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最宝贵的政治财富(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683 字 4天前

“你就是陆伯兴,果然是少年才俊,不错。”

刘龙刘顺卿年近八旬,已是老态龙钟、行将就木,但是一双眼睛还很亮,对陆远夸奖了两句后便不再多说。

拜会完这一位,还有下一位。

“这位是太子太保悦之公,曾主政过南北两京吏部、南京礼部、兵部、都察院。”

“学生陆远,见过悦之公。”

熊浃熊悦之侍弄着花草,看了一眼陆远后问道:“听说你也是江西籍?”

“是,学生江西袁州府人。”

“老夫记着严嵩也是袁州人。”

“是,严阁老是袁州府分宜县人。”

“这么说来,你和严分宜还是同乡呢,老夫是南昌人。”

“学生确实与严阁老同乡,但学生家境贫寒,又才疏学浅,入不得严阁老的慧眼。”

“呵呵,伱比严分宜当年要聪慧。”

熊浃摆了摆手:“老夫一介朽木了,难为你们还有心来给老夫拜年,去忙各自的事吧,咱们江西能出你这样的青年才俊,老夫很欣慰,后继有人是好事。”

“是,学生告退。”

离开,下一位。

“这位是晋叔公。”

当介绍到这位杨旦杨晋叔的时候,万镗的姿态更谦逊了。

由不得他不谦虚,因为这位杨旦的曾祖父叫杨荣。

就是成祖朝三杨之一的那个杨荣。

三杨在大明朝的名气还用多介绍吗。

这杨旦曾经主政过南北两京的吏部和户部!

自正德十一年至嘉靖六年,时间长达十二年之久。

其祖父辈、叔伯父辈皆为仕,只是品轶不高,多为四品五品。

但这才是真正的官宦门阀啊。

杨荣育六子,孙子辈不知多少,到杨旦这重孙辈更多了,还能出一个主政南北两京户政、吏政十几年的政坛大鳄,可见建安杨家底蕴。

“学生参见晋叔公。”

杨旦为人很慈和,说话也不像之前那两个老头般拿腔作调,他招呼着万镗和陆远落座,还亲自泡了茶水。

“老夫已经不问朝政二十年了,仕鸣你有心啊,每年都要来看老夫。”

“您老是学生们的授业恩师,学生们都恨不得天天守在您身边聆听教诲呢。”

“老夫可教不了你们。”

杨旦连摆手,招呼着喝茶:“在老夫这不要拘束,就轻轻松松的最好,也别有什么老师学生的身份,老夫曾经是官,你们现在是官,将来你们退了还会有后继者,这就是传承,大家都在做同样一件事,那就是将这个国家治理好。”

说这话的时候杨旦看着陆远:“陆伯兴就做的很好,老夫听说他最近给几千户百姓分了五百多顷地,朝廷多了几千户平农,就是多了几千户的税源,仕鸣。”

万镗忙放下茶碗,束手束脚倾身聆听:“学生在。”/

“你们不要总摆前辈的架子,觉得年纪大就懂得多,后进的这些学生一样聪慧,他们可能会比咱们这群老头子想的更深、看的更远,对此咱们要支持。

只有让伯兴这种年轻人越快的成长起来,咱们这些老头子才能安养天年,不用再为国朝忧心。”

“晋叔公的话学生一定牢记,回去后,也会和潘部堂他们老几位说,让他们也都听听晋叔公的教诲。”

“乐意听便听,只要别嫌弃老夫絮叨就最好。”

“怎么会。”

拜访完这一圈大明朝曾经的老领导,虽说累的腰酸腿疼,但陆远却比谁都要高兴。

自己或许还没有完全得到上一代大明南京领导核心层的肯定,但总算混了个脸熟不是吗?

这,就是最宝贵的政治财富。

(十三章了,理直气壮求月票和订阅!)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