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新赵新气象(2 / 2)

王守良,“……”

他已经很努力在适应这个时代了。

………………

一段时间后,等他在乾清宫接见了周彝初这个鲁东巡抚,周巡抚进门就叩拜大礼,各种好听的话不要钱一样对外洒,并且表示鲁东愿意归顺大赵,预祝赵王殿下早日更进一步等等等。

王守良喝了口茶打断,“行了,你之前的来意,我先不管。”

“我给你三百万银元、一个千户的步枪兵包括1000多支连发步枪、100多万发子弹,免整个鲁东全年赋税,禁收任何苛捐杂税和摊派,一年内,你帮我理顺整个鲁东。”

“前清汉八旗、绿营,统统收编整训,该淘汰的淘汰,我最后只要3万新军。”

“新军士兵月薪10银元,各级小旗、总旗、百户将官有其他对应待遇薪酬,你等等去五军都督府衙门打听,但兵丁军饷我亲自来发,不会经过鲁东各衙门。”

“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你明年入阁。”

他收集的各种资料和大事记里,还真有周彝初的资料,也算是能文能武,有点干才。

鲁东愿意归顺,只是现在周巡抚嘴上说的归顺。

他也不管那么多,免除赋税和各种苛捐杂税,发钱,发枪和子弹,周巡抚能做到他说的目标,哪怕是做到一半,对方就有值得王守良继续投资的价值。

他也不怕周巡抚拿了钱和枪造反,越是先进的步枪,子弹供给越要命!他发燧发枪、纸壳子弹还可能被仿造,尖头金属子弹对方仿造个屁,毛瑟98和尖头子弹,控制住后勤就是王道。

亲自发军饷,是沿袭民国位面,直接发到百户一级,三万人,只需要接见三百个百户。

而清代的一省巡抚本身就是集治军、治民、治吏、刑狱、关税、漕运等等大权于一身,再向上是总督,总督一般是管两三个省。

至于300万银元?约等于之前的220万两白银……少么?对一省,若是“糠烯盛世”时期,摊在一省自然不多。

但这是康熙六年春,华夏天南海北加起来,一千多万人口,就说蜀省荒芜的废地千里,20多年后还要国家层面的大填川去充实。

这分摊到整个鲁东才多少人??有没有一百万人?

在现有的京城汉八旗里,挑选一个千户一千多人的火器营精锐,都不用太多训练,就能熟悉毛瑟98步枪,每一支枪配1000发子弹,这就是横扫之局。

满饷不可敌的汉八旗精锐,老火枪手了,直接进化成毛瑟98连发步枪,何其猖狂?!

周巡抚懵了几秒快速拜谢,“微臣遵旨。”

他不懂太多,但抵京大半个月了,对于各种新式快枪快炮的威力,还是耳闻了很多很多的。

他也是个懂军事的,哪怕是科举出身,未来也在平三藩之乱里,击败过多次对手的。

王守良再次道,“世界很大,大的超乎你的想象,别觉得入阁就是终点,在我赵廷,阁臣之后一样可以凭借功勋封爵。”

“公侯伯子男,实授封地,甚至代传不降级,异姓王,都会陆续出现,希望你以后能懂。”

现在的周巡抚肯定不懂,以为王守良是在画饼。

但王守良不只是画饼,而是会分饼的,大不了异姓王分封到澳袋利亚、北美、南美和欧罗巴、非洲……

现在全华夏1000多万人,20年后能翻倍就不错了,50年后能到一亿么?

至于对外分封异姓王,分到北美南美和欧罗巴,这对王守良的后世子孙?别闹了,他随随便便活150岁都很简单。

别说一百年的太子了,再熬走个50年的太孙都常见。

目送走周巡抚,看着阿珂冲了杯咖啡送来,王守良都吐槽道,“你说我该不该见下前清那对前太后姐妹?”

“我也不是很馋她们姐妹花的身子,但想要收服蒙古诸部,让他们给我打到贝加尔湖、打下整个西伯利亚,远征北冰洋、白令海……”

“这有难度啊。”

阿珂笑了,“我也不懂这些,殿下自己做主就行,那不过是两个深宫怨妇。”

王守良低叹一声,他有很多大牌底牌,能轻松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大力度收服指挥蒙古诸部,听他的话一路向北,但正常牌需要时间太久了。

时间长了,也会有很多蒙古人被噶尔丹、小玄烨和鳌拜瓜分走。

有点资源浪费啊。

可就算现在见了那两姐妹,又用什么方式,让她们去安排诱惑蒙古诸部?总不能赏给她们几个赵家儿女吧。

他不给儿女,但鳌拜、噶尔丹和小玄烨等等,却都在以这种朴素的联姻方式在收编蒙古诸部的。

说起来二十三四或二十六岁就守寡多年的前清太后姐妹,也是可怜人。

王守良不介意给赵廷的人大肆封爵、封异姓王,包括给女子封侯封公,他之前就给阿珂说过,一旦九难师太能说服夷洲郑家归赵,直接给九难封侯的。

现在问题是,赵廷的草台班子崛起太快,也没有树立起太多信誉标签,外界对他的信任感,还是初始阶段。

不给前清太后姐妹俩几个孩子奖励,那他见了人,说你们帮我游说科尔沁部等等,成功了给你们封侯,还支持你们改嫁,传给下一代。

估计也没人信。

这个问题就挺离谱的。

下一刻,王守良顺着阿珂的大长腿摩挲一阵子,点头道,“就这么定了,先不管那对姐妹花了。”

“我约你师父去夷洲,我开直升机,咱们先飞夷洲,再换钢铁大舰,到时候我教你和龙儿,以及龙儿的一些手下,怎么开船。”

“不管怎么说,夷洲有大量同胞,也有不少人才。”

最早没指望过天地会的大量人马,那是对方拥唐王一脉、拥朱三太子的信念太深刻,太坚决,如果能借阿九公主的名义归赵,那就是最快速用得上的精锐大军。

他的直升机时速快,续航……无非飞着飞着落地,从随身空间里取油加油,不到两千公里的路程,几个小时就能抵达。

还有,顺路去一趟赣省,看看宋长庚的健康状况,他也是宗师级中医啊。

临走前见见朱云门、顾宁人等等他亲自委任的大臣,见见其他保留原职的高官,开一个小会,让大家冷静对待,大赵刚建立,刚入主四合院,他这个赵王就跑出去出差的现象。

科技时代日行千里洒洒水,众多文臣武将不能用老旧的封建眼光看新赵了。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