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召燕王进京,太孙的担忧(1 / 2)

第356章 召燕王进京,太孙的担忧

朱高炽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孩儿愚钝,还请父王教诲!”

“郭卿所做这些……”

朱棣刚刚想要开口,突然想起什么,淡笑一声。

“此事,郭卿也未承认,你小子自个去想吧。等你什么时候能想明白郭卿的用意,咱也就对你放心了……”

说完,朱棣起身,便往内府而去。

殿内,朱高炽则是紧皱眉头,满脸苦思,“区区一些商队,除了赚钱,还能有什么用意?”

两日后。

一道诏书,下达燕王府。

“……召燕王入京!”

朱棣嘴角微翘,冷笑道:“咱此次入京,带着这三个小子,再带着一百燕山卫便可!”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郭卿之意?”

想着,郭安神色一正,冲着朱棣微微拱了拱手,道:“殿下,陛下还是十分注重亲情的,绝对不愿看到同室操戈!

黄子澄大惊,连忙紧紧盯着朱允炆,“殿下何出此言?”

“这……”

“殿下不可!”

“黄伴读,皇爷爷不惩戒燕王,却是训斥于孤,甚至还下旨,召燕王进京!”

不过,想到倭国的那座银山,还有燕王府上下那一群精兵,朱允炆便又是充满担忧。

朱允炆缓缓松了一口气,眼中还有些欣喜。

朱允炆问道:“那此次,皇爷爷召燕王入京,是为何事?”

朱允炆对黄子澄的好感顿时加深了多少,忍不住问道:“黄伴读,此次之事,是孤着急了吗?”

郭安道:“殿下,以防万一,再带上一些手雷防身!”

甚至是,还是具有很大威胁的臣子。

等到马和带着传旨的使者下去,朱棣的神色便沉了下来。

“咱多谢郭卿出此妙策,日后,必不负卿!”

比如,将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的黄湜黄子韬,送入东宫为太孙伴读。

郭安轻叹道:“殿下,那位总归是正统,哪怕是殿下身为他的王叔,等到那位上台,殿下也便成为了臣子。

那么,殿下还不如带着燕王府上下,前去高丽与倭国避祸为好!”

黄子澄恭恭敬敬的行礼,“启禀太孙殿下,微臣听闻殿下神色忧虑,特意前来为殿下解忧!”

“黄伴读,你怎么来了?”

听此,黄黄子澄沉吟片刻,便淡淡一笑。

最大的好处,便是殿下带着燕王府一众财物与工匠退心入高丽与倭国,也不用担忧朝堂因为此事,来派兵攻打……”

“殿下还需小心行事,那一百燕山卫都需时刻披甲在身。

“微臣定当给殿下看好北平府!”郭安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朱允炆微微叹息一声,便说道:“黄伴读,还是因燕王之事!”

“黄伴读,你说皇爷爷是否已经对咱不满,有了易储之心?”

到那之时,大明必然要遭受战乱。

于是。

朱高炽有些惊疑的问道:“爹,皇爷爷喊您入京,这是想要做什么?”

而对于朱允炆这个十分孝顺的皇太孙,朱元璋也是如同培养朱标一般,让他看好的一些文官,去接近朱允炆。

一直勤勤恳恳,跟着东宫的伴读学儒,跟着皇爷爷学治国,批阅奏章。

翌日一大早。

黄子澄连忙回道:“微臣斗胆猜测,陛下此举,应该是为了安抚燕王殿下。毕竟,燕王殿下不仅是大明诸王之长,还是陛下嫡子,更担任征讨抵御北方蒙古人的重担……”

朱允炆一脸感动的看向黄子澄,“有先生,乃是孤之幸!”

一旁的朱高炽,一脸迷惑。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让朱允炆下意识一惊。

当初,皇爷爷便有意立燕王为储君,最后还是朝廷那几位大臣出言,孤才得以被立为皇太孙。

“郭卿,你觉得呢?”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一向疼爱他的皇爷爷,竟然没有顺他的意思,去打压他那位藏有银山的四叔,反而将那奏禀的武官给杀了。

朱允炆脸色缓和了下来。

“带!”

而此时。

陛下应不会对殿下不利,但是,朝中那些大臣可能为了表忠心,而做出一些蠢事!”

黄子澄说道:“微臣身为太孙殿下伴读,便是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殿下有任何困扰,微臣必定竭尽全力为殿下排忧解难。”

郭安一脸无奈,“殿下误会臣了,微臣只是……”

郭安神情更是疑惑。

“有劳黄伴读了!”

“天使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咱安排人带你下去歇息,等到咱交待一番后,明日便与天使一同前去京师!”

这般大的动作,足以说明陛下对殿下的喜爱。

朱棣带着朱高炽,恭恭敬敬的接上诏书,随后便是对着那使者说道。

而且,储君乃是大明国本,陛下怎会轻易动摇国本的,尤其是这般时候!”

那位现如今都已开始忌惮殿下,甚至是容不下殿下,到了将来,肯定更是容不下燕王府。

朱棣便将留在北平府的一众燕山卫千户以上将校,召来燕王宫,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番。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