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青华美院的艺考,收获(2 / 2)

她想不明白,只能跟着学。

姜哲趁整体底色半干,先把水果的底色铺好,这是画面纯度最高的色彩,接着开始画石膏像的暗部。

这张画中最亮的白色和最深的灰白,都会在石膏像上出现。

这时,调色板上已经铺开几种色彩。

他换了一支底纹笔,巧妙的借着现有色彩,调出不同色彩倾向的灰白色,迅速铺设背景、桌面、以及桌面边缘衬布垂下去的部分。

接下来,用阴影的色彩,进一步丰富画面层次。

陈嫣看到,姜哲拿着底纹笔,蜻蜓点水般的蘸颜色,在调色板上略作调和,就能铺设不同的灰白色调。

她依旧不理解,只能努力跟上节奏。

姜哲铺好色调,开始深入刻画石膏像。

用水粉颜料画石膏像,与画素描的办法不同。画出明暗交界线,找出反光和寿光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概括色彩,还要表现出物体分量与质感,再由轮廓线向外延伸。

他刻画水果,盘子和衬布的时候,在受光部添加几点天光的颜色和灰色,让暗部显得更为透亮。

最后,画出透明和半透明的塑料袋与矿泉水瓶。

他在塑造其它物体的过程中,已经预留部分有用的色彩。只需要根据形体,分出塑料材质透光和折光的部分,再用几笔较深的颜色,以衬托高光。

画塑料材质,用笔必须果断。稍有犹豫,就会失去独特的质感韵味。

姜哲拿着画笔,在空中虚画两下,果断下笔,接着用左手架住右手,将高光的位置形状调整准确。

大功告成。

他小心的向后退,观察画面。

在刻画的过程中,他尽量让每一个步骤都起到应有作用,避免无用的色彩堆叠,所以,画面虽有大量的浅灰和白色,但没有粉和漂的弊病,造型生动兼具厚重畅快的感觉。

姜哲扫一眼旁边。

陈嫣很聪明。她见到姜哲在画面上保留部分深色边缘线,就非常大胆的使用厚重的深色边缘线,结合平涂的办法。虽然画面有些平,色彩层次没有问题。

姜哲使用吹风机吹干画面,又把吹风机借给陈嫣。

等陈嫣完成,恰好考试时间结束。

青华美院的考试还有第三场——设计,需要安排到明天上午。

所有的考生匆匆离开,回去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第二天设计考试,重新安排考场。

因为不需要安排静物,考生们的位置被整齐排列成五纵六横。

陈嫣没能和姜哲挨着坐。

姜哲拿到考题。

考题果然很灵活。

以圆为主要元素设计,完成一幅平面设计,主题自拟。

这种毫无方向的要求,不限制抽象或是具象的形式与内容,完全考验考生的创意和跳跃思维。

姜哲努力回想看过的优秀设计,罗列与圆有关的形象,然后拆解,重新组合,完成一副抽象的设计。

这场设计考试,是他最没把握的一次。

等待考试结束的时间里,他悄悄打开系统页面,发现自己考试的三个小时,系统给记录的积累时长,居然是六小时。

发现增加积累的办法,让他觉得不虚此行。

考试结束,很多考生眼神迷茫,眉头紧皱。

姜哲的视线匆匆掠过部分考卷,其中内容,五花八门。

感谢书友读者的推荐票与月票。/

谢谢大家的支持。

求追读。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