上,再进行描绘。

姜哲不反对投影素描稿,但不喜欢投影照片。他始终觉得,这种方法会被照片形象束缚,失去创作的灵活。

他用几天时间,掌握了转稿的办法,并且涂好第一层透明色。

姜益夫妇已经将家里大部分东西搬去新家,之所以一直没有去新家居住,就是为了等待姜哲的录取通知书。

时间一天天过去,姜益夫妇难免开始焦躁。

7月30日,姜哲正在画室作画的时候,接到父亲电话。

“姜哲,赶快回来,你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支持。

感谢书友的打赏。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