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刘禅出兵江夏郡,孙权紧急入夏口((2 / 2)

诸葛乔在荆州的任何决定,必然都是得了刘备默许的!

不多时。

诸葛乔跟秦宓来到讲武堂。

当着讲武堂众人的面,秦宓将朱据和孙权的反应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刘禅。

刘禅尚未开口,张苞就气得怒骂:“孙权小儿,竟敢有叛汉之心!真以为陛下会怕了他吗?”

董允、费祎、李丰、法邈、来忠、许游等人也是纷纷怒骂。

霍弋更是直接:“太子,我愿为先锋,替太子讨伐孙权!”

刘禅将目光看向诸葛乔,询问道:“兄长准备如何做?”

诸葛乔按住剑柄:“大汉的威仪岂容鼠辈亵渎?”

“曹丕篡汉,打曹丕;孙权敢来凑热闹,那就打孙权!”

“太子可在江陵城誓师讨伐朱据,亲征江夏!”

众人纷纷吓了一跳。

董允连忙出声:“辅汉将军,若要对孙权用兵,是否应该先询问陛下的意见?”

“朱据虽然有忤逆之言,然而孙权却当着秦学士的面喝斥了朱据。”

“我等师出无名啊!”

诸葛乔肃容而道:“朱据直呼陛下之名,是渎君之罪;朱据劝孙权称帝,是陷臣之罪。”

“我现在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朱据乃是曹丕安插在孙权身边的细作。”

“太子身为储君,若是见了渎君陷臣的奸邪小人而不举兵讨伐,岂不是让外人误以为太子宠信奸邪小人?”

“更何况,太子在名义上还得称呼孙权一声国舅,于私于公,太子都应该誓师讨伐朱据!”

“当然,为了不让战火祸及无辜,只要孙权当众斩了朱据,这事太子可以当没发生过。”

“江东的祥瑞也好,谶言也罢,都不会传到陛下耳中!”

“孙权依旧是陛下最信任的大汉吴王!”

师出无名?

名都是想出来的!

只要死咬朱据不放,孙权这个哑巴亏就得认!

要么孙权斩了朱据认错,要么就跟孙权在这江夏郡再打一场。

这战事开打,就不只是认错这么简单了!

董允被诸葛乔的诡辩术惊住了,这理由寻得也巧妙了吧!

众人议论纷纷,无不惊叹诸葛乔的诡辩术。

讨伐孙权?

不,我们只是讨伐朱据!

张苞大笑:“伯松,你这理由不错!”

“朱据对陛下不敬,又离间陛下跟孙权的情谊,这等奸臣岂能不讨伐?”

“太子,我愿为讨伐朱据的先锋!”

在军中厮杀过的魏昌亦是请命。

刘禅见众人都附和诸葛乔的提议,遂道:“既如此,那我就在江陵城誓师讨伐逆贼朱据!”

说是誓师,其实也就是在讲武堂誓师。

诸葛乔也是存有将这两千学员拉出去见见世面的用意。

烈火见真金。

这些人有多少人最终会选择追随刘禅成为天子门生,这次拉练也能得到答案。

誓师后。

刘禅以张苞和魏昌为左右路先锋,各引五百兵前往江夏郡。

刘禅则跟诸葛乔引中军千人押运粮草在后。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初加入讲武堂的,时间仓促,也就学了最基本的列队。

甚至于上阵厮杀的技巧都未去操练过,大部分都是凭着一腔热血,要跟着刘禅去杀敌。

等热血一冷,这两千人中就有不少人后悔。

然而。

后悔也没用,要么跟着刘禅去江夏,要么找理由告假不去。

去江夏有可能没命,告假不去就得各回各家。

是要命还是要仕途,成了这两千人的艰难抉择。

刘禅的动静闹得很大。

听闻刘禅在江陵城誓师讨伐朱据、又亲引讲武堂的学员去江夏郡时,糜芳惊得人都快傻了。

刘禅若是在荆州有个闪失,糜芳是脱不了干系的!

糜芳连忙寻到诸葛乔询问缘由:“伯松,你这又是在唱哪一出啊!”

“你还真让太子去江夏郡讨伐吴将朱据啊?”

“这太子万一有个闪失,你我怎么向陛下交代?”

诸葛乔将糜芳拉到一旁,低声道:“两千学员兵,一半都想当逃兵,我怎会傻到真拿他们去讨伐朱据。”

“这只是对这两千人的考验,并非真的要让他们去上战场。”

“你可让傅肜和宗预暗中引兵助我。”

糜芳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让太子上战场就行。”

“傅肜和宗预我会调拨给你,一应的钱粮军需我也会准备。”

“你要做的我也不问你,反正这打仗的事我也是一窍不通的。”

诸葛乔笑道:“有糜太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等砍了朱据,我不会忘记替你表功的。”

糜芳摇头:“是否表功其实也不重要了,我已经老了。”

“要能在三公的位置上待几天,我此身就无憾了。”

诸葛乔许诺道:“糜太守放心,等三公有了空缺,我定会奏请陛下,让你在三公位置上待一段时间。”

目前大汉的朝政官吏设置,三公已经成了荣誉职位,专门给人养老用的。

糜芳在荆州虽然干了些缺德事,但也有不少的苦劳。

让糜芳待几天,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在得了傅肜和宗预这两支兵马的虎符后,诸葛乔又遣糜照去荆城通知关羽,让关羽随时准备战船接应。

在一系列准备后,诸葛乔就跟刘禅一路往夏口而走。

沿途更是散布讨伐叛汉逆贼朱据的消息,生怕孙权在荆州的探子不能探得消息。

听闻太子刘禅要讨伐朱据,刚到夏口的朱据又惊又怒:“刘禅小儿,怎如此的猖狂!”

未来要成为孙鲁育男人的朱据,颇受孙权器重。

这次孙权让朱据统兵入夏口,也是想看看朱据的表现;若朱据表现好,以后肯定是要重用的。

全琮、潘璋、贺齐、徐盛四将也是面面相觑,显然对刘禅讨伐朱据感到不可思议。

刘禅作为大汉的储君,竟然要来讨伐吴王孙权麾下的一个五官郎中?

这话说出去,谁信?

片刻后。

贺齐分析道:“刘禅名义上是讨伐朱将军,实际上是冲着吴王来的。”

“刘禅这是要杀鸡儆猴啊!”

朱据顿感不满。

什么叫杀鸡儆猴?

我是那只可以轻易被杀的鸡吗?

“刘禅既然如此无礼,不如我等将其生擒!”

“只要擒了刘禅,今后吴王让刘备往东,刘备就绝不敢往西!”

朱据信誓旦旦。

区区刘禅,乳臭未干的小儿,也敢来打江夏郡?

潘璋跟着吕蒙的时间久,谨慎道:“刘禅虽然没什么本事,可这荆城还有关羽在。”

“倘若我等去抓刘禅,关羽趁机来打夏口,岂不是中了关羽诡计?”

“不如先按兵不动,遣人通知吴王,再作考虑。”

徐盛也附和道:“刘禅是太子,关羽必不会让刘禅涉险,我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关羽在故弄玄虚,不可不防。”

“我也赞成,先遣人通知吴王,再作考虑。”

全琮则道:“陆都督就在上昶城,不如请陆都督一起商议。”

朱据也不是莽夫。

仔细想了想,也觉得这其中疑点颇多,遂遣快船入建业,将情报告知孙权。

同时又遣人去上昶请陆逊一起商议对策。

陆逊同样被刘禅讨伐朱据的举动惊到。

很快。

陆逊就猜到了原因:朱将军,你有难了。

陆逊并未将心中的猜测道出来,这种得罪人的事陆逊也不想理,只是暗中遣人去打探刘禅军中有哪些人存在。

尤其是诸葛乔,陆逊尤为在意!

另一边。

得到朱据密信的孙权,也被刘禅的举动吓了一跳。

相较于惊吓,孙权更多的是恼怒。

一种被小觑了的恼怒!

“刘禅小儿,竟然也敢亲征,还敢讨伐我的爱将?”

“他以为他是谁?”

“不过是一介乳臭未干的小儿,也敢学刘备亲征?”

“他会带兵吗?会骑马吗?敢射虎吗?见过血杀过人吗?”

“气煞我也!”

孙权本以为,来的会是关羽。

结果关羽没来,来了个刘禅!

这就好比约人比武,对方不仅不来,还派了三岁细娃,然后三岁细娃还扬言要打断胳膊。

可笑,又可恼!

在取得合肥后,孙权自认为是可以跟刘备和曹丕平起平坐的。

称帝是早晚的事!

刘禅和曹叡都只能算是儿子辈!

结果,现在被儿子辈的刘禅的羞辱了,孙权这心中如何能忍?

“备船,我要亲自去夏口督战!”

“刘禅小儿,我就替刘备教训你,让你知道这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孙权心中恼怒,连诸葛恪等人都未带,也未告诉张昭和步咨等人,只带了左右亲将胡综和徐详前往夏口。

如有错别字,可以用纠错功能;我写了也会检查,但有时候自己写的检查不出来,尴尬。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