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互相示好(2 / 2)

首辅 煌煌华夏 1877 字 3天前

陆远满面愁容的点头:“唉,天灾无情,苦了百姓啊。”

“这种事非人之过,伯兴也莫要太过忧怀。”韩士英说道:“咱们在户部当差,似这般天灾每年都要见几十起之多,本官知道你有忧国忧民之心,但也切莫因此平添焦虑,须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陆远深以为然的拱手:“部堂说的极是,是属下着相了,江南六省、浩浩数千万百姓之巨,村乡何止万计,天灾横祸确实难以避免,只是苦了部堂,几千万百姓的生计都挑在部堂一人的肩上啊。”

“诶,伯兴谬赞了,没有你和骆堂官相助,本官一个人也是孤木难支,只有咱们三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户部的差事给办好。”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韩士英现在就想看看陆远葫芦里到底打算卖什么药。

陆远顺着话题向下说道:“堂官说的对,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上需君臣一心,下需群策群力,属下坚信有部堂您在咱们户部统筹把关,那么就算有天大的难事也不值一提,属下的差事办起来也就更有信心了。”

韩士英脸上露出笑容,绕了那么大一圈,不就是想说给张经筹措军费的事吗。

猜到了陆远的来意,但是韩士英并没有挑明,而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嗯,伯兴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对你,本官一定会全力支持。”

这种片汤话可谓是毫无营养,陆远知道韩士英大概率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来意,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把话头往下抻。

“部堂厚爱,属下铭感五内,属下如今确有一事不知该如何去办,想当面请部堂训教。”

“是吗,伯兴但说无妨。”

“属下自入职户部以来,深觉咱们户部责任重大,肩挑江南六省千万百姓,一举一动都需三思而行,就说这次广西山洪之灾,若是没有足够的钱粮储备,那便是有赈灾之心也无赈灾之力。

而广西之灾不过一县,倘若他日闹了大汛,动辄便是殃及数省,赈灾所需钱粮更是巨大,好在咱们户部有赖部堂操持,如今存库丰饶充沛可保无虞。

这储备的钱粮可为是江南千万百姓的命根子,千万不能轻动,但这个中之事只有咱们在户部当差的人清楚,他人难以理解,这不,北京通政使司又来了行文,催促下官尽快拨钱粮给总督衙门,援持剿倭之事,这就是不理解咱们户部的难处啊。”

韩士英眯着眼睛沉吟半天,随后拿起茶碗喝了几口。

公事房内陷入寂静。

好半晌后韩士英将茶碗一搁。

“是啊,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支持总督衙门剿倭事关国泰民安,南京上下官民无不鼎力支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有这个心却实在没有这个力啊。

不说这次广西山洪,就是再往前倒,江南数次大灾,哪一次朝廷下的奏疏不都是让咱们南京自行赈灾?

没办法朝廷有朝廷的难,咱们有咱们的难,最难的,还是一个相互理解。

咱们做臣子的能理解君父和朝廷的困难,可是君父和朝廷却不会理解咱们的难,你看,又催咱们给总督衙门输送军资。

这样吧,想尽办法挤出十万两银子和三十万石军粮给总督衙门送过去。”

你可真大方。

陆远也不敢紧逼,只得把自己自掏腰包的二十万两报出来。

“还有一事,下官来之前核对了浙江清吏司的税目,发现数目对不上,少了足足二十万两银子,已经命令胡然去浙江重新清查。”

“还有这样的事?”/

“是。”

“浙江清吏司归伯兴你署管,这事你自行处置便好,不需要向本官汇报,另外为总督衙门筹措剿倭军费之事由伯兴你来负责,本官也得给你些支持,不能让你太难做,本官想了想,这十万两银子确实是少了点。

唉,罢了,自古只有为难的臣子,岂能有为难的君父,主忧臣辱,天大的难咱们也得接着,本官做主,这次咱们户部出四十万两吧。”

陆远于是深揖一礼:“部堂大义,下官感激莫名,下官先行告退,尽快筹措此事。”

“善。”

目送陆远离开,韩士英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感慨。

“真是个懂事的家伙,明明是自己掏腰包的钱,还知道把功劳分润出来,确好。”

不贪功,知进退,虽说是个商贾出身。

“好生栽培笼络,日后也可为我江南士林所用。”

“严嵩啊严嵩,你让自己手下人掏银子,也不怪人家给自己寻后路。”

韩士英拟好批款的手令,加印一笑。

二十万两银子而已,权当投资了,这买卖值。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