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不同的选择,恶劣影响(1 / 2)

那些被分散开来安置,独自生活的反对派。

甚至有可能,在周围众人言语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逐渐的放下对于王朝,对于救民军的芥蒂,最终心升归附。

就比如那许多乡间的读书人,不都已经在申请加入农社,想着成为村长了吗?

也许,这救民军,真的能够取大明而代之呢?

没有真正加入体制,或者还处在农社考核的阶段,没有真正加入农社,成为农社社员的,或许还会有着诸多的怀疑。

但是,当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真正加入农社之后,立即便将之前的怀疑抛却。

“首领!”

两人齐齐一愣。

那就是那些已经被抄家者的家眷,他们是需要劳改的。

甚至,王朝还为此承担了教书先生的部分薪资,让他们不用为生活发愁,也能更用心的教书。

所以,这些人在加入农社之后,立即就会彻底的转变态度,全心全意的做事,希望能够成为村长,然后一路提升。

王三顺眼神一闪,神色略显凝重的皱眉说道。

甚至就是后世新时代,也没有哪个国家完全做到了这点。

不管他们是心有怨怼,还是已经悔悟,那都要等到他们的劳改刑期完结再说。

甚至有着许多家庭,在孩子有了读书机会的时候,那真的是砸锅卖铁供养一人。

所以,在发现这种情况的第一时间,王朝便就下达了命令。

而这其中,最得读书人之心的,自然就是去私塾教书了。

就连他们抱怨、怨怼产生的怨念等负面情绪,也都会为王朝所用。

来人神色一凛,连忙大声领命而去。

“呵呵,确实有些地方是如此.”

正是领地百姓,这种想要子孙成为读书人的心思,在如今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不介意花上一百文,送孩子去读书。

至于不清高的

为了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好的未来,又怎么会介意加入农社、成为村长?

难免的,那些清高的读书人、教书先生,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就会夹杂自己的私货。

各个地方的官吏,还是更愿意分化、潜移默化影响他们,将他们吸纳过来的。

“嗯,伱们过来看”

而他们所在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着大片灰黑之气覆盖。

逼得许多读书人,只能自己去工作。

如今救民军领地,可谓民心所向,铁板一块,而且还有着观察国运以及民怨的手段。

一片明黄色国运笼罩之下,有着一片片不显眼的灰黑之色。

是对某人怀有恨意,还是另有企图,那还是很好分辨的。

但是,因为学校先生的工资,是由救民军统一发放,而收取的束脩学费,却极其的低廉,不过每人每年一百文钱。

他自然可以再次降低学费,乃至强行要求男女都要入学。

虽然不至于说让那些间谍暴露无遗,但也绝对可以察觉到不对,只要在进行探查一番,也大都可以发现。

不大一会儿,王三顺以及王忠元,便就急匆匆的并肩而来。

然而事实上,他们在领取工资的时候,那是丝毫不曾落下,花的更是心安理得。

这也是许多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一个原因。

但是现在,领地之内到处都在动工建设,一百文钱,也不过就是十天的工钱而已。

“派人前往巩昌府,通知巩昌府知府,派人将那些在学校之中,胡编乱造虚假内容,恶意诋毁我救民军,传授孩子扭曲思想的所谓教书先生,全都给我抓起来.

他们不是自觉高高在上吗?觉得我们给他们支付工钱,是在侮辱他们吗?

那就给我全部发配去劳改,情节恶劣严重的,直接处死

另外,派人把总参谋长王三顺,还有知府王忠元叫来.”

就像后世的许多科学家,不也是情商不高吗?

心思专注一处,在其他方面自然也就能力不强。

然而,王朝以及救民军,这种不禁言论的宽仁态度,却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起来,开始在学校之中,大肆宣扬反对、诋毁救民军的言论。

不过,在王朝救民军的领地之内,情况可就不同了。

王忠元有些不解的说道:

往往是在数个村庄的中间,建立一座学校。

王朝眼中闪过森森寒光,冷冷的说道。

现在的这些教书先生,对于王朝,对于救民军来说,那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言论诋毁了。

王朝对待那些心怀不满的读书人,大致就是这样一个心态,你只要在做事,说些不满的言语,那么也没有什么。

你们这些读书人,可以对救民军不满,甚至可以怨恨他王朝。

“呵呵,那你们知道?那些民怨之气都产生于哪里吗?”

如果说,他们正正经经教书的话,那王朝也不会在意。

甚至真的有着许多孩童,开始对救民军产生些许不满。

因为要维持读书人的清高,也就只能靠着村里的束脩为生,日子其实清苦的很,对于救民军的统治,心中自然是颇多不满。

在钱财没有特别富裕的情况下,恐怕不会有什么百姓,会将女孩送入学校。

所以说,哪怕有着王朝坐镇的临洮府府城周围,也一样有着不少灰黑之气存在的,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哪怕家中长辈,对救民军十分拥护,但长时间待在私塾,受到教书先生的影响,心中想法依旧会发生偏移。

而这就是王朝所不允许的了。

毕竟,附近有黑色的憎恨之气升腾,再加上还是外来的陌生人,如此精确、定点的探查。

事实上,确实有着部分的读书人,对王朝以及救民军的行为,生出了些许的好感。

说回现在

因为现在的学校,汇聚了周围几个村子的孩童,所以人数极多,基本上都有几十数百学生。

但是,也有一些人,虽然拿着救民军给予的薪资报酬,但却丝毫没有感激之念。

但是目前来说,同样需要大量钱粮的救民军,基本上做不到这点。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