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攀比也是一种动力(2 / 2)

操刀 枪手1号 3074 字 1个月前

他们当时的任务,更多的是接应安排那些青壮们逃离北元军队的控制,可即便如此,在那场绵延超过一个月的战事之,他们还是让北元军队吃了不少的苦头,而地字营的统领夏至,也与天字营统领方小猫一齐成了关外的风云人物。

最神秘的便是人字营。

三年前那一战,他们到底参战了没有,世人并不知晓。

因为那一战到了最后,不少关外马匪队伍们都看到了捡便宜的机会,所以基本上是蜂涌而上,一起对兀突的人马动了手,谁让兀突抢了那么多的财物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少马匪也在这一战之中彻底消失了,有的是不自量力地去挑战北元那些仍然成建制的军队,被人家暴打。

这些狂妄自大的马匪以为别人行,那我也一定行的想法,勇气暴棚的冲着这些北元正规军发起了冲锋,然后,就没了。事实也充分说明了,有时候别人行,你真的不一定行。

而另一些消失的则是被关外马匪们黑吃黑给吞并了。

这本来就是关外生存的法则。

人字营肯定在这一场战事之中露面了,但到底他们干了些什么,却是谁也不知道。

而现在萧长车猜野狼就应当就是人字营的统领。

贺兰原上并没有城墙,只有一个用石材和巨木搭建而成的门楼子,门楣之上,贺兰原三个大字龙飞凤舞,还是喻老夫子的手笔。

不过喻恩泰老夫子可不知道贺兰原的存在,只不过是当年李大锤骗其写了这三个字,然后便将这三个字给拓到了这里。

穿过这个门楼子,就算是真正进入到了贺兰原。

李大锤要回来了,自然是贺兰原上的一件大事。

主事人齐聚在此,迎接首领的归来。

站在最前头的,却是一个头戴文士濮头,颏下蓄着三缕长须的年约五十的老者,裹着大氅的老者看起来并不十分耐寒,脸庞通红,不时拿着手帕揩着冒出来的鼻涕泡。

这位老者,是贺兰原上的刺史茅大贤。

当然这个刺史,是李大锤他们这一群人自封的。

之所以弄这个名头出来,自然是为了方便管理。贺兰原上数万百姓,而且数目还在逐年增长,要对他们有序地进行管理,自然便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机构。

总不能以军法治民。

而像茅大贤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能出现在这里,是因为他们都是被李大锤给坑蒙拐骗而来的。

泰安城是个好地方,相当地吸引关外优秀的人往那里聚集。

毕竟这天下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人还是相当多的。

而泰安城又愿意给这些人提供发光发热的机会,所以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在别处不得志的人才,都前往泰安城寻找属于他们的机会。

泰安城是李大锤蓄积人才,挑选人才的地方。

当然,像管理贺兰原这样的人才,可是比什么武道医道啥的人才更难寻。

不是因为读书人少,泰安城的读书人多,但是能跟李大锤的理念契合,而且还能接受李大锤无数新奇观点的读书人,那就少了。

更多的读书人,在读书的过程之中,已经被那些条条框框给束缚得牢牢的,能跳出这个牢笼的人,本身并不多。敢跳出来的,在世人眼中已是离经叛道之辈,而愿意接受李大锤的新理念的那些人,就堪称惊世骇俗了。

虽然少,但不是没有。

茅大贤便是其中的一个。

于是他便成了贺兰原上的一把手。

李大锤不在的时候,由他当家。

其他诸如长驻在这里的地字营统领夏至,都只是负责武事,不得插手文事。

李大锤给了他极大的权力,而茅大贤也的确没有辜负李大锤的信任,将李大锤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条命令,都真真切切落实到地,甚至能查漏补缺,推陈出新,结合本地实际,然后改头换面,让底下的百姓们高高兴兴的接受,践行。

他的这个本事,便是李大锤也佩服不已。

李大锤很清楚,自己的某些想法,与这个时代当真是格格不入的,可在茅大贤手中一阵扒拉改造之后,想法的内核不变,却又能用现在的道理把其讲通讲明白。

光是这一点,李大锤就觉得自己付给茅大贤的薪饷实在是有些少。

当然,这老头也不是冲着那点薪饷来的。

老头的志向大着呢!

大有一朝得伸志向,定要将当年那些看不起他的那些人打翻在地,再踩上两脚方能解气。

当然,现在他还是自封的不为外人所知的贺兰原刺史。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